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重返百年孤寂包樹崠,獨鐘天字一號鍋鼎山~三角點故事起源

2013/01/13 20:42

 

101-12-20 〔苗栗縣大湖鄉〕包樹崠山

     「包樹崠」,又名「鍋鼎山」,當地稱為「鍋仔崠」。

名不見經傳,無任何人文遺蹟或自然景觀,是一座默默無

聞、百年來無人青睞的小山,卻是擁有一棵三等三角點

一號的一座山,天字第一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台灣

地理學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容小覷。

 

三角點歷史背景

日本據台後,為了統治人民、管理土地、開發資源與改造

社會等因素,先後繪製了六套實測地圖,亦即明治29年

(1896 年) 的五萬分一台灣地圖 (85 幅)、明治37年 (1904年)

二萬分一台灣堡圖 (466 幅)、明治38年 (1905 年) 十萬分一

台灣地圖 (35 幅)、大正 5 年 (1916 年) 五萬分一台灣蕃地

地形圖 (68 幅)、昭和 3 年 (1928 年) 二萬五千分一台灣地形

圖 (177 幅),以及昭和 13 年 (1938 年) 的五萬分一台灣地形

圖 (117 幅)。繪製這些地圖都運用了當時最新的測量技術,

在台灣實地精密的測量出地形,作為政經建設與教化施行的

藍圖。其繪製的過程係經過三角點測量、水準測量、地形測量

與製圖作業等四個階段完成。

三角點是測量上的名詞,主要是作為製圖的依據。「三角點」

,或說是「基點」、「點位」、「基石」,以功能來分還有

天文原點、水準點,都是測量基準點。日據時代埋設的三角

點大致上可分為一等、二等、三等三角點與4等圖根點等,

另外除了上述三角點之外,不同單位及年代亦有埋設各種需

要的其他基石,例如:森林三角點、總督府圖根補點、內務

局補助三角點、樟林地界、水準點、小水準點……。

 

日本人繪製台灣地圖的實質意義,代表地圖上所標示的範圍

就是國土的延伸。每一套地圖的產生,就是代表其統治領土

的範圍。

 

清朝於1895年(明治28年)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將台灣割

讓給日本,1895年日本軍隊在澳底登陸,展開接收台灣軍事

行動,到了12月平定全台後,就開始不斷地繪製地圖,作為

統治的基礎。1898年(明治31年),雖然領台才三年,山地尚

未平定,但民政長官後滕新平即成立「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並自任局長以示重視,開始了平原及淺山地區的地籍測量

作業,開始埋設三等地籍測量三角點與圖根點,主要用途是

了解清末漢人街庄聚落的分佈。

這是日本人第一次大規模地籍測量作業,於西元1900~1904年

完成三角測量,以台中市台中公園內砲台山(標高90公尺)三

等三角點八九號為原點,成一坐標系統。共設立主三等

三角點209點、次等901點、圖根點2859點,天文點2點,基線

12條,主水準點260點,副水準點249點, 並完成台灣第一套

二萬分之一堡圖(地形圖)共466幅,是台灣第一套詳細的地圖

,發行於1904年(明治37年)。

這個時期(堡圖)的三角點有一個特色,就是「三角點號碼」

採漢字直刻,由上而下書寫,由苗栗鍋鼎山(包樹崠)一號至

澎湖大礁山一一六○號。此時全台灣還未設置一等及二等

三角點。

 

苗栗鍋鼎山(包樹崠),三等三角點一號,也就是在1900年所

埋設,距今已有113年的光陰。

第一套堡圖從測量到出版只花了四年而已,所埋設的三角點

大都於丘陵與平原,此時全台灣高度超過一千公尺的山峰設

有三角點者總共還不到十座,涵蓋台灣總面積約三分之二,

另外三分之ㄧ的面積即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區仍屬「生蕃地」

的領土,還不算實質統治。

 

