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和平老街
大溪原名是由原住民語「TAKOHAM」音譯而來,意即「大水」,漢人譯為「大姑陷」。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聚居地,到了乾隆末年,漢人溯河而上來到此開墾形成聚落,覺得「陷」字不甚吉利,因於此地位河崁之地,而改稱此地為「大姑崁」。同治五年(1865),因月眉地方李金興家族李騰芳中舉,鄉民為炫耀科舉功名遂把大姑陷改名為大科崁。清光緒年間,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於大溪設立全台撫墾總局,並改為「大嵙崁」。直到日治時代日本人以此地瀕臨大科崁溪畔,去其「科崁」二字,簡化地名為「大溪」,並設置「大溪郡役所」,而使得大溪地名沿襲至今,從此,「大溪」一名沿用至今。
由大溪橋俯瞰大嵙崁溪寬闊蜿蜒的河階,遠眺層疊起伏的山巒。
舊名大嵙崁的大溪地當大科崁溪之南岸,是淡水河系最上游的河港,也是當時台灣最內陸的港口,可說是國際貿易通商的重要轉運港口之一。嘉慶23年(1818年)林本源家族為避漳泉械鬥由板橋遷至大溪,更帶動大溪發展。林氏以雄厚的財力,在此大興水利、開路設寨,並於大溪國小現址興建通議第,將街區拓展至頂街(今中央路、中正路)及下街(今和平街),形成今日所謂的"老街區"。
咸豐年間(西元1860年)林本源家族遷出,由楊梅遷入的李金興家族在月眉一帶開墾良田,經營米糧生意,並領有龐大的船隊,是繼林本源家族之後另一個對大溪開發具有重要貢獻的家族。清光緒18年至23年(西元1892─1897年)大溪憑著依山的地勢和臨河的水利,大溪是當時台灣最內陸的港口,帆影終日不息,當時桃竹苗農產品、日用品、茶葉、樟腦油等也都藉由帆船往返淡水、大稻程、艋舺、新莊、大科崁之間,清朝時期的大科崁盛況真可以說是「舟揖雲集、萬商風雲」,當時大溪的繁榮如日中天,和平、中央、中山路巨商雲集,就連英國、西班牙也在此設有洋行,繁榮不下大稻埕。
由台三線俯瞰月眉,自清朝時期,由楊梅遷入的李金興家族在月眉一帶開墾的良田,平疇阡陌,秀麗的景致。
李金興的大厝在街外稱月眉的田園中。
金興商號則在與老街成垂直線的馬路盡頭。
月眉古道為昔日由月眉的田園中經月眉通路通往和平老街至大溪市集的捷徑,至今仍是月眉居民上街買菜的捷徑。
至日本大正8年(1919年),由清代發展起來的和平路與中山路,經過「市區改正計劃」拓寬馬路,當時的各商家洋行為了顯赫聲勢,紛紛禮聘重金改建牌樓,而當時的建築師為了彰顯所學,不約而同選取巴洛克藝術風格的牌樓設計,在空間侷限的街屋立面上裝飾繁複華麗,造型採用大量弧線、屋頂多為圓式的閩粵建築,立面為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築結構,一幢幢結和中國精雕細琢、吉祥寓意的浮雕,和巴洛克弧形、波浪形線條的古老建築,絕美而典雅。
大正14年(1925年)桃園大圳完工,大漢溪的河運斷絕,大溪的黃金歲月也宣告結束。百年前台灣唯一內陸港至此沈寂。
從和平老街直至溪旁,有一蜿蜒傾斜的石板道,在清末舟楫雲集的大漢溪,數百艘商船的貿易繁榮景象,忙碌的挑夫在碼頭邊挑起貨物,沿著石板古道送至老街上。
