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必遊經典之旅~日月潭浮光掠影(一)貓囒山‧文武廟
102-7-12 中颱「蘇力」前夕,日月潭漫遊(一) |
日月潭、阿里山、太魯閣等景點向來是台灣必遊的經
典之旅。暑假其間,好不容易請了兩天年假,特地安排日
月潭到阿里山之旅。但是中颱「蘇力」來攪局,既然假都
已經請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趁著蘇力來襲前夕,偷
得浮生半日閒,我們仍利用半天的時間夾在眾多的陸客
之間,在日月潭蜻蜓點水、浮光掠影一番。
|
早上由台北出發,正午時分下國道6號接台21公路往日月
潭續行,車行進入魚池鄉後,一路上即可看見前方那高大
的水社大山與大尖山的身影,彷彿在向你招手。
|
水社大山、大尖山、貓囒山、後尖山為環繞日月潭周邊知
名山系,岳界暱稱為「日月潭四兄妹」。
水社大山, H2059M, 三等三角點, No.1134, 日月潭四兄妹
之老大(小百岳)。
大尖山,H2017M, 三等三角點, No.5979, 另有一森林三角
點, 日月潭四兄妹之老二。
貓囒山, H1020M, 二等三角點, No.5005, 日月潭四兄妹之
老三。原三角點遺失)(小百岳)。
後尖山, H1008M, 三等三角點, No.5009, 日月潭四兄妹之
老么 (小百岳)。
 這四座名山,老大和老二高高在上不易親近,但是老三
貓囒山與老四後尖山則平易近人多了,其中以貓囒山最
和藹可親。

|
2009年我們載著兩老開車直攻貓囒山頂,一覽日月潭
傳說中「九龍搶珠」山水風光。今年,我由明潭國中旁之
台21公路63K處進入,打算重遊貓囒山,可惜當我們抵台灣
茶業公司之"故技師新井耕吉郎紀念碑"處,大門已被管制
不得進入。


|
以前車子可長驅直入上至貓囒山日月潭氣象站,如今大
門僅允許公務車進入,一般遊客僅能循著石階步道上山
,約40分鐘即可攻頂。

|
貓囒山頂視野開闊,居高臨下可俯瞰日月潭全貌、遠眺水
社大山(2059 公尺)、治茆山(2909 公尺)、西巒大山(3042
公尺)、九份二山()集集大山()及魚池盆地週邊部落村莊等。
其中水社大山、集集大山、守城大山及鳳凰山並稱為中部
四大名

|
日月潭潭面以拉魯島為界,東側形如日輪,西側狀如月鉤,
故名「日月潭」,百年來享有臺灣八景的美譽。
從貓囒眺望,日月潭潭岸曲折蜿蜒,四周峰巒環繞,呈現
出名山大水的不凡氣勢;其曲折的潭貌酷似勘輿學中「九
龍朝案」的絕佳地理,因此,後來許多風水師傅皆認為,
日月潭從四周山巒向潭面延伸的半島,就像一條條鑽進水
潭的活龍,於是取陽數最大之「九」來形容,稱日月潭
擁有「九龍搶珠」之絕妙風水,因此潭畔有諸多與龍相關
的地名,包括崙龍嶺、青龍山及二龍山等等,而日月潭
本身亦曾有「龍湖」之稱,於是這處位於台二十一線道
要進入日月潭區的地方遂稱為「九龍口」。
|
貓囒山眺望「幸福連線」。


由貓囒山俯瞰日月潭「幸福連線」,由涵碧步道的育樂
亭前,對著日月潭中央的拉魯島以及青龍山脈上的玄光寺
、玄奘寺和慈恩塔,這五個景點恰巧都在同一軸對準青龍
山脈的這條軸線上面,這就是所謂的<青龍直線> 。相傳遊
客在涵碧步道的育樂亭前面,對著湖面的拉魯島與青龍山
方向許願,願望實現的機會都相當高。結伴許願的情侶也
都能有美滿的姻緣,因此稱作<幸福連線> 。
|
貓囒山, H1020M, 二等三角點, No.5005, 日月潭四兄妹
之老三。(原二等三角點, No.5005遺失)(小百岳49)。

|
貓囒山氣象站旁有個很大的石頭地標,上面刻著
「日月潭-貓囒山」,這顆石頭比遍佈日月潭周邊的石頭地
標有意思多了,許多小百岳遊客都要到此拍照留念才算完
整結束貓囒山小百岳之旅。


|
眺望日月潭周邊群山,但見山色蔥蘢、碧波蕩漾的日
月潭,就像一幅筆墨淡雅、意境清幽的山水畫。
|

▲貓囒山眺望魚池盆地

|
貓囒山登山步道途中浪漫滿分的紅葉步道,走過滿山
遍谷的紅茶茶園接著來到異國情調濃厚的「紅葉步道」
,仲夏時分走來彷彿「北國之秋」的錯覺。
|

紅葉指的是錫蘭橄欖樹;錫蘭橄欖原產於印度、錫蘭
和斯里蘭卡;台灣約在1901年引進栽種。

|
台灣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廠 位於貓囒山登山步道上的茶葉改良場魚池分廠,成立
於1936 年,日本人引進印度的阿薩姆紅茶品種,在此栽培
試驗及育苗推廣,擁有悠久歷史,至今仍是國內最重要
的紅茶改良試驗推廣中心。這座超過70 年歷史的木造
老茶場,建築是模仿錫蘭紅茶工廠的型式而建,保存至
今仍相當完整。

