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慈諴宮,士林公有市場,士林潘宅古蹟巡禮
20080322士林慈諴宮,士林公有市場,士林潘宅古蹟巡禮
大台北地區古老的廟宇,如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芝山岩惠濟宮、新莊慈祐宮、武聖廟、霞海城隍廟等等,都曾經見證過台灣開發史上慘烈的分類械鬥。因躲避戰亂遷廟的板橋接雲寺,因和解而分靈的板橋慈惠宮(注一),道光年間因閩粵械鬥,粵人遷移至中壢以南之後,失去信徒的新莊廣福宮,咸豐9年芝山岩之役的同歸所等,莫不與分類械鬥的歷史息息相關。 |
今天的慈諴宮前身就是士林媽祖廟,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業主何錦堂獻地所建的廟,當時稱為天后宮。咸豐九年(1859年),發生漳、泉械鬥,芝蘭街被焚毀,天后宮亦付之一炬。舊街慘遭焚毀後,縉紳潘永清力主遷地另建新街,得到大多數街民的贊同,於是選擇在下樹林處建設新街,即今日的士林新街。同時在街區中央規劃為廟址,即現今慈諴宮所在地,也就在著名的士林夜市旁邊。 |
走訪這些古廟,除了心懷虔誠之心,欣賞其藝術、建築之美外,鑑古知今可更加了解其過往的歷史脈絡。不過,更令我好奇的是當年發生死傷慘烈的漳泉械鬥,最後雙方是如何和解,如何撫平其傷口的這段動人的歷史。 |
早期大陸移民來台,通常先來的人都是占領港邊、河邊平坦肥沃的地方,晚到的人只好向內陸丘陵發展。一般來說,閩籍人士比粵籍人士來得多且早,而閩籍中泉州人又比漳州人來得多,所以以地利來說,泉州人坐海口、開店舖;漳州人就占領平原、收佃租。 |
晚到的客家人為了爭土地和水源,也因為信仰、語言和習俗的差方,只好向內陸丘陵發展。為了爭土地和水源,也因為信仰、語言和習俗的差異,經常有械鬥事件發生。 |
即使是同樣來自福建漳、泉兩地的移民,也沒有辦法避免。泉州人多的地方,漳州人不去;漳州人多的地方,泉州人不愛,兩方人馬儘量保持距離,避免越界,以免橫生事端。 |
漳泉兩地移民,也因生存競爭激烈,長久以來為了爭奪土地、水利資源,衝突不斷,彼此之間的心結愈加擴大,時常發生摩擦,大打出手。 |
當時在民間流行一個傳說,早期台北盆地因無任何高樓大廈,晚上在泉州人所建的艋舺龍山寺,可以遠遠看到現在中和市石壁湖山慈雲巖裡的燈火,泉州人認為這樣會破壞風水,屢次將慈雲巖破壞,漳州人不服輸,也多次重建廟宇,後來為了佛寺安全,才由板橋林家的林國芳將神像迎接到板橋供奉。另外,當時每到初一、十五,芝山岩惠濟宮一點燈,台北艋舺泉州人的聚落就會失火。由於頻頻失火,泉州人便在艋舺的龍山寺前挖一個大水塘以做為鎮懾之用,但似乎沒有效,因此漳泉兩籍人士結怨日深。 |
到了清咸豐3年,大台北地區陸續出現大規模的漳泉械鬥事件,雙方常常一言不和,就要拼個你死我活。清廷官方無心也無力調停,因此漳泉長期械鬥持續了六年之久。清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大台北地區大械鬥再度爆發,咸豐九年七月,以艋舺之泉州人為首滬尾黃龍安(黃阿蘭)率艋舺、新莊、坪頂、和尚洲、港仔墘、溪洲、加蚋仔各街莊泉人豪勇三千餘人攻漳州人大本營枋橋林本源家族。械鬥之日,枋寮街(中和)發生大火,以致港仔嘴(板橋埔墘)、瓦窯(今中,永和交界處)及加蚋仔(今台北西園,東園)等庄,均付之一炬。其後,枋橋之漳人聚眾反攻泉人,械鬥禍及芝蘭(今士林)二堡,房屋被毀,村里成為廢墟,戰事之慘烈及犧牲人數之最。 |
清咸豐九年(西元1859年),林維讓、林維源兄弟是板橋漳州人的領袖,看到死去的親友或是傷重的鄉親們,心中十分悲痛,如果漳州人與泉州人的仇恨,一直不能化解,不僅死者無法安息,活著的人也都要無時活在械鬥的恐懼中。因此他們與泉州人的領袖之一-莊正共同設立「大觀義學」,免費提供地方人士或小孩子們讀書,甚至還供給生活費,讓到義學讀書的人無後顧之憂,專心向學。希望藉由教育的力量,化解雙方對彼此認識上的誤差,又提供互相往來的機會,在書社裡,以詩文會友,促進地方人士的和諧。林維讓又將其妹妹許配與莊正。 |
