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13 「蘇力」颱風過後,東螺溪畔搶救雛鳥記

2013/08/06 23:05

 

102-7-13 戀戀東螺溪 〔彰化溪湖〕

 

 

我到今天才發覺人類並不是颱風的最大受災戶。蘇力颱風

周末來攪局後,好不容易挨到午後,目送蘇力出海後,

風雨稍歇,我們信步來到離溪湖老家不遠的東螺溪岸。

 

東螺溪北端溪湖段,台灣欒樹綠色隧道

 

 

這裡有一條景色優美的台灣欒樹綠色隧道,秋天來時,台灣

欒樹黃色小花燦爛輝煌佈滿樹冠,一片金黃,想必很美。

 

 

經過一晚的狂風暴雨,落葉掉了滿地,此時我們看見一對

夫妻帶著小孩,在樹下尋尋覓覓,老婆趨前一問,原來他

們在搶救雛鳥。我們也在沿路仔細尋找,發現樹下掉了

不少鳥巢,可憐的雛鳥,有的還未孵出,就被吹落在地上。

這位先生說:他們是在檢查鳥巢有無雛鳥,若有他們會帶

回家育雛,等雛鳥長大了再野放。

這些雛鳥若無爸爸媽媽在旁照顧,很容易失溫而夭折,帶

回家保溫與餵食,算是救活多少就算多少,真是功德無量

,一場天災讓Matt上了一堂課。

台灣最美的風景之一竟是離老家不遠

 

東螺溪驚豔 

 

 

 

 

台糖五分車鐵道旁棧木平台,在此可眺望舊濁水溪的河堤美景。

 

 

 

 

 

 

 

        沿著東螺溪堤岸道路飛馳進入埤頭村鄉11號仔,望著

河畔滔滔流水,這個從小耳熟能詳的地名,直到現在才知

道地名的由來。

 

從北斗橋一路來到了鹿島橋,溪畔兩側大多是日據時代的

「日人移民村」。日大正年間,濁水溪堤防築起後,東螺溪

源流導入西螺溪,東螺溪沿岸的浮復地逐漸形成,成為了

開墾的新天堂。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日本政府擬定

日本農民移植政策,移植日本農民來臺建立移民村;臺灣

中部的日本官營移民村大多沿東螺溪兩岸開墾,像是北斗

中寮里的4號、元埔農場一帶的5號、埤頭興農村的10號、

鹿島橋附近的11號等地名都是往昔移民村遺留下來的痕跡。

 

日本人走了,取而代之的是大批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前

來東螺溪畔的新生地開墾,從此日本移民村轉變為客家

聚落。媽媽說:民國五、六十年代,常常有成群操著客家

口音的婦女,每日擔著菜籮徒步到溪湖街上賣菜,我媽還

經常向這群勤勞的客家婦女買過菜呢。然而昔日一片青蔥

的田地,今日都已變成工業區了。而當年,這群落腳在

福佬人強勢地區的客家人,不知是否被福佬化了。

 

東螺溪為濁水溪三大分流之一,就是今天的舊濁水溪。在

彰化縣的流域長達三十多公里,流經北斗鎮、田尾鄉、埤

頭鄉、福興鄉、溪湖鎮等多個鄉鎮,被稱為彰化縣的「母

親之河」。在民國七、八十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台灣由

農業轉型的工業的時代,那時只顧發展不重視環保的時代,

曾經由於沿岸工廠排放大量廢水,讓原本清澈的河水變得

烏黑發臭。

如今環保意識抬頭,經過多年的努力,污濁的河水漸漸地

變清了。現今,東螺溪串連起二水八堡圳、田尾公路花園、

二林東螺溪農場、溪湖糖廠小火車、埔鹽糯米之鄉,到達

福興福寶溼地,十二個鄉鎮各具特色的人文、豐富的生態

景觀及小吃、農特產品等,是一條非常適合親子休閒旅遊

的路線。

 

 

一路沿著河道飛馳於田野之間,平常緩慢奔流的東螺溪,

在「蘇力」中颱加持下,滾滾河水頗有大河之氣勢。從田尾

公路花園到二林的代馬橋,沿途盡是田野風光,途經幾處

綠色隧道,更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興奮良久。在田尾有

綠色隧道,盡是綠樹蔥蘢,清幽的氣息,浸浴在此,有說

不出的逍遙與愜意。

 

靠近田尾鄉這端,兩旁種植苦楝樹,春天時苦楝樹花開了,

紫色花海肯定很美。

 

看著一顆顆榕樹構成了一片蔥鬱的綠色隧道,在炙陽的曝

晒下,更顯其清爽幽絕。

 

 

行經溪湖鎮鹿島橋,可以看見一座量體頗大的空中自行車

道,以鋼鐵材質打造的自行車橋彷彿漫步空中而橫越在河道

和道路間,成為單車族駐足眺遠的景點。

 

 

東螺溪南端埤頭段,木棉花道

 

 

現今,東螺溪埤頭河段聯結了不少的觀光景點,經由自行

車道的串聯可以通往田尾公路花園、溪湖糖廠等地。其中

這一河段最大的特色便是美麗的木棉花道,「紅紅的花開

滿了木棉道,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明年春天我們一定

會再回來。

 

 

 

自行車路線可由溪湖糖廠經小火車鐵道後沿舊濁水溪畔到

田尾公路花園,合計約14.8公里。真慚愧,居然不知道家鄉

有這麼優質的自行車道,下次一定帶著小摺回家,好好地

領略東螺溪畔之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