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福山福德祠茄苳老樹

2008/04/10 20:20

 

    桃園地區有四座觀音古寺,其中兩座位於大溪鎮, 其餘位於觀音鄉、龜山鄉,皆是久負盛名之廟宇。
    大溪「蓮座山觀音寺」創建於嘉慶三年(一七九八), 百餘年來一直是桃、竹、苗三地的信仰中心。大溪「齋明寺」創建於道光三十年(一八五○),昔日的「崁津歸帆」與寺後萃靈塔的「靈塔斜陽」同為大溪八景。觀音鄉「甘泉寺」咸豐十年(一八六○)創建,因為寺裡供奉著一尊古樸的石觀音,古名稱為「石觀音寺」。

   龜山「壽山巖觀音寺」俗稱嶺頂觀音媽廟,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壽山巖的前身是「三草庵」其創建緣起於乾隆七年(一七四二),有一沙彌順寂(俗稱鄧定國),乃粵東嘉縣人,自南海普陀山潮音寺攜觀音佛祖正二媽神像乙尊,轉由潮州渡海來台。於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由舊路坑庄民張志榮為報答佛祖佑妻順利產子,獨資創建茅屋一椽名為「三草庵」安奉菩薩,供信者禮拜。(注一)

 

 

 

 

    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的建廟過程極負傳奇,清乾隆末期龜山嶺道間常有盜匪出沒,使得這一帶的開墾特別困難。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夏,福建水師提督兼台灣總鎮府總兵,正黃旗蒙古人把岳忒氏哈當阿,奉命南下綏靖盜患,乘輿經過庵前時,轎桿忽然間折斷,出而見一草庵,內置觀音神像,乃御轎進庵施禮休憩,信手抽出一籤,其中有句云:「添油三斤佛前點,定保前程得太平」,哈總兵不以為意,只是令隨從買油一缸奉贈隨喜,豈料抬到庵前失手墜地,缸破油散,不多不少,恰好只剩三斤油,這下不得不衷心信服,於是祈禱默佑,許以平亂凱旋後,必當建置新廟答報,乾隆六十年,果然戡平盜亂,凱旋返歸溪水時,感其威靈,特撥白銀千兩,寄託順寂,以踐宿願,隨後召集地方耆紳,會商籌建新寺事宜,推謝秀川,呂文明等為董事,興工建廟,自乾隆六十年八月動工,至嘉慶二年(一七九七)一月告竣歷時三年,但是只完成正殿,移佛像其中,由哈當阿親題『慈航廣濟』乙匾,懸在正殿,以答神庇,並正式命名為『壽山巖』。(注二)
   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轄五大庄,即塔寮境、舊路坑、楓樹坑、兔仔坑(含社後坑)、新路坑(注二)。壽山巖觀音寺原為木造之舊廟,因多次天災及蟻侵蝕而殘破,於民國四年(大正 4年,1915年),呂深波、康新慶等五大庄仕紳發起修建廟宇,磋商於現址重修正殿,由漳派名師陳應彬主持大修事宜,寺廟呈兩殿兩廊兩護室形式,石雕及木雕做工考究,螭虎溜金斗栱造形優美,於大正5年(1916年)完工。此役工程浩大,全部改以石材建構,更加莊嚴雄偉,奠定今日寺貌。壁飾、樑叼、斗拱、雀替、藻井、薝飾充滿傳統語彙,為名師陳應彬之傑作,值得細觀(注三)。
    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再度整修,同時增建左右鐘鼓樓、山門與東西廳等,形成二進深、面寬九間的規模,其各式雕刻裝飾均具有水準,屋脊剪黏及交趾陶為名匠陳天乞(注四)所留,目前列為第三級古蹟。主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左側供奉地藏王菩薩,右側供奉關聖帝君,一樓另有太歲殿。凌霄寶殿為1986(民國75)年所新建,中間供奉玉皇大帝以及王母娘娘、三官大帝、神農大帝。   

    新建的廟前花園有石林造景,噴水池亭台及拱橋,並豎立數株高大的老樹,造型不俗。寺後為壽山巖公園,沿山坡闢建步道,涼亭等造景幽雅,提供了遊客作為登山、健行等遊憩場所,頗值得一遊。立於公園高處,展望頗佳,可以俯瞰觀音寺、還可遠眺龜山街景。

 

 

龜山「壽山巖觀音寺」俗稱嶺頂觀音媽廟,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壽山巖位於桃園縣北方,台北、桃園縣間縱貫路路旁,即龜山鄉嶺頂村西嶺頂十八號往昔便是交通之關隘。嶺頂村舊名龜崙嶺,山形如龜,龜乃長壽之物,於山岩下建寺,故名「壽山巖」。