往後數十年,大台北地區再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漳泉械鬥,即使偶有誤會,也比較容易化解。不像以前,常常因一言不和,就要拼個你死我活。 |
在加上清光緒乙未年(1895年)清庭割台給日本後,台灣社會逐漸走向近代化、殖民化與法治化,也進而凝聚出新的「台灣人」意識,過去以原鄉情結為中心的「分類械鬥」問題,乃自然而然地消失殆跡。 |
今天的漳州人、泉州人早已是一家親了,在台灣河洛人的後裔,幾乎可以說非泉即漳,漳泉一詞已經成為早期閩南來台移民的通稱。 |
漳泉心結逐漸化解之明顯例子,可由關渡宮媽祖廟和士林慈諴宮的交流看出。於1859年舊街燬於嚴重的泉漳械鬥的慈諴宮,在仕紳潘永清的提倡下,以慈諴宮為中心重建新街於現址。此後慈諴宮是士林街人士在大亂後凝結的重心,新街的設計也以其為中心,且特別重視防衛。相傳早期士林地方流行病疫,因傳說以泉州人佔多數的北投地區的媽祖廟關渡宮,關渡二媽對於農作收成不好,或是蟲害,甚至是驅逐邪煞、治病等,都極為靈驗。在士林雖有慈諴宮媽祖的庇蔭,但地方人士仍迎請關渡媽祖遶境運庄,之後果真疾病泯除,自此士林迎關渡二媽的活動,也就成了地方年例慶典之一。關渡宮媽祖廟和士林慈諴宮的交流,無疑象徵漳泉心結自此逐漸化解。 |
逛士林夜市早已是臺北市民的共同經驗,如今也是國外觀光客的必遊景點。但是位於熱鬧市集中心的慈諴宮、舊士林市場反而被一般遊客(包括我)所忽略。趁今天總統大選投票空檔,利用大清早之際避開人潮,於是開始本次士林懷古之旅。 |
士林區除了芝山岩古蹟外,還有著名的三大古廟-惠濟宮、慈諴宮、神農宮。走訪古廟除了欣賞寺廟建築藝術與古蹟之美外,由古廟的興建歷史、重修過程等中、廟宇內所供奉神明的故事,都能令我更明白更能瞭解早期台灣開發的歷史。
士林慈諴宮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大南路84號,創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慈諴宮坐北朝南,格局為兩殿式,左右兩廊、兩護龍,面寬九開間,正殿前有過水廊連接左右,為典型的閩南殿堂式廟宇格局。 士林慈諴宮的諴就是誠懇的「誠」的意思,諴讀作咸,取書經「諴於小民」──誠於小民之意。 前殿正面牆堵全用石材構成,中開三門。 慈諴宮於光緒元年開始興建,至光緒六年(1880年)完工。慈諴宮在新街建立後,至今歷經多次整修,其中有兩次較大規模的整建,一次在昭和二年(1927年)到昭和十二年(1937年),另一次在民國六十四年(1975年)前後。 兩側護龍,是昭和十年(昭和乙亥年,1935年)的重修,增建對於建築物外貌的改變有很大的影響。 昭和十年(昭和乙亥年,1935年)的八卦形五竹節窗與石雕頗為精美。 三川殿門前有「光緒三年丁丑仲春穀旦」的單蟠龍八角柱一對。
三川殿門前造形古樸的石獅 三川殿正立面之石雕,運用多種技法,具有頗高的水準。 三川殿龍堵石雕為光緒三年的的作品。 三川殿虎堵石雕,慈諴宮左右採對場作,左右兩邊由兩派匠師分別承建,雙方雕琢作風有異,仔細尋找,可發現很多有趣之處。 麒麟堵堵上人物漏窗堵則是光緒三年的的作品。 左右之麒麟堵則為昭和三年(1928 年)的作品 廟前即是有名的士林夜市。對面則有廣場、戲臺,每年都有地方戲曲在此演出。
對聯「芝益雲翔自天降福,蘭撓風順薄海蒙庥,士子騰歡孝廉船穩,林壬交頌仁來鏡澄」為光緒光緒三年的作品。 |
全廟的石堵非常多,由於悉用本地所產觀音山石,色澤呈灰黑色,氣氛稍顯沈重,這是清末北部廟宇共同的特色。
中殿內有蟠龍八角柱一對,為日治昭和年間的作品。
正殿供奉天上聖母,上懸「寰海鏡清」匾額一方,為提督全省學政孫詒經於光緒五年己卯(1879年)立。左護龍配祀文衡聖帝(即關帝),右護龍供奉廣澤尊王;左護龍前段供奉張府天師,右護龍前段則配祀玄天上帝。
全廟的石柱非常多,多為「光緒三年,1877年」所立。