|
而提到紅茶,就不能不提到台灣紅茶的守護者-新井
耕吉郎先生,而在茶改場入口下方就有一個紀念他的
紀念碑,茶改場裡也有許文龍捐贈的新井先生塑像。

|

新井耕吉郎先生,日本群馬縣人,1926年奉派至台灣總
督府中央研究院平鎮茶葉試驗所擔任技師,後協助紅茶
試驗支所的成立,努力培育國內外優良茶種。1941年起
擔任支所長,共任職四年,其間適逢二次大戰,在缺乏
人力、物力的情況下,依舊努力於紅茶的研究與推廣。
而1945年(民國34年,台灣光復)後,政府有感於其對紅
茶產業研究的專精,繼續請其協助台灣紅茶試驗工作,
新井亦慨然同意,視台灣為其第二家鄉,將紅茶試驗改
良做為畢生志業,全心守護不遺餘力。而在1947年
(民國36年),病逝於台灣。(本段來自紀念碑旁解說牌)


|
貓囒山登山步道由台21公路指標處上山全長約4.6公里,
來回走完也需要大約2個半小時。步道中有多處涼亭和觀
景平台可供休憩、野餐,遊客們可隨時停下腳步慢慢地
欣賞鳥瞰日月潭湖光明媚的景致,以及遼闊的茶園和環
山圍繞的視野。貓囒山是值得一去再去的好地方,建議
來日月潭的旅人,不妨找個晴天走一遭,登高感受日月
潭的無限魅力。
|
|
那天帶著一家老少,時間有限,加上天空烏雲密佈,正
是颱風前兆,因此只好放棄貓囒山步道之旅,改繞環湖
而行。日月潭環潭公路全長約三十公里,單車環湖是我
多年來一個願望,今天開車環湖算是為將來單車環湖
探路。
|
我們由水社遊客中心開始,採順時針方向環潭。

|
一路上看見潭邊有不少浮嶼,上面種植橞花山奈等水生
花草,可消除水波所產生的能量,降低對水岸的沖蝕外
,也可吸引潭中的奇力魚或曲腰魚在此產卵,並吸引
蛙類與蝴蝶棲息,是相當具有生態價值的水上設施。
|
|
今天我們採取跳蛙方式,第一站來到文武廟,甫一下車
,即聽到來自大江南北,操著中國各地口音的陸客群聚
在文武廟,一時之間,我們一家五口操著台灣國語,
夾在眾多陸客之間,反倒是像個觀光客。

|
文武廟 民國21 年日月潭建壩儲水後,將當時的水社的龍鳳宮及
益化堂淹沒了,於是在民國27 年時將兩廟合而為一,遷
建至文武廟的現址。今日的文武廟主要祀奉孔子、岳飛
及關公而得名,目前的結構體是於民國56 年所興建而成
的,而後在民國88 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中受損,但在日月
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協助下,整修成今貌。

|
日月潭文武廟有壯觀的正門「三川牌樓」,其後是宏大
的廟埕廣場。
|
 |
文武廟為中國北朝宮殿式的廟宇建築,規模宏大、氣勢磅礡。

|
日月潭文武廟分三殿,前殿二樓為水雲宮,祀開基元祖及文昌帝君等;中殿武聖殿,
祀關聖帝君及岳武穆王;後殿大成殿,則祀至聖先師孔子等。
拜訪文武廟,廟前廣場兩側巨大的朱紅色石獅也是參
觀的重點,那對石獅是前新光人壽的董事長吳火獅所
捐獻,因此戲稱那石獅為「吳火獅」。

|

早期環潭公路還沒闢建前,要前往文武朝朝聖,須先搭
船到文武廟下方的碼頭,再徒步登爬這段陡峭的階梯,
相當辛苦,因此這段階梯早年有「通天梯」之稱。環潭
公路完成之後,遊客要前往文武廟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於是慢慢地文武廟下方這段陡峭的階梯漸漸為人所遺忘。
|

近來,風管處重新整修這段階梯,全長一百五十公尺的
坡道闢建三百六十六階,象徵一年三百六十六天 (閨年)
,因此有人戲稱須走過「一年」,才能抵達文武廟。在
年梯步道上,除了有二十四節氣的年俗資料外,還有「
祈福風鈴」的設計,遊客可到文武廟購買自己生肖的
祈福風鈴,經過廟方加持過火之後,再寫上自己的姓名
及祈求內容,然後將風鈴掛在自己生日所在階梯的兩側,
便算大功告成。

|
文武廟背山面湖,站在觀景台眺望四周群山,周邊的
自然及人文景致、秀麗旖旎的風光一覽無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