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鄉〕玉峰溪、〔復興鄉〕巴陵大橋好楓情,順訪大正三年バロン橋(巴壟橋)竣工紀念碑

2010/12/29 22:35

 

991214[桃園復興鄉]玉峰溪、巴陵大橋,順訪

大正三年バロン橋(巴壟橋)竣工紀念碑

 

 

離開李棟山莊後,由馬美道路原路回到竹60鄉道。看看天色尚早,

於是下山改由玉峰道路往復興鄉三光村接上北橫公路回台北。

 

途經宇老觀景台,俯瞰山谷中的玉峰部落及前方的峽谷景觀。

 

 

來到竹60鄉道約24公里處,遇岔路,路口有原住民的特有指標,

說明直行竹60鄉道往秀巒村:田埔、秀巒(控溪)、泰崗、新光、

鎮西堡、錦路、養老(霞喀羅古道入口)等部落。左下為竹60-1鄉道

可往玉峰村:烏來、宇抬、石磊、抬耀、泰平等部落。

 

岔路旁泰雅男女的石雕像,是重要路標。由此進入竹60-1鄉道的沿線,

可欣賞玉峰溪谷中段數百多公尺的龍頭灣流地形。 

 

 

竹60-1鄉道起點,一般稱為玉峰道路。這是我生平第一次開車經此

公路,玉峰道路大致上沿著玉峰溪的山谷而行,一路陡降,來到位於

尖石後山玉峰溪畔的玉峰村。此為泰雅族人世居之地,眾部落散落在

溪谷南北兩岸。玉峰部落可說是台灣最晚開發之部落,村莊顯得非常

寧靜與安詳,泰雅族人在此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頗有山高谷遠的

悠然景象。

 

途中經過美樹民宿,路旁的鮮紅的榨樹,景致動人,引人駐足觀賞。

 

 

 

然而,回想起今日李棟山古堡之旅,遙想百年前這一段歷史,當年

勇猛善戰的泰雅族人,為傳統生活不被踐踏、為維護信仰、文化

而戰的歷史…。

 

 

大漢溪舊名大嵙崁溪,源自大壩尖山的白石溪(薩克雅金溪)與泰岡溪

(塔克金溪)在秀鑾(控溪)合流後,流經玉峰村稱為玉峰溪,北流

至玉峰附近折向東流,進入桃園縣境內,於巴陵附近與東來的三光溪

會合後,始稱大漢溪。

 

 

玉峰溪舊名馬里闊灣溪,日領台初期,居住在大嵙崁溪上游的泰雅族

人(馬里闊灣群、基那吉群),素來被視為凶蕃,仍不願歸順拒絕繳交

槍枝,與日本軍警在李崠山數度激戰,雙方死傷慘重。 總督佐久間

左馬太在大正元年(1912年)發動了更強硬的討伐作戰,大正二年六月

二十日討伐警察隊司令部設置在李崠山,並由新竹、宜蘭、桃園三個

方同步進軍,此役泰雅族人傷亡慘重,最後馬里闊灣群頭目 (烏來、

宇老、Batoru、抬耀、留茂安、巴蘇、馬美、石磊、Ripo 等九社頭目

及族人)只好繳械投降。

 

 

 

李棟山戰役事件結束,佐久間總督遂撤除李崠山軍區司令部後,取道

馬里闊灣溪經角板山,凱旋歸來。

 

 

當年,佐久間總督取道馬里闊灣溪經角板山回台北的路線,由現今的

公路系統來看,新竹尖石秀鑾村往桃園復興鄉三光村,可分別循著

李棟山的馬美道路接武道能敢古道往三光村,也可由宇老循玉峰道路

東行,一路陡降抵玉峰橋。道路自玉峰橋以東分做兩線,分別串聯起

溪谷兩岸的部落,並一路銜接北橫公路。沿馬里闊灣溪兩岸東行,

可分別過玉峰橋循著南岸的石磊道路經石磊、馬里光、抬耀接上復華

道路經爺亨部落與北橫相接。也可續循著北岸的玉峰道路往三光村

銜接北橫公路。

 

 

佐久間總督當年所走的路,大致上沿著馬里闊灣溪而行,應該是最

接近今天的玉峰道路。

 

想到這一段歷史,不禁將車暫停於路旁,先回首來路盤旋而上的山陵,

再俯望前方深邃平坦的裂谷,百年來山川地勢不變,當年泰雅族人

與日警殺伐反抗的史實,都已隨著下方的馬里闊灣溪(玉峰溪)汨汨

北流而去,一去不復回。

 

玉峰道路沿途溪谷,曲流不斷,每一轉彎處有如巨龍擺尾,據說有

「九龍戲珠」稱號。

 

 

玉峰河谷曲流不斷,頗具深切迂迴之美

 