壽山巖觀音寺前所修築的庭院花園,小橋流水、垂柳飛瀑,紅瓦白牆、塘清魚游,景致頗佳。

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九龍磐

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神黿(ㄩㄢˊ)

壽山巖公園


寺後為壽山巖公園,沿山坡闢建步道,涼亭等造景幽雅,提供了遊客作為登山、健行等遊憩場所,頗值得一遊。

 

 

    壽山巖觀音寺為陳應彬代表性的廟宇作品,三川殿三川門為主門面,對稱配置,石雕及木雕做工考究,螭虎溜金斗栱造形優美,值得細觀(注三)。

 

三川殿石雕壁飾、樑叼、斗拱、雀替、藻井、薝飾充滿傳統語彙,為名師陳應彬為大正四年(1915 年)的作品。

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三川殿石獅

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三川殿蟠龍石柱以觀音石雕成,頗具特色。

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三川殿龍堵石雕

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三川殿龍虎堵之石雕,運用多種技法豐富精彩,意涵傳統吉祥語意如諧音:『戢磬』與『吉慶』 、『旗球』與『祈求』 、『四蝠』與『賜福』 、五甲登科…等諧音,值得細細品味。

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三川殿正立面之石雕,為大正四年(1915 年)的作品。

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三川殿正立面之石雕,設計魑虎形團字,表現了中國文字字形變化之美,也彰顯了文字的意蘊內涵。

前檐廊的蟠龍石柱以觀音石雕成,呈「弓」字彎曲的龍身不在正面而在內側,是其主要特色。

 

        壽山巖觀音寺其古匾合計五方,壽山巖觀音寺平時香客盈門,此五方古匾不僅是鎮山之寶,更是信仰歷史的見證,由古匾透過年代與內容的經緯交織,可加深明嘹其背後的傳奇歷史典故與其人文特色。

 

嘉慶年間:「慈帆廣濟」(嘉慶二年, 一七九七)福建水師提督兼台灣總鎮府總兵把岳忒氏哈當阿(蒙古人)親題『慈航廣濟』乙匾,至今仍懸在正殿中。(注二)

嘉慶年間:「慧日光被」(嘉慶三年,一七九八)。

道光年間:「慈航濟佑」(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

同治年間:「佛法無邊」(同治三年, 一八六四)。

清咸豐四年( 1854年),淡水北部、桃仔園、龜崙口、大姑陷(大溪鎮)發生彰州、泉州移民彼此嚴重械鬥,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同樣也無法倖免於漳泉彼此嚴重械鬥紛爭。咸豐十年( 1860年)、同治元年( 1862年)、四年( 1865年)北臺灣發生多次大地震,壽山巖寺也在這年震毀,大家一致認為是神明對人民的械鬥紛爭而發怒。當時五大庄耆老林娘福、卓錫敬、張來旺、呂朝力..等發起重建壽山巖寺,各地庄民與商家紛紛捐款樂助。當時本地彰泉移民害怕神明再度降禍,很快就停止彼此械鬥,恢復和平生活。同治三年修建後,遠在艋舺水師提督也捐款贈匾「佛法無邊」,顯示壽山巖觀音寺的靈驗,更加深庄民的信仰崇賴。

同治年間:「慈帆遠被」(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咸豐10年(1860)因地震損壞牆垣,由林娘福等人發起修建,經三次募款,工程於同治10年(1870年)完成。

 

 

       壽山巖觀音寺其石柱上的對聯,目前仍保有清嘉慶、道光年間對聯,相當難得。一般而言,對聯的保存較匾額更為不易,每隨寺廟的改建,原附著於石(木)柱上的對聯就有可能棄置任憑荒廢。由石柱上的對聯,透過年代與內容的經緯交織,為其建造歷史作為最佳見證。

 

嘉慶己巳年(1809年),龜山鄉壽山巖五大庄民捐置

壽山巖觀音寺道光十七年(1837年)石柱

 

    重建壽山岩樂助碑記()

 

