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三年轉眼即過。花開花謝,大寒已去,時序進入立春。
每年這時節,我幾乎每週都會上陽明山,路過十八份時,都會順道
繞過來看看大慈寺那片美麗的櫻花林。
今年,我上網查了資料,原來那天我走的古道是日治時代大慈寺的
石佛登山參禪步道。
|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是日本佛教的一個宗派。西元718年日本高僧
德道上人受觀世音菩薩指示,創建了33處觀音道場巡禮。
當時三十三靈場並未獲得日人接受,巡禮便沒發展成功。直到270年後,
西元987日本第65代花山法皇才發揚光大,唱出「西國三十三所觀音」
此一信仰口號,剛開始於日本近畿(日本關西)一帶流傳,後來漸漸廣為
日人接受。
不過,這「西國三十三所」朝聖步道繞經近畿各大名山靈寺,想要走遍,
當時須要3個月才能完成巡禮,路途遙遠非常不便。因此有許多寺廟在其
朝山步道上設置三十三座觀音石佛,供信眾膜拜,便能在寺裡朝山步道
代替千里之縱橫,巡禮一周象徵祈求滿願。
日治中期,日本33所巡禮傳入台灣,日本各佛寺開始鐫刻各石佛給台灣
各大佛寺。其中在基隆「靈泉禪寺」的月眉山靈泉寺參禪古道與五股
「西雲禪寺」的觀音山參禪石佛古道,較廣為人知。
「靈山大慈寺」於昭和六年(1931年)為日僧高橋淳嶺所創建,當時在
後山步道也建置「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
|
大慈寺石佛巡禮步道由登山路至後山的開山園長約1.5公里。1~7番因
築路已招刨除失蹤,22~33番及其步道現沒入後山森林中已不復見。
目前只剩餘約800公尺石佛古步道與幾座僅存的石佛基座。
|
位於後山石佛古步道右側的石佛基座,第十四番,長等山三井寺,
如意輪觀世音。
|
後山石佛古步道叉路,有棵傾斜的大樹,左上往大慈寺開山園,
右上往中正山。
|
二月下旬,本來為了一探大慈寺櫻花林的花況,尋花不成卻來此訪古尋幽。
|
大慈寺開山祖師為日本禪師高橋醇領,高橋於63歲圓寂後骨灰安置於
大慈寺後山墓園中。光復後台籍第一位祖師是興慈法師,鄧恩普將軍,
民國五十七鄭恩普將軍出家受戒為僧,法號興慈,寓有中「興」大「慈」
寺之意,因而被譽為光復後之本寺開山祖師。
|
位於舍利塔下方有一石碑正面刻 (?)山塔 三字,我查了異字字典仍
無所獲,不知哪位大德可否指點迷津,阿彌佗佛。
|
「當山開祖醇領和尚」紀念碑,此為碑後所刻紀錄祖醇領和尚於昭和
六年創建靈山大慈寺,享年六十三歲。
|
開山園大石上發現石佛基座,第二十番,西山善峰寺,千手觀世音。
|
三月中旬,此時陽明山後山公園的吉野櫻業已謝幕,而天元宮吉野櫻
正值盛開之際,大慈寺的吉野櫻仍含苞待放。
|
好不容易,到了三月下旬,鄰近的十八份風尾步道上的吉野櫻正當春,
而此時大慈寺的吉野櫻才展露芳顏。
|
四月一日當天,大慈寺的吉野櫻終於花顏全數綻放,成片粉嫩的吉野
櫻花林,讓人讚嘆不已。
|
大慈寺這片吉野櫻花林,日照不若天元宮,故花期通常比天元宮晚了兩週。
|
錯過了今年的櫻花盛會,莫愁,十八份最後賞櫻秘境,大慈寺滿綻
吉野櫻正當春。
|
大慈寺丹墀前庭下植有許多花木果樹 ,其中有兩株可是稀有樹木。 |
大慈寺右側有一顆不起眼的小樹,不可小覷,此為黃楊樹也。黃楊木質
堅韌細膩,密度極高,幾無毛細孔,色呈乳黃時間歷久其顏色由淺漸深
,給人古樸典雅的美感,展現出來的色澤為其他木質所不及,尤材質之
特殊在木雕界更有著"木中之王"的尊貴稱號。
大溪齋明寺大殿供桌前,由木雕大師龜理司所雕刻著「唐明皇遊月宮」
即為黃楊木所雕。
黃楊木是一種珍貴的常綠灌木,生長在高山峻嶺和懸崖陡壁上,生長週期
緩慢,要長到直徑10公分左右就需要六七十年的時間,素有“千年黃楊”
的說法,大慈寺種植的黃楊樹據專家估測應超過七十年了。
|
日本佛寺多會種植銀杏,五股觀音山凌雲禪寺開山園中有株老銀杏,
大慈寺為日人所建,想必這株也是開山紀念樹了。
|
春天銀杏嫩綠的葉子,像把扇子,倒是初見。
|
寺前庭院原本有座地藏王菩薩的佛龕,年初改放這兩尊由大陸轉運過來
觀音佛像,神韻頗寺甘肅莫高窟佛像。
|
三月下旬與家人同遊大慈寺。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