 

沿途幾無人車,僅我一人一車獨自漫遊在這條美麗的公路。一路上,

眼望去盡是一片綠色景象,峰峰疊翠的山巒與溪流切割後的陡峭

溪谷,群山峻嶺,美麗的風光盡收眼底,山谷間一簇一簇的楓紅染

遍了山頭,美不勝收。

 

竹60-1鄉道終點在14.35K處,過泰平隧道後,道路改為桃113線道即

三光道路,仍續沿著玉峰溪約7公里後,接上北橫公路44.5K處。

 

來到三光產業道路三公里處,停下車來,觀賞對岸的爺亨梯田。

 

 

 

 

 

爺亨為一泰雅族部落,位於下巴陵西南側,緊鄰舊稱馬里闊灣溪

的玉峰溪,與三光村南北對峙。爺亨聚落利用沖積扇開闢成的梯田

分布於部落西側,層層的綠毯由村落延伸至下方的谷地,十分壯觀。

 

 

由此角度觀賞梯田,一覽無遺,只見綠油油的梯田起落有序地鋪陳

在對面的山坡上,一條小徑貫穿上下,層疊相映出深淺不一的綠意,

景色令人嚮往。

 

 

一路續行,來到北橫44.5K處的岔路,往左回大溪、台北,此時先不

忙趕路,順道往右約2公里後,到巴陵大橋賞楓去。

 

 

 

巴陵大橋楓情,順訪大正三年バロン橋(巴瀧橋)竣工紀念碑

 

 

將車停在巴陵大橋旁,信步來到舊巴陵橋橋旁的隧道口。

 

 

舊巴陵橋,是一座紅色鋼索吊橋,橋長160公尺,其兩端各有一座

隧道。新巴陵橋通車後,目前兩端隧道已封閉,無法進入遊覽。

 

 

舊巴陵橋端豎有大正時期之建橋紀念柱,東面刻有發音バロン橋

之日文。バロン為巴陵的舊稱「八 壟」。「巴陵」原名「巴壟」

,原住民語指〝巨木〞的意思。

 

紀念柱西面刻有「大正三年十月成工」及「土木局」漢字。

(大正三年即民國三年)

 

 

「土木局」為日本據臺殖民政府臺灣總督府一級單位,大正三年

十月建築物,為日治時代「角板-三星間警備道路」罕見紀念物。

 

1912年日本人認為已經馴服了頑強的大嵙崁蕃,軍事行動一結束,

接下來的是統治。為了方便統治這些原住民,便開始修築由角板山

經巴壟至宜蘭三星的警備道路,也就是「角板山三星道路」,即

現在北部橫貫公路的前身。同時也修築一條由巴壟至林望眼(今

台北縣烏來鄉福山)的警備道路,取名為「拉拉山角板山道路」,

就是今日登山者所稱的「福巴越嶺道」。這兩條道路總共費時五年

才全部完工。

 

 

「角板山三星道路」中有著名的三大鐵線橋,分別為拉號鐵線橋、

巴壟鐵線橋、塔曼溪鐵線橋。而到了民國52年,政府就以「角板山

三星道路」為基礎,開始修築造台7線北部橫貫公路,歷時三年,

至民國53年才完工通車。而原先的三大鐵線橋分別改名為復興橋、

巴陵橋及大漢橋等公路鐵橋。

 

 

其中,長度為三橋之首的巴壟鐵線橋,在修建北橫時拆除,另建

鋼拱公路橋,但大正三年(1914年)十月總督府土木局所豎立的“

巴壟鐵線橋紀念柱”依舊矗立在原處。

 

巴壟也就是今日的巴陵,「拉拉山角板山道路」與「角板山

三星道路」兩條警備道路的交會處,也是三光溪與玉峰溪在此匯流

成大嵙崁溪的地方。當年日軍在此處設有砲台、駐軍分遣所及簡易

自來水等設施,主要是作為管制原住民的據點,其軍事地位重要,

可想而知。

 

 

巴陵橋原本也是大紅色,自從羅浮橋完工後,公路局為它披上粉紫色

外衣的新裝扮。跨徑達185公尺,使得巴陵橋凌駕於羅浮橋與大漢橋,

成為三大橋之首。而它那橫跨大漢溪兩岸的優美身影,至今仍是北橫

線上最搶眼的景點。

 

而鮮紅的巴陵舊橋則與巴陵新橋邊兩兩相對,聳立於山谷間的優美

身影,足以令人佇立許久。

 

我在舊巴壟隧道外徘徊良久,面對滿山盛紅的楓葉,層層楓紅染遍

山頭。冬天的肅瑟、楓紅的浪漫,伴著大正三年所立的鐵線橋紀念柱,

微微淒淒的歷史幽情,竟衝突的同時湧上心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