兩廊的作法全用柱列,沒有牆壁阻隔,增強空間的流通性,中庭充滿了像石柱,亦是本廟的特點。
前檐柱為造形古樸的單蟠龍柱,是士林名人「揀選縣正堂乙亥恩科舉人潘成清」及「欽加五品銜貢生潘盛清暨潘姓同敬獻」於「光緒三年丁丑仲春穀旦」所立。
正殿旁有一幅用「石老 石古石」做成的壁飾:該壁飾主要用石老石古石砌成士林舊街情形,有吊橋、報恩塔等一串回憶堆砌成的實體,下面是一水池,養有金魚,池旁並塑有魚翁垂釣。在這幅壁畫前,可以找回往日八芝蘭的景觀。
正殿旁之鯉魚木雕
士林公有市場(士林區大南路八十九號) 在清代士林建街時,慈誠宮位於市街中心,其前廟埕即為熱鬧的市集。以慈諴宮為中心規劃的井字型道路大南路、大北路、大東路、大西路,環繞成一個新市集,是臺灣北部最早具都市計畫概念的市街,當時因為臨河的便利交通(今天的基河路就是基隆河的舊河道),來自社子、金山、淡水、基隆、桃園等地的小販,帶著農產、魚貨集結在廟埕上,從天不亮就開始批發的交易,接下來的早市、夜市,讓士林成為繁盛的市場。 |
日據大正初期實施都市改正計畫,士林大南路廟口前闢建為公有市場,士林公有市場大約在西元1910年代落成。當時臺北地區尚有西門町新起街市場、大稻埕市場及南門市場等,如今大多已改建。士林公有市場為年代僅次於西門市場者,且象徵傳統廟口與近代公共市場之結合,具有歷史與民俗之價值。目前被台北市列為市定古蹟,近年封鎖開始修建中。
士林公有市場的規模宏大,除了中央的大屋架建築外,左右兩側尚有拱廊式店舖。兩端有磚砌的高大山牆。
屋頂上闢有通氣窗,側牆有許多扶壁,窗子採弧形拱,表現出諸多建築設計上的特色。
士林潘宅(士林區大南路101號) |
士林潘家為閩南漳州人,對於士林新市街的規劃、開發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
士林三廟宇──神農宮、慈諴宮、惠濟宮,全都是潘家倡議興建、供養;而北台灣屯墾也與潘家有很大關係,從士林、石牌、關渡、石門、金山、甚至到桃園大溪、新竹關西等,都有他們開墾的足跡。 |
咸豐九年發生激烈的漳泉械鬥,泉民攻進芝蘭街(現士林舊街),大肆燒掠,整個舊街幾乎變成廢墟,同年又加上狂風暴雨來襲,整個復建工作一夕之間都被淹沒,於是潘永清先生帶領八芝蘭的子弟們擇地於較高的下樹林建設(以士林慈諴宮為中心)新街。 |
從定路線、水溝、劃定店舖、開運河、造碼頭……使新街成為一功能全的計畫都巿,潘永清可說是新街興建的大功臣。當時有一諺「頂港(北台灣)潘永清,下港(南台灣)許招英」,可見其聲名遠播 |
清咸豐10年(1860年)以慈諴宮為中心的重建家園行動於是展開,士林潘宅「潘元記古厝」也在此時興建,就座落在慈諴宮的西南方,公共市場旁。
民國92年(2003年),台北市政府尚在評估潘家古厝是否作為古蹟保存之際,此屋後半部旋即遭部份支持拆建更新的所有權人拆毀,如今整座宅舍只剩下前半部(現出租做為商店),後半部只剩斷垣殘壁,連屋頂都沒有;儘管如此,古蹟委員會仍認為不影響文化資產的價值判斷,因為潘家為士林開基始祖,對地方貢獻卓越,仍列為台北市定古蹟。
歷史建築: 士林神農宮(芝蘭廟) 臺北市士林區舊佳里前街74號 |
神農宮原名為芝蘭廟,因奉祀福德正神故又名福德祠,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至六十一年間。清乾隆六年,因洪水釀災故遷至現芝蘭街,並於嘉慶十七年修建後改稱神農宮,奉祀主神改為神農大帝,副主神仍為福德正神。可惜經歷多次修建已不復原貌。
注一:新莊、板橋都有奉祀媽祖的廟宇,新莊的年代較早,及今日新莊街上的慈祐宮,板橋則是慈惠宮,其中,板橋的慈惠宮媽祖,還是由新莊請去的二媽[8],原來在咸豐三年的漳泉械鬥後,新莊與板橋雙方的大老互相講和,也是由神明決定的,為了讓雙方化解歧見,就請新莊的二媽到板橋,媽祖廟還門對著門,遙遙相望,新莊與板橋的媽祖好像告訴兩地的人要合好,不要再有無謂的爭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