在地藏殿右壁上有額刻重建壽山岩樂助」七字

壽山岩主祀觀世音菩薩,依據陳培桂「淡水廳志」卷十三「古蹟考」記載:「壽山巖寺,在龜崙頂;乾隆二十八年建,六十年臺鎮哈重建,董事呂文明。道光十六年林仕來捐修,咸豐十年、同治四年地震崩壞,重修。」然內政部出版「臺閩地區古蹟簡介」則稱乾隆七年(西元一七四二年)創建,廟方所立石碑則作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二年)創建,莫衷一是。
本件碑記係清嘉慶五年(西元一八○○年)壽山岩重建紀事,詳列各署信徒捐題情形;是役,乾隆六十年(西元一七九五年)哈當阿、呂文明倡修,二年後竣工,五年後立碑,呂文明列名首位。碑文曾收錄於「北碑集成」。

 

    壽山巖觀音寺民國五十二年再度整修,屋脊剪黏及交趾陶為名匠陳天乞所留。(注四)

 

陳天乞的所作的龍體剪黏,不管是翻身龍或直行龍皆栩栩如生,亦為剪黏業界所稱讚。

他的交趾陶多運用「釉上彩」,第一次燒白釉,第二次才燒彩釉,匠界俗稱為馬桶窯,長年日久有褪色現象,但反而露出白瓷底,富樸拙之美。


陳天乞作武場時,表現出武將帶騎的韻律動感與磅薄氣勢,其中帽冠及戰甲之裝飾細節刻劃入微,服裝飾品皆細緻講究至為精美,可見捏塑技巧高超,均為其特色。

近觀他的作品,始驚嘆其精細,有如捏麵人之趣味。

 

 

【福山福德祠茄苳老樹】

 

        另外,在凌霄寶殿後方有新建的福山福德祠,規模頗大。祠旁有一株高大的百年茄苳老樹,根據福山福德祠重建誌記載:「早期庄民於茄苳老樹下立石奉祀土地公,因年代久遠無從考據。相傳於甲辰年(光緒三十年,1904)村民集資興建占地數坪俱拜亭紅磚造福德祠,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為推廣觀光事業,民國80年倡議重修之今日寺貌
此株茄苳老樹,推測樹齡至少一百餘年以上,整棵樹看起來綠意盎然,生氣蓬勃,但因為緊臨著外環道,樹幹被柏油路所壓迫,導致橫向生長,龜山鄉公所在此設立的鑄鐵直管支撐著此株老樹的龐大枝幹,部分之枝葉因倒懸竟至可以伸手觸及,頗為奇特。茄苳老樹雖已歷百載風霜,卻風華正茂,仍枝繁又冒,綠意沁人,不見絲毫衰態。

壽山巖福山福德祠茄

根據福山福德祠重建誌記載:「早期庄民於茄苳老樹下立石奉祀土地公,因年代久遠無從考據。相傳於甲辰年(光緒三十年,1904年)村民集資興建占地數坪俱拜亭紅磚造福德祠」

老樹因橫向發展,看似不夠高大壯碩,非近觀,無以窺其雄渾之美。龜山鄉公所在此設立的鑄鐵直管支撐著此株老樹的龐大枝幹,部分之枝葉因倒懸竟至可以伸手觸及,頗為奇特。

 


這棵樹樹頭處略扁平,整棵樹生長良好,樹幹粗碩可觀,枝葉茂密,樹幹挺拔,生機盎然。

 

