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尖石鄉〕宇老遠眺大壩尖山、南湖大山,秀巒田埔分校,秀巒楓情之旅
991218秀巒楓情之旅 12月18日週六早晨,我們循120縣道行經內灣,來到尖石,在尖石大橋 短暫停留望著橋下那羅、嘉樂兩溪匯流處聳立的尖石地標,此時尖石的 天空一片湛藍,不自覺心頭一陣欣喜,看來今日秀巒、霞喀羅古道楓采 可期。 這支獨立如尖筍狀的巨石,聳立於那羅、嘉樂兩溪匯流處,為尖石鄉 著名的地標。 由尖石竹60鄉道往秀巒方向續行,不久即看到「錦屏教會」與 後方明隧道上方的「泰雅勇士塑像」。 頭綁布巾,那炯炯的神情,身材魁梧,腰配開山刀,作勢朝山外而去, 一副萬夫莫敵之勢,鮮活的泰雅族勇士塑像,不禁遙想當年在李棟山 古戰場奮勇抵抗日軍警的泰雅族勇士,令人肅然起敬。
過了錦屏大橋,就正式要走進尖石鄉的後山風光。 我們第一站在那羅溪谷的「青蛙石」稍作休息。 青蛙石位於錦屏村那羅溪谷中,是頭前溪上游的河谷。約8公尺的巨岩 矗立於嶙峋亂石中,如一雙巨蛙仰首眺望,神態頗為傳神。
賞遊那羅溪台地後,接著由竹60鄉道環山而上,公路寬大好走,車行 山間搖下車窗,隨著山路蜿蜒起伏,隨著地形一拐一彎在山頭盤旋, 隨著海拔漸高,視野也愈來愈開闊,山林景致也有了不同層次的視野, 路旁與山谷間一簇一簇的楓紅點綴在青翠的山林,美不勝收。 宇老派出所旁的楓紅 今日出發太晚,我們於正午時分才來到宇老。此地為公路重要的休息站 ,但見派出所旁停滿了車,許多遊客紛紛在此拍照賞景,附近也有小市 集,有原住民販賣著小吃,供遊客可在此打尖、賞景、喝碗熱湯軀軀寒 ,人來人往顯得非常熱鬧。 海拔1450公尺的宇老大約在竹60鄉道約20公里處,西距那羅13公里, 不但是尖石前後山分界,同時也是通往玉峰、秀巒等後山部落的必經 之地,交通地位重要。地形上宇老位於東橞山與李棟山之間的鞍部, 亦是那羅溪與玉峰溪的分水嶺,不論向東或向西,視野均非常遼闊。 蔚藍的天空,壯闊的山景,讓人胸臆大開。宇老遠眺大壩及南湖大山, 山頭猶存殘雪。 宇老觀景台築於派出所兩側,佇立其上,向東可俯視深峻谷底的玉峰村 ,遠方則是峰巒高聳、連綿不絕的後山群峰,高地上的石磊、抬耀部落 皆清晰可見。 老天爺果真幫忙,大霸尖山就佇立在山的那頭,旁邊的雪山山脈及 整個聖稜線在日光的襯托下顯的格外耀眼。 今年在歲末年終之際又看見大霸了,雖然日正當中,山上的氣溫還是 頗低,站在觀景臺遙望遠方的山頭,視野甚佳,世紀奇峰依然佇立, 那屬於泰雅族的發源地,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得神聖而不可侵犯。 視線再往左移,似乎看見了南湖大山,連忙向旁邊的泰雅族大哥請教, 果然沒認錯,就是南湖大山。 由大霸尖山前面那座渾圓的山頭,應是基那吉山(標高2575m),座落在 基那吉山北邊,海拔約1600公尺山腰上的泰岡及新光部落,就好像在 對面只有一山之隔,若要到此地就得花上1個多小時的車程。
看完後山景觀,繞過宇老派出所旁另一處觀景台,往西望去,前山平緩 開闊的油羅溪谷,視線沿著溪谷緩緩而出,橫山、竹東的風采盡收眼底。
進入村落前,便可看到控溪吊橋,高懸在白石溪兩岸。此橋看似驚險, 但仍是當地對岸的居民以機車作為進出秀巒部落的出入口。 控溪吊橋的對面是一片滿滿的楓樹林,整個山頭都被楓葉給染紅了.… 站在吊橋上可以清楚覽觀其白石溪和泰崗溪匯流的全貌,以及溪谷中 秀麗景色。 吊橋旁的溪中有塊巨石,狀似軍艦鳴笛入港,故名軍艦岩。 軍艦岩是秀巒的著名景點之一,站在控溪吊橋上遙望軍艦岩,不由得 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提到秀巒,當然不能忘記這兒有著著名的天然溫泉。秀巒溫泉,大多 集中在檢查哨附近,其實在軍艦岩的對岸,有個巨大岩石的下方也有 溫泉口,只是範圍較小,鮮少人知。 秀巒溫泉便在不遠上流處,泉水自溪中汨汨流出,在青山綠水間泡溫泉 倒是頗富原始情調。 午後兩點半,我們來到位於竹60鄉道31K處的檢查哨,看看天色尚早, 於是當下決定邁向霞喀羅古道行,為我們今日秀巒楓情之旅,畫下 完美的句點。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