如今大溪因鄰近石門水庫,又位於北橫公路起點,而成為兩地之間交通轉運站,但市區裡古老的巷道、質樸的舊建築,以及隱身於街衢巷弄的傳統產業,仍見證昔日繁華市街景象。
和平路老街緊鄰大西舊碼頭,自清朝以來即為大溪繁榮市街所在,洋行、茶館林立,而講究作工的中國傳統家具,也隨著漳、泉移民,傳入大溪鎮,緊鄰於老街,民國50年代,和平路木器製作達於高峰,鎮上知名的阿文師、阿貴師、阿梨師、阿維師,皆設於此地。為老街博得木器街之稱。
老街街貌型成於大正年間。大正8年(1919年)日治政府推行市街改正計畫,和平路兩旁街道全改為大正式牌樓,築起了巴洛克風格的洗石子立面,以鳥獸花草等立體浮雕為飾,中央冠上商店字號,而象徵平安的花卉、如意,代表招財的蟾蜍,具有吉祥意象的麒麟、祥獅,和含豐收意涵的四季水果,以及有辟邪作用的龍馬背太極、駱駝載書、鼊魚游水等等,都是立面常見的圖樣。
這些富饒中國傳統意向的圖案,許多皆出自日治時期台北名匠陳旺來、陳三川兄弟手中。陳氏兄弟其父是陳豆生系出自剪黏名家,擅中國傳統題材,其取材廣泛,構圖嚴謹,尤其喜愛鮑魚圖案的雕塑,和平路的街屋至今仍可見此項特色。注一
走過繁華的商業歲月,和平路老街在現代化衝擊下漸漸沉寂,兩旁街屋紛紛被拆除改建,各商號店招也紛陳雜遮去遮去了立面丰采。幸而民國84年起,由華梵大學建築系師生所組成的草店尾工作室,在此進行社區總體營造,推動街屋立面的保存活動,重塑老街新形象。
在工作室及當地居民的努力之下,如今老街不僅見不到紊亂的電線,店招也統一格式,立面更是恢復昔日典雅風範。
大正元年(1912)公佈的市區改正計畫,將和平路拓寬,於是產生了牌樓立面與騎樓空間。和平路的店屋立面,其精彩程度、保存的數量與完整性,全台難出其右。山牆的形式多,裝飾繁複,使得店屋的外貌豐富,且蘊含著高度的藝術性與趣味性,是仍具當年風貌的老街。
走在老街上,會感覺道路兩旁的房子皆呈現戶戶緊緊相鄰,「亭仔腳」密密相連的景像,讓人感受到昔日商業氣氛之濃厚,時至今日,經過統一設計的商店招牌,亭仔腳無障礙空間及舖面美化,電線、管線地下化及美化整修後的立面牌樓並加裝夜間照明,更凸顯老街巴洛克式牌樓立面上華麗精彩的裝飾圖案。
重塑老街風貌的和平街,不但有傳統的木器老店,承襲著古老的技藝。亦有數十年至百年的打石店、藥舖、豆干、餅鋪等。而新興的咖啡屋、藝品店等也陸續進駐其間,為老街注入了新的活力。每逢假日川流不息的觀光遊客,不亞於年貨大街迪化街的人潮。
月眉通路
李金興的大厝在街外稱月眉的田園中,金興商號則在與老街成垂直線的馬路盡頭。李家為了方便大厝與店舖間的通路,特別在和平路上留出一條巷子,且又顧及連棟店家門面的一致性,把巷口修砌成店鋪騎樓的拱廊,俾與兩旁店面取得連續,通路是李家的,卻沒有自私到不管街屋的協調性。
可惜通路一邊已經改建,八十年前李家苦心求得街屋騎樓的統一,反倒是被今人恣意破壞,無視街屋門面之協調,令人不勝稀兮。
大溪福仁宮
福仁宮位於和平路100號,嘉慶18年建成,供奉開漳聖王的大溪福仁宮,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黃氏家廟