注一:桃園龜山鄉壽山巖觀音寺歷史沿革與特色
        壽山巖位於桃園縣北方,台北、桃園縣間縱貫路路旁,即龜山鄉嶺頂村西嶺頂十八號往昔便是交通之關隘。嶺頂村舊名龜崙嶺,山形如龜,龜乃長壽之物,於山岩下建寺,故名「壽山巖」俗稱嶺頂廟。但壽山巖的前身其實就是「三草庵」其創建緣起於乾隆七年(一七四二),有一沙彌順寂(俗稱鄧定國),乃粵東嘉縣人,自南海普陀山潮音寺攜觀音佛祖正二媽神像乙尊,轉由潮州渡海來台。當時從滬尾港上路,繞觀音山麓,經坪頂南下,至現廟地古榕樹下時,日已銜山,乃在附近村民汪斗家寄宿。第二天啟程就道,步行不久,突感覺腹痛難忍,只得重回古樹下偃臥,矇矓間夢見觀音大士現身寮前,驚醒後腹痛頓癒,明白大士欲在此地安身,遂以佛像置諸榕樹下,未幾聞風前來參拜者,絡繹不絕,後有村人張衍剛就商於順寂,結一草房,移像其中,朝夕膜拜,不久奉者甚眾,遐邇咸開。
迨至乾隆二十五年(十七六○)十二月,有舊路坑庄民張志榮,因妻有孕,已屆臨盆,偏偏連日腹痛,未見生產,於是在佛前虔禱庇佑,遂能順利產下一男。為報佛恩,於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獨資創建茅屋一椽名為「三草庵」安奉菩薩,供信者禮拜,於是遠近信仰歸依者眾多。
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夏,福建水師提督兼台灣總鎮府總兵,正黃旗蒙古人把岳忒氏哈當阿,奉命南下綏靖盜患,乘輿經過庵前時,轎桿忽然間折斷,出而見一草庵,內置觀音神像,乃御轎進庵施禮休憩,信手抽出一籤,其中有句云:「添油三斤佛前點,定保前程得太平」,哈總兵不以為意,只是令隨從買油一缸奉贈隨喜,豈料抬到庵前失手墜地,缸破油散,不多不少,恰好只剩三斤油,這下不得不衷心信服,於是祈禱默佑,許以平亂凱旋後,必當建置新廟答報,乾隆六十年,果然戡平盜亂,凱旋返歸溪水時,感其威靈,特撥白銀千兩,寄託順寂,以踐宿願,隨後召集地方耆紳,會商籌建新寺事宜,推謝秀川,呂文明等為董事,興工建廟,自乾隆六十年八月動工,至嘉慶二年(一七九七)一月告竣歷時三年,但是只完成正殿,移佛像其中,由哈當阿親題『慈航廣濟』乙匾,懸在正殿,以答神庇,並正式命名為『壽山巖』。
壽山巖觀音寺於民國四年由五大坑庄仕紳磋商於現址重修正殿,至民國七十五年增建「凌宵寶殿」,益增本寺莊嚴宏觀,為政府核定在案之「三級古蹟」,創廟迄今已逾二百五十七年。
 
注二:『慈帆廣濟』匾額的歷史典故,清朝時期桃園的開發及清朝對臺的經略簡史。
       清朝初期龜山至南崁一片荒蕪,在三百年前郁永河所寫的《裨海紀遊》中描寫桃園荒蕪,茅刺如虎。從郁永河的敘述當時整個桃園臺地尚未開拓,還是一片荒蕪,不見人煙。後來,漢人來桃園開墾,便稱這裡為「虎茅莊」,意思是指這裡的茅草如虎般地會割傷人。
       龜山地名,譯自凱達喀蘭平埔原住民族的Kouroumanangh社(龜崙社),源於歷史悠久的壽山巖觀音寺前,有一山丘,狀如龜形,龜的頭在半嶺處,壽山巖觀音寺則位在龜的右後腳。昔時嶺頂稱為龜崙頂這一帶原來是平埔原住民族的狩獵地,康熙年間,才有漳、泉移民相繼入墾。
康熙末年,漢人要從新竹去台北盆地,因為龜崙社平埔族住在嶺頂村、龍壽村一帶山地,為了避開平埔原住民狩獵地,北行到中壢市的芝芭里就必須往西北轉向南崁,沿著林口台地西側和海邊走,到了台北縣八里鄉再轉東南去新莊;這條路是一條迂迴的遠路。
雍正十一年(1733),因為台北盆地的發展,新開了龜崙嶺山道。如此由新竹北上,可以直接從中壢市走桃園市、南崁上游的小檜溪、舊路村、新莊丹鳳里到達新莊,這條舊路更加促進桃園地區之開發。
乾隆十六年(1751),由於漢人和原住民族合作,再開發新路線南方的小山道,從桃園市經龜山鄉新路村、嶺頂村、龍壽村、迴龍到新莊。走新路的人日漸多,舊路就沒落了。
龍壽村和嶺頂村從前叫做塔寮坑,而嶺頂村也叫龜崙頂;這裡是當時的交通要衝,壽山巖觀音寺的所在。《淡水廳志》說「壽山巖寺在龜崙嶺。乾隆二十八年建….
        清乾隆末期龜山嶺道間常有盜匪出沒,使得這一帶的開墾特別困難。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夏,福建水師提督兼台灣總鎮府總兵,正黃旗蒙古人把岳忒氏哈當阿,奉命南下綏靖盜患,乘輿經過庵前時,轎桿忽然間折斷,出而見一草庵,內置觀音神像,乃御轎進庵施禮休憩,信手抽出一籤,其中有句云:「添油三斤佛前點,定保前程得太平」,哈總兵不以為意,只是令隨從買油一缸奉贈隨喜,豈料抬到庵前失手墜地,缸破油散,不多不少,恰好只剩三斤油,這下不得不衷心信服,於是祈禱默佑,許以平亂凱旋後,必當建置新廟答報,乾隆六十年,果然戡平盜亂,凱旋返歸溪水時,感其威靈,特撥白銀千兩,寄託順寂,以踐宿願,隨後召集地方耆紳,會商籌建新寺事宜,推謝秀川,呂文明等為董事,興工建廟,自乾隆六十年八月動工,至嘉慶二年(一七九七)一月告竣歷時三年,但是只完成正殿,移佛像其中,由哈當阿親題『慈航廣濟』乙匾,懸在正殿,以答神庇,並正式命名為『壽山巖』。
 
