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24田埔、秀巒、玉峰、三光之旅 |
離開宇老,續往後山前進,不久來到竹60鄉道約24公 里處,遇岔路,路口有泰雅族特有的指標,說明直行竹60 鄉道往秀巒村:田埔、秀巒(控溪)、泰崗、新光、鎮西堡、 錦路、養老(霞喀羅古道入口)、斯馬庫斯等泰雅族各部落。 左下為竹60-1鄉道可往玉峰村:宇老、玉峰、烏來、宇抬 、石磊、上抬耀、平論文、泰平、下台耀等部落。
|
岔路旁泰雅男女的石雕像,是重要路標。左下進入竹60-1 公路(玉峰道路)與直行竹60公路(秀巒道路)為串連泰雅族 各部落的重要道路。
|
循著竹60公路,不久來到公路旁的「和解廣場」,此地設 有瞭望台,是賞鳥與觀景的好所在。
|
和解廣場主要是紀念發生在1890~1910年之間秋天,日治初 期,因家族誤殺引起馬里光群、司那基群刀刃相向及部落 相恨獵殺的不幸事件。 的族人能在廣場中得到撫慰與平反,和解廣場是泰雅族人紛 爭之終點也是期盼所有的人從這開始建立合一的信念。 |
|
▲和解廣場遙望李棟山古堡
|
▲和解廣場殷紅的楓紅
|
▲楓葉染紅天際,美不勝收。 |
續行,經過一個竹造的牌樓後,田埔部落到了。路旁一株 火樣的楓紅,不禁讓人停了下來駐足觀賞。 |
田埔部落
|
田埔位於尖石後山部落的最前哨。經過田埔部落時目光多半 會被左下方建築新穎的田埔基督教會所吸引。
|
▲田埔教堂的紅瓦白牆、歐式尖頂小鐘樓,矗立在群山綠野 中、在湛藍的天空下,宛如阿爾卑斯山風情畫。 |
小而美的秀巒田埔分校
|
今天的天氣好得讓人詫異、陽光十分燦爛而清澈,秀巒田埔 分校也格外引人目光。
|
信步走進校園裡,正好遇上下課時間,小朋友都在操場裡活 動。我問了一下學生人數,他們說全校總共13位學生。我 坐在校園裡,曬曬太陽,看著四周環繞的山景,看著一群 小朋友無憂無慮地在玩耍,看著蔚藍的天空、殷紅的楓紅 ,心情輕鬆不少,這對鎮日枯坐在電腦前面,頗有療傷的 效果。 |
|
過了田埔之後,便是一段長約5公里路的下坡,一路陡下到 秀巒。開車不覺其陡,若是騎單車的朋友,雖說下滑不亦樂 乎,但短暫的痛快之後回程還有還債的痛苦。
|
一路上風光明媚,山間迤邐彎延的道路,偶見山腰上錯落幾 株火紅的青楓與鮮黃的槭樹,錯落在溪谷中,景致絕佳,讓 人不禁輕啟車窗,享受秀巒公路楓紅的景觀。約行5公里 後,秀巒到了。
|
進入村落前,先停下來欣賞「軍艦岩」與後方控溪吊橋的 楓紅景觀。
|
吊橋旁的溪中有塊巨石,狀似軍艦鳴笛入港,「軍艦岩」 的名稱因此而來。
|
秀巒部落位於白石溪(薩克亞金溪)和泰崗溪(塔克金溪)匯流 處,舊稱『控溪』,向以溫泉、楓紅、溪谷景觀著稱。早期 為基那吉、馬里闊灣兩群的緩衝要地。也是通往養老、新光 、司馬庫斯等更深山的部落。
|
▲淡水河最深遠的兩條支流—左股是源自伊澤山的薩克雅 金溪(白石,泰雅族語Sqyacin,譯為薩克亞金Sakayachin ,意思是指可用做磨利刀鋒的亮白石頭,也就是打火石之 類。 ),右股是源自品田山的塔克金溪—在這裡交會, 形成了泰岡溪。
|
▲站在控溪吊橋上可以清楚覽觀其白石溪和泰崗溪匯流的 全貌,以及溪谷中秀麗景色。
|
▲泰岡溪、塔克金溪合流處即今秀巒,日治時代稱控溪。
|
▲控溪吊橋上的泰雅竹屋。
|
▲秀巒部落內的秀巒國小
|
▲秀巒部落內的楓紅 |
今天原本雄心壯志擬定計畫欲遠征霞喀羅古道,但是來到 秀巒檢查哨時,看到林務局的公告,「霞喀羅古道封閉中」。 問了一下警察大哥,古道至今有十餘處嚴重坍方,開放日 期遙遙無期…
|
我站在檢查哨,悵然所失。但心想今日一路走來,沿途驚奇 不斷,收穫頗多,雖然霞喀羅古道無法成行,但對著滿山 盛紅的楓葉,倒也不虛此行。 |
原本計畫走完古道再來泡秀巒溫泉,雖然古道無法如願, 但溫泉還是得要泡的。
|
在控溪吊橋下方河谷中,集在白石溪與泰崗溪匯流處有個 巨大岩石旁,有一小池溫泉,泉水自溪中汨汨流出,吸引 不少遊客在此泡腳。
|
