close

蘭城新月歷史空間漫遊,中山公園,獻馘碑,宜蘭設治紀念館

2007/12/29 21:12

20071216 蘭城新月歷史空間漫遊,中山公園,獻馘碑,宜蘭設治紀念館

 

 

        中午就在宜蘭市著名的水餃專賣店用餐,每次來宜蘭總是會來此家水餃店光顧。台北水餃一棵賣五元,宜蘭市物價比較便宜,此家才賣3.5元,物美又價廉,也是我們經常來光顧之主因。南塘水餃館的特色乃是採用梨山高冷高麗菜,口感與眾不同,較一般清脆。同時此家有無限量供應的蒜末,記得某一位教授曾經說過,一口水餃配著少許蒜末,那可是人間美味。我們3人叫了40顆水餃,一碗酸辣湯,才花了180元,頗符合我們的經濟原則,但是卻吃得口頰留香,意猶未盡,還外帶兩盒生水餃回台北。

        午餐過後,就開始今日的蘭城新月歷史空間漫遊行程。根據上網查得「仰山解說學會解說資料庫裡」,所謂蘭城新月是指從宜蘭火車站為起點,循著光復路往宜蘭公園、南門林園、宜蘭酒廠、楊士芳紀念林園、社福大樓到宜蘭河濱公園,大致形成一個彎月形的廊帶。裡面共介紹45個景點,限於時間關係與考慮到停車之方便性,我們只能選擇其中幾個定點漫遊。

 

南塘水餃館在宜蘭頗具知名度

我們3人叫了40顆水餃,一碗酸辣湯,才花了180元

 

 

【楊士芳進士第舊宅】宜蘭市力新街16巷內

 

        楊士芳進士第舊宅非常隱密,並不太好找,問了幾個當地人,都不知所云。最後才由一位中山國小的小朋友,因為他曾經去過他們家,便帶我過去瞧瞧。巷口有一座石敢當,供人祭祀,可惜沒有解說牌。到了進士第門口,感覺非常失望。進士第擠在狹窄的巷弄似乎久未整理,門口推滿了雜物,不像大戶人家。後來聽到「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裡面的人解說,可能是後代子孫為爭祖產而擺不平,才落得今日之局面。

注:蘭陽第一位舉人「楊士芳」,西元1826-1903年,出身農家,1868年考取三甲進士,為宜蘭及台灣有著諸多貢獻,熱心投入教育,創建宜蘭孔廟。宜蘭還有個仰山書院,1810年台灣知府楊廷理設置噶瑪蘭廳,1812年創建仰山書院在文昌廟旁(也在不遠處隔兩條街現為民居),以宋朝的楊龜山為閩學宗師,所以取名仰山,而楊士芳也有當過這裡的院長。

 

力新街16巷內石敢當

 楊士芳進士第舊宅非常隱密,入口無任合標示

楊士芳進士第舊宅

 

 

【舊宜蘭菸酒賣捌所】蘭市康樂街38號

 

       大正9年(1920)台灣境內實施專賣制度,宜蘭成立「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宜蘭出張所」,出張所下設置若干「賣捌所」。民國43年(1954)改稱「配銷所」,民國69年(1980)改制成「配銷處」。本建築於日治時期雖為「賣捌所」,但在民國44年4月由前台灣省建設處第一河川局(今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購入,作為歷任首長之宿舍。

縣定古蹟--舊宜蘭菸酒賣捌所

舊宜蘭菸酒賣捌所附近另一棟日式古宅

 

 

【宜蘭市中山公園】

 

        原名宜蘭公園,始建於1909(日明治42)年,是宜蘭市最古老的公園。園內設施曾有紀念物、公會堂、神社、幼稚園、射箭場與派出所等,是宜蘭地區第一座新式公園。
中山公園內有幾個主要歷史景點,如獻馘碑、舊日軍通信中心、忠靈塔與坐落於東南隅的宜蘭演藝廳。演藝廳是為全國首創三面式舞台設計之演藝場所,整體外形以綠鋼為屋頂,閩南紅磚搭配灰紫交錯的洗宜蘭石,動線空間採雙層迴廊設計,廊柱鑲嵌手工陶板,是為典型之多元性表演文化公園。今日來到中山公園主要目的是來參訪「獻馘碑」這座具有歷史價值意義非凡的紀念碑。

宜蘭演藝廳一隅

母子與羅曼那雕像合照

 

 

【獻馘碑】

 