來自漳州的大溪移民中,以黃、江、李、林、簡五姓人口最多,自然的成長為大溪的主要力量。今日在大溪鎮仍然可以見到許多代表宗親血緣的建築,如位於和平路底的黃氏家廟,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大溪之寶 ~ 立面牌樓
順益 / 和平路18號
林家族姓氏。柿蒂圖飾象徵事事如意,地盤穩固。
KENKO / 和平路20號
立面山牆上繁複的花草圖飾,中間為荷蘭文店號,洋溢濃厚的西洋風格,為老街最具西化色彩的立面建築。KENKO→堅固、金庫、健康的台語發音。
松茂茶棧 / 和平路22號
山牆頂兩隻瑞獅口咬彩帶,鯉躍龍門,獅子望月等動物雕塑,栩栩如生。內龍柱頂有葫蘆象徵避邪;有福〈葫〉有祿〈蘆〉。兩旁對聯以黑色陶片剪黏而成:(長發其祥,永膺多福)。店號上方一朵大菊花→大吉大利,花瓶插滿四季花卉,後有如意,外龍柱頂各有一盆珊瑚象徵聚積財富,充滿中國風味和隔壁的KENKO恰成對比。
永發 / 和平路24號
圓形山牆街屋立面頂是孔雀開屏→迎賓。黃……家族姓氏。下有鰲魚凸眼造型獨特。內捲雲端有麒麟獅象鎮守護佑。永發店號上方一朵富貴牡丹花,左右兩方各有三朵牡丹花插在大花瓶裡,且放在小案桌上意涵富貴平安〈瓶+案〉。左方配置連藤帶葉的南瓜;葉色黃中帶紅,表示南瓜已成熟為金瓜。瓜肚多種子象徵多子;連藤帶葉代表瓜瓞連綿、子孫萬代。右方配置盆栽梅花,意謂清高品潔、科考得意。內龍柱頂有三朵牡丹花插在大花瓶裡象徵富貴平安。外龍柱有一盆珊瑚意味聚積財富。女兒牆有三腳蟾蜍,蟾蜍在台灣發音與求錢同音,辛苦掙來的錢最好首得住不讓牠跳走,所以只有三隻腳,招來好運。
大溪樣式建築不僅反映了漳州移民對建築裝飾的重視,也不難窺見台灣傳統匠師爭奇鬥妍的精湛工藝水準。
榮泰 / 和平路45號
典型剪黏做法,色彩鮮豔,造型生動。山牆頂臥坐李鐵拐與葫蘆有止煞避邪之意。剪黏作雙鳳朝陽、龍鳳呈祥,呈現宏偉的氣派雙龍護珠象徵護佑家業。還有兩邊女兒牆有松鶴延年、加官晉爵傳統吉祥圖畫中的「松、鶴、竹、鹿」用台語發音卻暗喻「尚好得祿」之意。店號【榮泰】二字是磨石工法。左邊花團錦簇五顏六色,象徵繁榮茂盛。眾多水果:蘋?〈平安〉、石榴〈多子〉、蓮霧〈連有〉、南瓜〈金、多子、大財〉、靈芝、壽桃象徵豐收,生意興隆。右邊黃色大花瓶插滿杏花,後面還有一棵青色柚子有勉勵子弟向學,連〈柚→又〉中三元之意。內龍柱頂各有一盆老薑,意喻年老為將。外龍柱各貼有七組彩色磁磚,頂上有三朵牡丹花插在大花盆裡意涵富貴又平安。山牆華麗為老街中唯一的彩色立面。
建興商行 / 和平路47號
唯一沒有山牆立面,松、豹、蝙蝠象徵福壽雙報。
KANG / 和平路48~1號
羅馬拼音姓氏「江」〈台語發音=剛〉,草飾生動。
再生與源隆 / 和平路49、51號
再生堂為百年老店,櫃檯是樟木製成,窗板有編號,便於取下安裝。樑上''自製丹膏丸散片販賣蔘茸燕桂發售"為舊時招牌,老字號中藥房在老街獨樹一格。
德記 / 和平路50號
店號字為陶片剪黏,日本團狀家紋接近的團狀圖案花「簡」字家紋。花瓶插花代表四季富貴平安。
錦發 / 和平路77號
山牆頂祥獅戲球。因空間有限,一隻掉到半圓裡面,構圖生動有趣。中間松樹下有三隻雞意謂起家、開市大吉;勤勞的家禽是家人學習的對象;漂亮的羽毛是位列三台〈知縣、知府、巡府〉的官帽飾物。勉勵子弟上進。兩旁有旗、球、戟、磬……祈求吉慶。龍柱頂佛手……福氣。南瓜……多子。兩顆柿子……事事如意。花瓶插牡丹、荷蓮、菊花、報歲蘭+如意。女兒牆有龍馬背太極、神羊載書……河圖洛書。鎮邪止煞,保佑平安。
