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暖暖淨水廠「百年幫浦間」,雙生土地公廟,西勢水庫

2009/04/20 22:57

 

20090215暖暖歷史風景散步

 

      兩百多年前,當時的基隆河不像今日河道淤淺,無法通航。清乾隆時期,

這條水位穩定,且富舟楫之利的基隆河水運,在北台灣開發史中,發揮相當大

的功能。昔稱港口街的暖暖是溯基隆河水運的上線,先民循著淡蘭古道至

噶瑪蘭(今宜蘭縣)拓墾,即由艋舺循淡水河下行至基隆河,溯河經過錫口

(松山)、水返腳(汐止)、八堵最後至暖暖為行舟終點。從暖暖開始是進入

噶瑪蘭唯一的陸路通道。

 

由於暖暖位居基隆河水運和淡蘭古道陸運的水陸要衝,所以暖暖很早就有繁榮的

市集,當地人因而致富者甚眾,至今仍流傳著『水流東,吃不空』、「八萬八十千」

(萬金富者九戶,千金者有十八家)的歌謠。到了日治初期,暖暖仍是台北、瑞芳、

十分、平溪、宜蘭等地煤礦、大青、茶葉以及其他物資的貿易中心。在縱貫鐵路通車

後數年,尚在施工中的宜蘭線已先鋪好八堵、暖暖間一小段,來自宜蘭越過

「草嶺古道」的旅客,可以在暖暖轉往基隆或台北。

 

後來宜蘭線鐵路全線通車,基隆河航運淤淺,北宜公路改走新店、坪林。淡蘭古道也

因為鐵路的通車而埋沒於荒煙漫草之間,昔日繁華的暖暖老街便失去昔日的風光。

 

繁華褪去,昔日的老街,今日已經被櫛比鱗次的新興樓房取代,早年的基隆河水運,

已被水泥岸給阻隔了。今日來暖暖訪古,欲尋找昔日老街風華已不可得。所幸,

暖暖目前仍擁有台灣第一座水庫-西勢水庫,全台第二水源地。自日治時代就將

水源地周邊的山林劃為保安林,嚴禁開墾破壞,近百年的管制與保護,意外地仍然

維持西勢水庫與暖暖淨水廠的古蹟建物與附近的自然原始風貌,殊能可貴。

 

台灣第一座水庫暖暖「西勢水庫」

 

我們從中山高下東北角交流道,右轉往暖暖,過了62號快速道路後,未過橋前隨

即右轉即進入水源路,沿著暖暖溪來到雙龍橋,遠遠就看到一間紅磚砌成的

「百年幫浦間」。這裡到西勢水庫整個區域被稱為「水源地」,拜水源地重地之賜,

禁止樓房恣意濫建。這裡比建造於1919年的暖暖木造火車站幸運多了,沒有因以

現代化的名目下,被無情摧毀。

 

 

暖暖淨水廠「百年幫浦間」

 

暖暖水源地稍晚於淡水水源地,興建於西元一八九八年,一九0二年十月開始

給水,日本政府治理台灣初期,因河川水質未經處理引發傳染病,在一八九八年

邀請有「台灣自來水之父」的英籍教授勃登(Willian k.Burton.),指導日人

濱野彌四郎調查水源,並在基隆暖暖東勢溪與西勢溪交會處設計了暖暖攔河堰,

在河畔有座幫浦間,後方山丘上建了座淨水場,改善了水質。

 

 

在雙龍橋下可看見紅磚、洗石子、長拱窗的歷史建築─「百年幫浦間」,

是一棟巴洛克式建築,已有百年歷史,幫浦間屋身及開口部皆飾有洗石子環帶,

四角以柱予以強調。色澤搭配合宜,令人賞心悅目。

 

水源路邊的一棵苦楝樹邊有棧道可以下到河床,在此可以欣賞基隆河

最特殊的壺穴地形。

 

水源地的百年攔河堤,形成人工簾幕小瀑

 

 

「百年幫浦間」前有一口井,當年英國工程師勃登利用滲透壓將溪水滲入

這口井內,再經由幫浦間把水抽到左岸的淨水廠。滲透井現已淤積,

無法發揮作用。

 

從幫浦間旁回望巨大水管陪襯在側的雙龍橋,大跨圓拱橋身弧度優美。

 

 

過了雙龍橋後,接著來到位於暖暖東勢溪與西勢溪匯合處雙龍潭旁的

「雙生土地公廟」。

 

暖暖「雙生土地公廟」

與一般土地公廟不同的是,這裡同時擁有兩尊土地公,也存在兩座土地公廟,

右為福興宮掌管西勢里、左為福德宮掌管東勢里。

 

這兩座廟原本是分開的,一百多年前日本人闢建西勢水庫,原本位在西勢溪

上游的村落被迫遷村,村落供奉的土地公也跟著遷到現址,恰好在東、西勢溪的

交會處,便有如此區分。

 

 

目前西勢土地公廟內仍遺留兩塊古石碑,左邊的石碑上清楚寫著「正神佑北方」、

「暖暖西勢庄十四佃」等字樣,而右邊的石碑則是「咸豐九年己未葭月立」,

現在西勢水庫集水區範圍內,早在清咸豐年間就已經有漢族移民居住,

正是見證暖暖在清代的開發史。

 

雙土地公廟旁是暖暖的自來水淨水廠。

 

 

由土地廟更往上走,離西勢水庫還有一小段路。我們改騎單車沿著

西勢溪小路直走。

 

經過林務局的苗圃,幾百公尺後進入一小段寬闊的碎石路後,遇上敞開大門

的西勢水庫,進入之後景色豁然開朗,隨即見到一片廣大蓊鬱的綠色草地,

這就是台灣的第一座水庫「西勢水庫」。

 

西勢水庫又稱暖暖水庫,當地人稱為『大埤』。暖暖水源地原只是攔住暖暖

溪水流所建的基隆水道貯水池,後因儲水池存量供不應求,於是在更上游的西勢溪

兩岸山陵逼近處,興築水壩,這個水壩在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開始規劃、

設計,經過30年的努力終於在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完工。

 

我們在草坪上逗留了一會兒,之後,順著水庫右邊石階續往上探路,登上階頂後,

前方有一大門鐵門深鎖。

 

就在大門入口處,有一聳立的紀念碑,名之為「基隆水道儲水池紀念碑」。

 

此地景觀原始自然、靜謐優雅,遊客稀少,但因是水源保護重地,

我們不敢逗留太久,只好依依不捨離去。

 

2009年2月15日當天,本想帶著老婆與兒子由暖暖『十分古道』登小百岳五分山,

無奈當天氣候不佳,只好作罷。然而登山不成,意外地走訪暖暖淨水廠歷史古蹟

與西勢水庫,一行三人,騎著單車漫遊在這綠意盎然的大片山林中,走過暖暖

淨水廠旁「百年幫浦間」的古樸紅磚房、走過雙龍橋,從自來水廠經

「雙龍土地公廟」、林務局苗圃、早起會、到西勢水庫。路程雖短,但倘佯期間,

倒也逍遙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