我則看著四周滿樹火紅的楓葉,坐了下來,泡上一杯熱騰 騰的咖啡,將雙腳浸在溫泉中,遙望對岸直立挺拔的軍艦 岩,享受這楓紅之饗宴,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閑,愜意極了。 |
『楓紅的秀巒』
|
青楓的火紅與金黃的楓香相映成趣。
|
秀巒暖暖的冬陽,蔚藍無瑕的天空,讓人很舒適地在此輕 鬆午餐。 |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依依不捨地離開秀巒,回程 改道由玉峰道路返回北橫公路。 |
回程來到竹60鄉道約24公里處,遇岔路,由此進入竹60-1 鄉道(玉峰道路)。 |
玉峰道路大致上沿著玉峰溪的山谷而行,一路陡降,在一 連串急遽髮夾彎後,來到位於尖石後山玉峰溪畔的玉峰村。
|
玉峰溪在兩岸聳峙的群山中穿出,下至玉峰村,河道變寬 而水流漸緩。玉峰部落顯得非常寧靜與安詳,頗有山高谷 遠的悠然景象。 |
過玉峰橋,橋頭有個涼亭可眺望玉峰溪景,橋旁有間小吃 店,店裡聚集了不少泰雅族朋友,看起來很熱鬧。
|
橋頭有個涼亭可眺望玉峰溪景,裡面就是老鷹溪步道, 改天再來一探。 |
玉峰國小 |
玉峰部落裡有一所玉峰國小與派出所,座落於山坡上。這 裡行政區域屬於尖石鄉後山部落,早期公路與電力未通達 時代,這些部落與斯馬庫斯類似,給外界的印象遙遠而 神秘,都算是黑色部落。
|
過了玉峰國小後,隨即來到美樹民宿,這裡是玉峰道路 著名的賞楓景點。
|
美樹民宿金黃的、火樣的楓葉,值得勾留觀賞。
|
過了美樹民宿後,隨即來到玉峰大橋。原有玉峰大橋受 土石流衝擊,嚴重損壞,如今新建一座鋼構拱橋橫跨玉峰 溪上,外觀簡潔俐落,鮮紅的拱橋,宛如雨後彩虹橫跨於 青山綠水間,吸引遊人的目光。 |
玉峰道路在這裡分成兩線,分別串聯起溪谷兩岸的部落, 並一路銜接北橫公路。沿馬里闊灣溪兩岸東行,可分別過 玉峰橋循著南岸的石磊道路經石磊、馬里光、抬耀接上 復華道路經爺亨部落與北橫相接。而原有的玉峰道路(竹 60-1)則續循著北岸的道路往三光村銜接北橫公路。 |
我則沿玉峰道路往三光前進,很快便來到下一個聚落「烏來」 (「宇抬」)部落。泰雅族在玉峰溪的河階地建立了不少小聚 落。過了烏來之後;一路上又經過下文光與「泰平」部落。 |
▲ 過了「下文光」,還未進入泰平隧道之前,我看見玉峰 溪上有一座長距離的吊橋。孤伶伶地橫跨在玉峰溪上, 不知荒廢了多少年。我想在玉峰道路、石磊道路尚未興 建前,這座吊橋應該是聯繫泰平、與武道能敢部落到 對岸石磊部落的主要橋樑。
|
這一段玉峰到泰平之間的公路是沿著玉峰溪而築。玉峰溪 自白石溪與泰岡溪會合後,下切能力大增,不斷從群山中 穿出,造成不少曲流山腳勝景,每一轉彎處有如巨龍擺尾, 因而有九龍戲珠稱號。
|
此時玉峰公路在群山之間迴繞,沿途山巒疊翠、溪流蜿蜒, 兩岸峭壁夾峙,向上仰望綿延不絕蒼翠的雪山山脈,向下 探視陡峭壯麗的山腳景觀,有一種遺世的美。
|
一路上幾無人車,我每到公路開闊的展望點,頻頻駐足欣賞 這鬼斧神工的大地奇景,從容巡遊在這條美麗的公路是很 賞心悅目的事。 |
|
▲竹60-1鄉道12k處的泰平隧道。 |
竹60-1鄉道終點在14.35K,跨過小橋,象徵性跨越新竹縣 進入桃園市,接下來就是三光道路(桃113公路),進入 砂崙仔部落。
|
▲過了砂崙仔部落,不久前方可看到武道能敢部落與真耶 穌教會。
|
▲爺亨部落附近的曲流山腳景觀 |
回程又經過三光部落,抵達早上經過的武道能敢岔路口。 今天又完成一趟「馬里闊灣環線」宇老、田埔、秀巒控溪 、玉峰、三光~大漢溪溯源賞楓之旅。 |
歸途
|
回程途中再看一眼巴陵雙橋,馬里闊灣溪從群山穿出,終 於和三光溪匯流,從此以大漢溪之名汨汨北流而去。
|
「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回頭再看一眼馬里闊灣溪谷 ,風景如畫,安詳寧靜,它似乎停留在很久遠的時代,百年 來絲毫未變,只有過路的旅客,才會讓它暫時地躍進現代。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