全成 / 和平路84號
立面兩旁有鰲魚吐水除了獨占鰲頭之涵義外,傳說鰲魚是食火之瑞獸,在視火為大忌之木器街上,塑造此祥瑞之獸,具有防火之特殊意義。
全豐 / 和平路85號
山牆頂飛鷹展翅象徵英雄獨立。石榴代表多子。花‧瓶即四季平安‧富貴。祥獅腳踩畫書象徵招財。
全興 / 和平路86號
圓形山牆頂的麒麟造型優美。兩旁女兒牆:山谷虎鵲圖意謂百壽雲集。
淑氣 / 和平路88號
店名取自日治時代的地址,內部保留了古厝的格局與建材。黑陶片剪黏"淑氣"店招,古樸有味。上有果盆……豐收。店門的圓拱形立面,中為代表八卦鎮邪的鮑魚圖騰,在山牆立面經常出現。兩旁是貝殼撱圓勳飾,因為西洋神話中的愛神維納斯是誕生在大貝類中象徵再生之意,源自埃及甲蟲。兩旁女兒牆:太平有象。
雅趣 / 和平路90號
山牆中間:屋主姓黃。三角形基座有螭吻:龍生九子之一,次子螭(ㄔ)吻: 喜歡登高俯瞰,所以祂都在屋頂上,同時也有祈求降雨和消防的功能。雙白象馱護「雅趣」店號招牌。兩旁對稱的吉祥瑞獸圖騰是「三王進壽」;獸王麒麟、鳥王鳳凰、花王牡丹在壽山石縫長出來。「雅趣」店號頂上是「歲寒三友」:松、竹、梅。松樹與白鶴:松鶴延年。竹:有節、有氣,步步高升。中間老梅樹,花開在樹頂末梢,正巧有隻喜鵲剛好站在樹梢上,就是意喻「喜上眉梢」之意。
振馨軒餅舖 / 和平路42號
師承至百年老店合珍香餅行,所做的地瓜餅(月光餅: 古早大溪之中秋月餅)頗受歡迎。
黃日香豆干本舖 / 和平路42號
來到大溪,當然不能錯過名聞遐邇的「大溪黑豆干」吧?據說和平老街上的「黃日香本舖」即大溪豆干的製造元袓,且係一九二四年由原本經營油行的黃家,以紅糖製焦糖為染料,加上終年清澈見底的古井水質,將傳統豆干改良所發展出來的風味獨特的五香黑豆乾。除此之外,系出同門的「黃大目」,以及萬里香、廖心蘭等數十年的老字號也多各具特色。
吉利石店 / 和平路63號
吉利石店是老街僅存的打石店,紅磚的建築是老街中較保持原貌的老建築,位於路口三角窗,顯得特別顯眼。
源金-里長嬤的碗稞 / 和平路79號
注一:
保安宮的護龍兩廂,有很多各式大型的陶燒,因陶土燒製的交趾燒,在民國六年聘請兩派師傅,一派是洪坤福,另一派其父是陳豆生,帶了大兒子陳三川,二兒子是陳旺來,來這比賽。結果完工評定洪坤福的數量多、形式大獲勝,因而陳旺來、陳三川受到很大打擊,不再做廟宇裝修。
此時日本人要建築城內東町,便找了許多工匠,陳旺來、陳三川也在其中。而陳旺來、陳三川覺得西方建築物優美,如牌樓式的山牆。這種西式的做法,裏面要包鋼筋、做模子,中國人原來是不做的,但陳三川、陳旺來,本就從事陶土裝飾,所以馬上學會這種技術。大稻埕的迪化街臺灣商人,看到日本人的店蓋得很漂亮,聘請師傅來修建,陳三川兄弟剛學會,因此幫商人蓋迪化街,因為兄弟在保安宮比輸了,風格、技術有了轉變,也使迪化街有所改變。因為迪化街蓋得太美了,就連三峽、大溪的人也模仿,因此這種西式建築,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在很短的時間內,風行全臺。所以陳三川兄弟能在此留名,與此有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