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09-06 坪林南山寺、獅公髻尾山、乾溪茶山景觀
|
|
「獅公髻尾山」的由來
|
|
「獅公髻尾山」位於平溪、石碇、坪林的交界,海拔840公 尺,為石碇山群中最高峰,視野絕佳,擁有幾近360度環 繞視野。山頂有二等三角點基石,編號 1041基石和三等三 角點基石,編號 675基石,為基隆河、北勢溪及新店溪的 發源地。
「獅公髻尾山」台語發音為「師公鬚尾山」,意思是說他的 |
|
山形遠看像師公(道士)髮髻尾的部份。髻就是一種方便整理 長髮,或造型需要,將頭髮盤結於頭頂的髮髻,而多餘披垂 於尾端部份就是髻尾。有一次在蘆洲大拜拜時,我曾就近觀 察師公頂上的髮髻,可是我從南山寺眺望「獅公髻尾山」時 ,端詳其山形不像是道士髮髻的尾部,可能是看山的角度 不對吧。
|
|
坪林南山寺(仙公廟)背倚獅公髻尾山,從南山寺歷史與沿革 得知:寺廟龍邊先人取名『蛇舌湖』(今之大舌湖)宛如大蛇 吐信,險惡無比,虎邊下水口山,狀似老鷹展翅,故名 『鴟鴞山』(今之大舌湖山,位於漁光國小附近),背面為基 隆河、景美溪及新店溪之上游水源,山形如一面大旗故稱 『大旗尾山』,又名『獅公髻尾山』。 |
|
從南山寺眺望獅公髻尾山,山形像似一面大旗。而獅公髻 尾山就位於這面大旗的尾端,因此被人稱做「大旗尾山」。 現在當地仍有「大旗」這一地名,「大旗尾山」可能是 獅公髻尾山最初的山名。 |
|
漁光村當地的村民常稱這座山為「獅公過尾山」。據說是 早期坪林沒有道士(師公)這一行業,鄉內有此需求, 於是有人翻越這座山至平溪拜師學藝,因此這座山也就被 稱為「師公過尾山」。
|
|
晚近,獅公髻尾山又被稱為「傑士嶺」,這個洋化的山名, 除了方便好記外,就無典故可考了,但你若向當地耆老問 起「傑士嶺」,可能會一笑置之:聽嘸啦。
|
|
獅公髻尾山在大臺北郊山而言,海拔雖高,但攀爬的難度 卻是最平易近人,拜坪林茶山的產業道路四通八達,由 最近的登山口起登,步道長300公尺而已,就連阿公跟 阿嬤都可輕輕鬆鬆登頂,一覽周遭群山好景緻。 |
|
每次爬獅公髻尾山都是開車直抵最近登山口,這裡有一 古早的「牛碉」,前有大空地可停十幾輛車子。
|
|
▲獅公髻尾山最近登山口 |
|
九月六日,天氣晴朗,豔陽高照,正是登高望遠的好日子 ,因此當天我們主要的目標就是再訪獅公髻尾山,看看 傳說中的「蛇舌湖」與似老鷹展翅名為「鴟鴞山」的 坪林鄉野傳奇。
|
|
國道5號坪林交流道,接上坪雙公路(北42鄉道),往雙 溪方向行約6公里,抵達漁光國小前遇岔路,再左轉北43 線公路可往南山寺,路口有南山寺仙公廟的牌樓。北43 線盤桓迂迴上行,兩旁都是青翠的茶園景觀,這種滿山 迆邐的茶園景觀,遍佈石碇、坪林山區,可說是茶山的一 大特色。上行約2公里,一路循著指標可抵南山寺前 寬廣的廟埕。
|
|
▲漁光國小旁南山寺(仙公廟)牌樓。 |
|
南山寺也是獅公髻尾山的登山口之一,一般登山人士大都 由從坪林老街搭乘小巴士(F721南山寺線)抵達仙公廟。從 仙公廟走至獅公髻尾山的登山口大約2公里,步行時間 約須1個小時。
|
|
南山寺位於漁光村,漁光國小上方,俗稱「仙公廟」。 創建於日明治35年(1902),主祀孚佑帝君(呂洞賓)。 |
|
南山寺此地昔稱"大旗",據傳早年村裡常常起口舌之爭、 血光之災不斷。光緒28年,一位福建省漳州府儒者林揚在 此地設置私塾,教化坪林學子。先生諳通風水,指出寺廟 下有一「鷹蛇相爭」的地形,自高處眺望,有如一俯衝而 下的老鷹,正要啄食一隻吐信之蛇,因此主張在此興建廟 宇可使地方更為平和,收移風易俗之效。當時區長召集地 方士紳及熱心人士,共同發起募捐建一草寺,名為 「南山寺」並恭迎木柵指南宮迎「孚佑帝君」分身鎮殿, 以減少地方紛爭。 |
|
▲「南山寺」主祀呂洞賓,建寺易風水,使鄉民能敦親睦鄰。 |
|