       宜蘭市建於一九0九年的最古老中山公園內的一角,同時也矗立一座肅穆的石砌碑塔,由當時宜蘭仕紳集資籌建的「獻馘碑」。
     「獻馘碑」的「馘」字是殺頭之意。早期宜蘭山區之泰雅族尤其是南澳蕃是出名的勇猛慓悍,並有出草獵人頭之習。日治時期第五代統治者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祭出「五年計畫理蕃事業」(1910~1914)。由總督率軍親征,以武力攻擊太魯閣山區。在「五年計畫理蕃事業」實施前的一九○八年四月,由宜蘭隘勇線強力封鎖食鹽及所有民生物資,壓迫南澳蕃輸誠。隘勇線提出歸順的條件之一,就是交出過去的戰利品--首級。
一九○八年底南澳與溪頭兩社終於答應談和,南澳蕃大頭目帶領族人下山,以南澳蕃重誓的埋石方式,發誓從此以後不再出草,並答應繳出馘顱骨及兵器。歸順儀式結束後,南澳蕃與平地人交換物品,帶著渴望已久的食鹽等民生物資,歡欣鼓舞地回到山上。自吳沙入蘭開墾之後,原住民與漢人的血腥衝突,畫下句點,漢蕃恩怨從此一筆勾銷。
    當時宜蘭仕紳為了紀念心腹大患得以解除,於是籌募經費,在一九○九年,興建了這座大南澳大理石的碑塔「獻馘碑」,深深埋下泰雅人所獻出的武器、與所馘獵的頭骨,期望和平永留於世。因為這座和平紀念碑,超越不同時空與族群,無任何政治圖騰,故不受當時統治者意識型態干擾,不像日治時期之神社大部分被拆毀或改建,而保留至今。

 

自1911年建造以來,獻馘碑默默陳述著泰雅族與漢族、日本人之間,一段從戰爭到和平的歷史。

 

 

【舊日軍通信中心】

       本碉堡之確實建築年代不詳,但可推測應於昭和18年(1943)日軍在公園內興建此座掩體,派駐約15人,聯絡宜蘭外海的海、空作戰,以因應太平洋戰爭,做為日軍海軍通信中心台灣光復後閒置至今,目前以做為中山公園景觀之一。

宜蘭歷史建築-舊日軍通信中心

 

 

【忠靈塔】

        1936年忠靈塔自武營遷座於宜蘭公園內,原有鳥居、引道、石燈等設施。塔下安埋松尾大尉等13名日本將兵的分骨,曾與靖國神社同步舉行盛大祭典。本碑推測應為日治時期追念效忠國家而殉職英靈所設,為蘭陽境內唯一保存之「忠靈塔」。宜蘭市公所於民國90年(2001)在「獻馘碑」前方重設水泥基座,將碑石立於基座上,並將原有殘缺一角以水泥修補呈現狀。

宜蘭歷史空間-1936年忠靈塔自武營遷座於宜蘭公園內,原有鳥居、引道、石燈等設施。

宜蘭歷史空間-忠靈塔

 

 

【舊米穀檢查所宜蘭出張所】

 

       舊糧食局宜蘭辦公廳,建於日治時期大正年間1946(民國35)年為台灣省糧食局廳舍,前身為舊米穀檢查所宜蘭出張所。

紅磚屋迎賓客廳於九十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物,其以簡潔素平之磚砌牆身及日式寄棟頂表現出和洋混合之風格,故稱之為紅磚屋。紅磚屋原為宜蘭米穀檢查所,負責用來檢驗、評定本地所產稻米品級,然後分別銷售,當時人車往來十分熱鬧,光復後曾被台灣省糧食局及鐵路局使用。經整修後,宜蘭縣政府於此設置為紅磚屋迎賓大廳,現為宜蘭縣風景區管理所經營管理。

紅磚屋迎賓客廳於九十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物,紅磚屋原為宜蘭米穀檢查所

宜蘭歷史建築-舊米穀檢查所宜蘭出張所

 

 

【舊宜蘭監獄署】

 

       神秘又陌生的宜蘭監獄創設於明治29年(1896),為殖民政府統治宜蘭後建造的第一批行政衙署之一,作為維護社會秩序囚禁受刑人的基地,初名為「宜蘭監獄署」,明治33年(1900)定名「台北監獄宜蘭支監」,之後歷經數次更名,民國36年(1947)才稱為「台灣宜蘭監獄」,一直沿用至今。

宜蘭歷史建築-舊宜蘭監獄署

 

 

 

【台灣銀行宜蘭分行】

 

       台灣銀行宜蘭出張所設立於1899(明治32)年 10 月2 日,1928(昭和3)年1 月1 日升格為宜蘭支店,1946 年5 月改為宜蘭分行,其為台灣銀行首批成立之7 家支店之一,是早期東台灣之代表性金融機構。日治至光復後,台灣銀行宜蘭分行始終在宜蘭之經濟發展史上佔了重要之角色,因此顯得重要而獨特。雖是一棟歷史建築物,目前仍作為銀行辦公廳,平日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使大部分的人忽略他的歷史特徵。

                                                              

宜蘭歷史建築-台灣銀行宜蘭分行

 

 

【宜蘭設治紀念館】

 