注三:漳派名師陳應彬
字應祥,1864(同治3)年730日誕生於外員山的陳氏祖厝,父井泉(1819-1894)母楊氏釵娘(1821-1876),家中排行兄弟第五,由於誕生時,生父已年高,因此自13歲時起,便依二哥應倫學習木作工藝,清末光緒年間,台灣建省、台北建城,應彬便曾以學徒身份參加台北考棚、台北城門、以及台北巡撫衙門等的建造工程,當時以一位20歲不到的年青小伙子,便有如此好功夫,委實令人刮目相看。
    但應彬司一生最大的成就,乃在於寺廟建築的裝飾設計與大木作手藝,以應彬司的參與寺廟建築史而言,早年前清時代,應彬是追隨二哥學習技法的時代,因此中和廣濟宮、大龍峒保安宮的木作樑枋,都曾經是他接觸木作雕刻而初試身手的對象,到了日治前期明治年間,他參與建廟史實也尚不是很多,或尚處於副手的時代。
    到了1908-1912(明治末年-大正初)年,他整修了北港朝天宮後,發揮了寺廟建築藝術的高度技巧,使應彬司聲名大嚮,加上大正年間日本在台的殖民統治,已逐漸走入鼎盛期,民生富裕,經濟繁榮,人們有能力砌建高大宏偉的殿宇。民間蓋廟之風,吹向全台,應彬司處於此時,便將閩式的廟容,一間間的換成了台式的風格。
    應彬司在大正至昭和年間的日治後期,經手修建的廟宇,多達數十餘間,且每間各具特色,絕無雷同。其中較具規模者,如北港朝天宮(1908-1912)、台北慈聖宮、朴子配天宮(1912)、澳底仁和宮(1912)、台北陳德星堂、板橋接雲寺、桃園壽山岩(1915)、豐原慈濟宮(1916)、台北大龍峒保安宮(1917)、關仔嶺大仙寺(1918)、木柵指南宮(1921)、台中林祖厝(1921)、台北劍潭寺(1924)、台中旱溪樂成宮(1924)、桃園景福宮(1925)、泰山頂泰山巖(1935)、溪北六興宮、三重先嗇宮、新莊地藏庵(1937)等等。
    應彬司在1908(明治41)年後所興建的廟宇及祖厝,其建築裝飾的特色,在於以傳統閩南式樣為基礎,再發揮其立體建築圖案的變化技巧,而不逾越中國傳統建築的等級設限,他所創作的新式樣,歸納之:(1)前殿、大殿的屋頂,善用歇山假四垂頂,外觀看來,彷彿一頂大帽子之上,再加上小帽子,增加了殿宇的巍峨氣勢。(2)殿宇棟架碩大,通樑上的矮柱,好雕刻成南瓜形狀。(3)魑虎形的斗拱,生動靈活,兼具實用與象徵之美。(4)由斗拱疊架而成的藻井裝飾,由八角形的蜘蛛結網,演變成長方形八卦狀。(5)某些廟宇在窗花上,設計了魑虎形團字,表現了中國文字字形變化之美,也彰顯了文字的意蘊內涵。
    應彬司原配許氏麵娘(1867-1905),育有31女,分別是長男已同(1887-1966)、次男已源(1890-)、三男和由(1896-1966)、長女乖娘(1899-)。許氏早卒,中年又娶吳氏來春(1878-1949)為續弦。3子均能克紹箕裘,繼承祖業,並發揚光大。
    除了有子傳承衣缽外,應彬司另有徒弟數十人,其中陳田、胡賢、林火寅、陳專琳、廖石城等人是較知名者。陳田曾受大畫家李梅樹之託,主持三峽祖師廟的重建工程。陳專琳曾參與板橋林家花園的修復工程。廖石城則設計台北行天宮及忠義行天宮,均傳自應彬司的手藝,各具巧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t 的頭像
    matt

    Matt足跡~368鄉鎮區采風錄(CH的親子週遊記)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