清康熙22年(1683年)施琅率領艦隊擊敗明鄭後,開始治理

台灣,至1895年割讓台灣,前後統治了台灣212年。嚴格說

起來,大清帝國只能算有效統治半個台灣,即台灣漢人所

居住的郊山與平原,另一半廣大的高山領土仍然由先住民

所盤據。第一套堡圖測繪區域主要集中全台蕃界以內,人口

較密集的平原地帶,可以反映清末日治初期,漢人傳統的

人文聚落景觀與自然地貌,是連接清領與日治時期的重要

空間史料。

 

到了1906年(明治39年),佐久間左馬太出任第5任台灣總督後

,開始將觸角伸向原住民領土「生蕃地」,採行更強硬政策

,以「掃蕩生蕃」為其重要施政方針。自1910年至1914年

,展開以「軍事討伐」為主的「理蕃五年計劃」。

隨著「理蕃五年計劃」軍事討伐佈署,1909年,日本陸地測

量部開始一等三角點選點,展開蕃地之測繪工作,這期間

遭遇「北蕃」泰雅族的激烈抵抗,前後費時 7-8 年才告完成。

軍事行動一結束,日本人將「蕃人」領土收歸國有後,開始

埋設一等三角點作業,同時也開始修築警備道路。到了1921

年除了未歸順原住民山區共820方里(占全台約1/3)外,以埔里

虎仔山為測量原點(今南投埔里台灣地理中心碑),共設立了

94顆一等點,分成四個三角網完成一等測量。並在大正5年

出版五萬分一台灣蕃地地形圖 (68 幅),此次雖填補堡圖在

蕃地的空白,卻也留下中央山脈南段,自關山、卑南主山

到出雲山一帶的未測之地。這時期主要以蕃地為主體,圖上

以自然景觀、蕃社、隘勇線及蕃務官吏駐在所為主,是研究

日治山地聚落的重要史料。

一等三角點作業之後,接著1919年開始二等三角測量作業

,1924年完成。此時期二等三角點自中壢埔頂編號1021號至

南投信義金子山編號1697號。

另外,三等三角點大地測量於1921年1925年完成。三等三角

點自台中新社編號4130號至高雄桃源的昭南丸山編號7558號

為止。從1900年(明治33年)到1932年(昭和5年),日本人在

全台共埋設了四千多顆三角點,至此大體上已完成了全島的測圖。

同時在昭和4年(1929年)出版二萬五千分一台灣地形圖 (177

 幅),這是台灣第一套經過完整三角測量所繪製的地形圖

,描繪精準,是日治地圖經典之作。

 

三角點埋設的方向為漢字(等級三角點)朝南,號碼朝北,材

質統一使用日本的花崗石,係來自日本瀨戶內海的小豆島,

白色的斜長石、黑雲母夾雜著閃亮的石英,質感漂亮,質地

相當堅硬不易風化。

一等三角點:平均邊長為45 公里,南面刻「一等三角點」字樣

,北面未刻點號,柱頂刻十字。 

二等三角點:平均邊長為8 公里,南面刻「二等三角點」

字樣,北面上端刻號碼。

三等三角點:平均邊長為4 公里,南面刻「二等三角點」

字樣,北面上端刻號碼。

圖根點:平均邊長為2 公里,北面刻「土地調查局圖」字樣,

南面刻「圖根點」字樣,柱頂刻十字。 

 

     這些飄洋過海的美麗花崗石以一等三角點為例,柱石重

達90公斤、磐石45公斤,當時由日本警方指定原住民揹負

到山上埋設,揹負工資每人每天九毛錢,翻山越嶺長途跋涉

,備極艱苦與危險,埋下基點後四周仍需埋設片岩「護石」

方告完工。

瞭解三角點的歷史背景後,三角點不再是一塊冰冷的石頭,

雖然三角點是由日人所埋設,但是每一塊基石就是各自代表

其所在土地的標示,撫摸基石,彷彿與這塊土地對話。尤其

是辛苦地爬過崎嶇的山徑、走過荊棘遍佈的山頭,看到一塊

半埋在土中的三角點,感受特別深刻,每當撫摸這一塊小小

的石頭後,似乎就能消除登山過程所有的疲勞。

 

