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戊子年大年初二西螺遊記(2)福興宮,廣福宮,振文書院

2008/02/13 22:19

20080208【西螺鎮】福興宮,廣福宮,振文書院

 

        在延平老街一邊品味老街建築之美,一邊享受中台灣難得的冬陽。接著我們就來到延平路180號 的福興宮向「舊街太平媽」拜年。
      「西螺」,古時又別稱為「螺陽」。是座落於濁水溪旁的一個三百多年的歷史古鎮。西螺由於為河床積平原,土壤肥沃遼闊,又有豐沛的溪水可引為灌溉,所以吸引了許多移民來拓墾農地,發展快速。清初時,民生昌榮,人文薈崒,為嘉義與彰化之間,先人在台灣墾殖的重鎮,300年來留下許多拓荒的史實和珍貴的古蹟。西螺除了農特產之外,人文古蹟豐富亦成為它最大的資源特色。

        延平路上供奉「太平媽」的舊街媽祖廟福興宮,為大甲媽祖遶境必經的休息站。另一座俗稱新街媽祖廟的廣福宮位於新街路,又稱開基老大媽,此乃嘉慶年間舊街南面另成市街後所建,也是西螺重要信仰中心之一。南側興農西路上的三級古蹟振文書院,以及旁邊的南天修文院,為西螺文風鼎盛的代表象徵,亦為必訪之地。

福興宮俗稱舊街媽祖廟,後稱「福興宮」,取其由閩族合建,福祉興盛之意

兒子在福興宮鑽媽祖轎與過天橋祈求平安

嘉慶十八年鎮宮香爐

(乾隆庚午年季春台灣鎮標右營游擊羅佳雄敬立)

乾隆年間古匾

(嘉慶己卯年秋月彰化縣儒學教論黃金章敬立)

 

          (同治十二年歲次癸酉冬季臘月敬立)

 

 

(道光十三年八月敬立)

(光緒庚寅年仲冬之月敬立)

 

【西螺廣福宮】當地居民稱為「新街老大媽」。廟址:林縣西螺鎮新街路32號 
創立年代: 乾隆二十五年。乾隆三十五年遷宮後中斷,嘉慶四年重建。
        肇建於荷據時期1644年的西螺廣福宮,為濁水溪南岸螺陽地區漢人移民的信仰中心。歷經清代乾隆、嘉慶、同治以及日治昭和年間多次修建,迄今保有許多珍貴歷史文物。
        廟宇主體建築存有泉州溪底匠派王錦木、峰前匠派張金山以及台北剪黏名匠陳天乞等人經典作品,匠藝精湛,技法高巧。
  根據廣福宮的興建歷史,與舊西螺成立新街有關。西螺一度稱西螺街,由於發展快速,嘉慶年間,街南面又發展成一街市,稱新街,原來的西螺就稱舊街。由新街的廣東和福建居民合建此廟,故名廣福宮。

 

【西螺廣福宮】當地居民稱為「新街老大媽」。

廟宇右側的老榕樹下右一座3呎高之石敢當,樣式古樸。

 

 

同治十三年歲次甲戊年敬立

嘉慶壬申年敬立

.

廟宇主體建築存峰前匠派張金山等經典作品,匠藝精湛,技法高巧。

 

 

【振文書院 】國家三級古蹟。廟址:林縣西螺鎮興農西路六號 

 

創建年代:嘉慶十七年(西元一八一二年) 

 

        西螺商業發達之後也帶來了薈萃人文,昔日雲林四大書院 --斗六龍門書院、斗南奎文書院、西螺的振文書院和修文書院,西螺便獨佔其二,文風之盛,可見一斑。

振文書院成立之前,西螺地區(古稱螺陽)先有文昌帝君祠(文祠),建於嘉慶二年(一七九七),然而規模較簡。當時文祠主事者生員廖澄河,會同螺陽地區振文社之生員與地方上其他士紳,共同集資改建,遂於嘉慶十七年啟始動工,歷時一年(至嘉慶十九年)完成,改建後的廟堂,講堂大殿內崇祀五文昌帝君,同時重新命名為「振文書院」。

 

     【振文書院 】國家三級古蹟

 

山川門石鼓

造型可愛之樹形

 

 

 

山川門雄偉壯麗採燕尾脊式建築,正上方有似太陽火炬,是鎮災、避邪之物,兩旁「鰲龍」相對意義非凡,前方有四仙人指路,有加官進碌之意。

 

振文書院成立之前,西螺地區(古稱螺陽)先有文昌帝君祠(文祠),建於嘉慶二年(一七九七)

斜魁又稱為龍階、龍吟、御路,在正殿台基前方中央置一傾斜之石塊,上雕雲龍,又稱為御路石,是神、神轎、天子出入在走的路。仔細端看其龍爪,只有四爪!而非真龍之五爪!其典故是紀念孔子的偉大,在歷史各代不能以帝皇相稱,均以提高至諸侯尊敬之。

雙獅座  書院拜殿左右側以雙獅座代替瓜筒作為承重之構件。

正殿內之左右壁面有巨輻壁字,左書「忠孝」,右書「亷節」。此乃民國三十六年描自台南「天后宮」,效其彰顯德化之功,亦有如我們現今的校訓明示一般。(忠孝節義)

正殿內樑下方刻有「鰲龍」即文禮兩字右上方,是文昌祠或書院獨有,乃象徴文人登科甲,獨占鰲頭之意。

講堂大殿內崇祀五文昌帝君

而最裡面上的是,「百代文衡」為嘉慶乙亥年(廿年)所立,原匾字跡已模糊不清,在民國三十六年取自拆廢之「修文書院」(福興宮內)。由長期煙燻,字跡早已斑剝,故管理會在民國七十二年新作一方,而原匾已損佚。

振文書院正殿中匾額,「千秋書祖」為書院創建之初嘉慶癸酉年(西元1812年)振文社同仁所獻,緬懷先人的辛勤及期望,是歷史最悠久的文物之一。

此井開鑿年代約在嘉慶初期迄今已有二百年。井水清澈甘美。早期用木桶提水,有時以杓子一舀即得。井水從未乾涸,不料至民國八十年竟然水枯見底,民國七十六年重修時加高石塊以維安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t 的頭像
    matt

    Matt足跡~368鄉鎮區采風錄(CH的親子週遊記)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