        最後來到宜蘭設治紀念館,雖然來宜蘭多次,很遺憾地卻不曾造訪。之前幾個景點,老婆與兒子似乎興趣不高,來到設治紀念館眼睛為之一亮,還直嚷宜蘭市有這麼好所在,以前怎麼都沒來過。映入眼簾的第一映象是老樹成蔭,景緻幽雅的日式庭園,空氣中散發著檜木飄香,令人流連忘返。
       日治初期,南門外官舍群,是作為宜蘭廳內統治階級之住宅,其佔地廣闊、規模宏大,其中包括歷任宜蘭地方首長官邸(今為宜蘭設治紀念館)、以及舊主秘公館(武藏坊日本料理店)、舊農校校長宿舍(九芎埕藝術廣場音樂館)。我們第一站來到舊農校校長宿舍(九芎埕藝術廣場音樂館),此時裡面正在進行揚琴音樂演奏,老婆帶著兒子入內欣賞叮咚悅耳的揚琴演奏,我則趁此機會先瀏覽附近百年的官邸建築,與參天古樸的老樹群。

 

        宜蘭農林學校設立於1926年,農校校長宿舍位在廳長官邸旁,以彰顯農校校長地位崇高。做為統治階層之官舍,在內部格局及外觀上,最能表現出日本意象的建築風格。附近有和式木屋圍以紅磚牆,長巷靜苑,林木扶疏,處處散放出尊貴的氣氛。

宜蘭歷史建築-舊農校校長宿舍(九芎埕藝術廣場音樂館)

九芎埕藝術廣場音樂館室內揚琴音樂演奏

 

宜蘭縣列管老樹-宜市009 樟樹 樹齡130年

 

宜蘭歷史空間-紅磚牆

 

 

        聽完了揚琴音樂演奏,隨後購票進入「宜蘭設治紀念館」。   宜蘭設治紀念館的前身為日治以來宜蘭歷任首長官邸,建於1906(明治39)年,1997(民國86)年修護為「宜蘭設治紀念館」。戶外庭園老樹成林,尤其是一棵百年老樟樹,彌足珍貴。我們首先欣賞館內最具特色的日式庭園。歷經世紀歲月的庭園有枯山水、枯石流,綠蔭茂密的大樹、拱橋池塘。另外,位在官邸後院的石頭牆,也是登錄為歷史建築。日治初期,因前清噶瑪蘭廳署建物老舊、空間不敷使用,便擇定舊城南門外的清代練兵場新建監獄、廳署及宿舍等行政空間,並在週邊砌石圍城,以確保長治久安。石砌牆是以傳統的蛋白、牡犡殼粉、糯米粉漿等材料為黏著劑,砌石而成。

 

宜蘭歷史建築-宜蘭市石頭城遺跡

位在官邸後院的石頭牆被稱為石頭城。本牆身黑頁岩人字砌工法堆砌而成,

 

 

老樟樹與宜蘭地方首長官邸見證近百年宜蘭政治發展

表情嚴肅的母子合照

         最後進入設治紀念館內參觀。內部格局融合了日本木造房舍與西洋古典建築的形式。精緻典雅的日式傳統建築,洋化造型的會客室,厚實穩重的磚牆構造,顯現官邸的豪華與氣派。 內部陳列的東西主要涵蓋了三個時期的文物史料,第一是清朝的噶瑪蘭廳時代、第二是日治的宜蘭廳時代、第三則是光復後迄今的宜蘭縣時代。 

        會客室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仿製昭應宮的後殿二樓邊龕,供奉著三尊身著清代官服的「三大老」木雕人像。蘭陽子民心中敬若神明、被尊稱為「三大老」的三位難得好官--楊延理、翟淦和陳蒸。「三大老」曾任噶瑪蘭通判。如楊延理曾任台灣知府與噶瑪蘭通判,其卓越識見與開創性的建樹,使他在開蘭史頁上,足與吳沙並列首功。翟淦是繼楊延理之後的地方行政官,任內完成宜蘭城內多數建設,最後因積勞成疾,歿於任內。陳蒸任噶瑪蘭通判,愛民惜土,清正廉明,施政作風皆以楊、翟為法。宜蘭人對於「三大老」開蘭先賢的追懷之情,近百年來供奉在昭應宮,配享昭應宮廟中興旺的香火。

內部陳列蘭陽子民心中敬若神明、被尊稱為「三大老」的三位難得好官--楊延理、翟淦和陳蒸。

昭應宮後殿的「三大老」本尊

平埔族武裝部隊舊照片

傳統日式屋簷

 

在日治的宜蘭廳時代多擺設目前大都列登錄為歷史建築舊照片,如進士里飛機掩體、進士里天主教救主會與今天所參觀的歷史建築等等,非常值得駐足參觀。

 內部陳列宜蘭歷史建築-進士里飛機掩體1

 內部陳列宜蘭歷史建築-進士里飛機掩體1

 內部陳列宜蘭歷史建築-進士里飛機掩體

進士里飛機掩體2

內部規定不准拍照,但是面對此情此景還是忍不注拍了

長官浴室

母子攝於設治紀念館

 

母子攝於舊主秘公館(武藏坊日本料理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