南山寺俯瞰下方北勢溪大舌湖(蛇舌湖)曲流風光,如同蛇尾 之美。下方漁光國小上方有一座山形如老鷹,被稱為「大舌 湖山」,又稱「鴟鴞山」,村民暱稱「老鷹山」。
|
|
|
|
南山寺廟埕旁有整排的小商店,販售熱食、農產品、山產 與草藥,形成一個小小的市集,假日時聚集不少人氣。 |
|
南山寺這一帶的山區公路車少人稀,沿途視野開闊,適合 觀景,是一條怡人的郊外踏青路線。 |
|
若是春秋季節來訪,從仙公廟健行至獅公髻尾山,也是一 個不錯的選項。 |
|
那天我們決定從南山寺開始健行,日正當中,夏日 炎熱的餘威猶存,一路上又是持續地緩上坡,走來頗感 吃不消。但沿途茶香、衫林綠蔭相伴,稍解炎熱之苦。 |
|
由仙公廟續走北43線公路,前行約1公里, 經過道德禪寺 之後,左側出現一條岔路,就是通往獅公髻尾山的產業道路 了。路口立有登山指標。
|
|
▲仙公廟上方的製茶場。
|
|
▲道德禪寺
|
|
▲北43線公路與通往獅公髻尾山的產業道路之岔路口。
|
|
▲通往獅公髻尾山登山口的產業道路,狹窄不易會車。
|
|
▲沿途不時有衫林綠蔭相伴,稍解炎熱之苦。
|
|
一路沿著狹窄彎曲的產業道路上行,約莫40分鐘抵達獅公 髻尾山登山口前的岔路口。有指標往獅公髻尾山,路面係 以卵石鋪成的水泥路,人車皆可通行。
|
|
步行約5分鐘,終於抵達獅公髻尾山的登山口。登山口前 有小空地,約可停放十來輛汽車。此地海拔約770公尺, 再走約300公尺,爬升70公尺高,即可輕易地登上獅公 髻尾山,可說是一條適合老幼婦孺的登山步道。
|
|
正午時分,登上獅公髻尾山,山頂設有木造涼亭,此時僅 有我們一家三口,獨享四周山景。
|
|
![]() |
|
獅公髻尾山視野遼闊,站在山巔,四周峰巒疊翠,西北邊 的石碇大崙、土庫岳、南港山、觀音山、大屯山、七星山 、五指山系,淡水河等環抱台北盆地,信義區一柱擎天的 台北101清晰入目。 東望層巒疊嶂,由基隆山、枋山坑山、楣子寮尖、小粗坑 、乾溪山,以及宜蘭一帶連脈的青山。
|
|
大舌湖是北勢溪河曲(牛軛)地形明顯,其山稜盡頭突入溪 邊就像大舌頭,故稱「大舌湖」。
|
|
想起第一次登獅公髻尾山,距今已有9年了,光陰荏苒, 歲月如梭,兒子從襁褓時期到如今,我又老了九歲了。2010 冬天我們再訪時,山上涼亭的柱子的溫度計,氣溫只有5 度C,而今天卻有27度C,山上已是如此,山下的臺北 盆地想必是熱烘烘地讓人大喊吃不消。我們在山上午餐、 賞景近一小後,才陸續有人上山來,此時原本安靜的涼亭 頓時熱鬧起來了,卻是該我們下山的時刻。
|
|
回到南山寺,我們驅車沿著乾溪產業道路繞一圈,趁這晴朗 的天氣一覽乾溪茶山景致。
|
|
乾溪產業道路沿途茶山層層相疊,別具茶鄉風情。 |
|
那天下山,我們繞著乾溪產業道路,比原路下山還繞上一大 段路,雖然路途稍遠了些,不過卻是值得的,除了欣賞乾 溪這一帶迆邐的茶山景致外,途中不期而遇遇見了兩座古樸 的石砌福德祠。
|
|
坪林冬季多雨,居然也有「乾溪」這類地名。後來上網查 了乾溪的典故,在坪林區公所網站如此描述「乾溪」: 道光時(西元1782~1850年),安溪人郭暢、王要等五人開闢。 地有小溪時涸,故名。 |
|
▲乾溪尾福德廟
兩旁對聯曰:「三田歸旺土、五福集高門」丙子年陽月置。 |
|
坪林一帶地廣人稀,至今仍保有許多古樸得土地公廟。近 年來,我在雙溪、坪林一帶拍攝不少石砌的石板福德祠, 今天又遇見兩尊原始石雕土地公,真是意外收穫也。
|
|
▲漁光村乾溪福德廟
兩旁對聯曰:「福德千古在、正神萬年興」。
|
|
沿著乾溪產業道路一路下山,最後接上坪雙公路(北42 公路),之後返回漁光國小,途中在北42公路8.5K處, 再近看大舌湖與鴟鴞山,作為今日獅公髻尾山之行一個 美麗的結尾。
|
- Sep 29 Tue 2015 09:55
[坪林]南山寺「鷹蛇相爭」傳奇、獅公髻尾山、乾溪茶山景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