六年前冬月,第一次得知包樹崠是天字第一號三角點時,就

趁著拜訪小百岳馬那邦山後,回程順道去朝聖一番。

包樹崠登山口離大湖鄉南湖國小(台3線指標133K處)約2公里

多左右,由台3線開車南下至132.9K處紅燈左轉,即可看見

一座紅色醒目的「順義橋」,過橋後隨即遇叉路(左右叉路

不取),左小彎即循上山沿著產道主幹線,行約指標2K處,

於道路大左彎上坡處右邊(路邊電桿「小邦高分22右分50」

)即為登山口。

時隔六年,今年趁著重遊馬那邦山後,回程後又順道來看看天

字一號三角點。

由台三線左轉後,隨即看見一座以鋼樑結構組裝而成的「順

義橋」後右轉,大紅色的外表極為鮮豔。通過「順義橋」後

,沿著產道主線,蜿蜒上山,剛開始路旁一些比較平坦的

山腹溪畔,有民宅散居外,愈往裡面,就看不到住家了,迴異

於不遠處南湖國小附近的熱鬧,這個離台三線出口僅幾百公

尺之遙的地方,竟顯得如此荒涼。

通往包樹崠的道路非常狹窄陡峭,會車及停車極為不便,一路

走來僅登山口大左彎上坡處路旁勉強可停一輛車。

登山口離山頂三角點處,其實很近,但實際走起來卻感覺

很遙遠。

六年後再度重訪,山徑一樣荒蕪,路徑全被荒草、倒竹吞沒。

入口無任無登山布條,但可看見有心人做的記號,跨過乾溝

後,即碰到比人還高的土牆,一開始就來個下馬威,山徑濕

滑,若勉強爬上去,保證全身灰頭土臉。還好,此時有一根

大竹桿橫亙在眼前,我用手一扳,非常牢固,於是拉著竹竿

,輕鬆地爬了上去,我揮一揮衣袖,不沾一點塵土。不知是

那一位登山前輩想的好主意,真是功德無量。

這條山徑剛開始全被荒草、枯木吞沒,心想又要重蹈六年的

覆轍了,看來得有奮戰一番的心理準備。小心翼翼地通過雜

草叢生被枯枝葉覆蓋的山徑後,上到稜線後即進入竹林中。

通往一號三角點之路看似荊棘遍地,末段宛如迷宮的竹林

八卦陣,但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穿梭在竹林中,看似無路可走,但在關鍵轉折處,總是會

有登山布條指引明燈。

包樹崠不愧是天字一號三等點,這條朝聖之路,我想每隔一年

半載總是會有古道熱腸的山友前來整理,讓你置身荒山之中

,卻有一股吾道不孤之感。

 

這條竹林山徑最近有人剛整理過,原本預估1小時的時間,

讓我花了不到半小時即抵山頂基石處。

一號三角點歷年來總是會有登山前輩前來探訪,我在基石旁

看到了山水雲、廣興兩公婆兩位前輩去年的標示。

看到一號三等三角點後,你會非常驚訝這顆三等點保存非常

良好,百年前埋設到今,竟然如此完整無缺,讓人非常感動。

 

日據時代的三角點,這些見證台灣百年土地開發史的古蹟,

近年來,歷經人為的破壞、移動、踩踏,逐漸消失,以三等

三角點前100號基石為例,如今僅剩下54顆了。當年,我曾

立下以一○○號內基點為目標,如同爬小百岳一樣,如今

過了六年了,我的基石與小百岳的目標勉強過半,當年的

雄心壯志,隨著人事浮沉、俗事干擾,早已消磨殆盡了,

近年來,看開了,一切隨緣。

基石隱身在一片竹林當中,無任何視野可言,除了基石愛好

者外,我想大概不會有觀光客前來此地,比起馬那邦山寬闊

的視野和景觀,這座爹娘不疼、姥姥不愛,幽閉的小山,

實在沒有任何可以說服你造訪的理由。

 

如果不是天字一號三角點的所在,我想這座山大概永遠都會

像今天這般孤寂、無人聞問吧?

 

這是我第二次踏上這座山,下次何時再來,就看機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t 的頭像
    matt

    Matt足跡~368鄉鎮區采風錄(CH的親子週遊記)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