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風情】集集綠色隧道,明新書院,大眾爺祠老樟樹,化及蠻貊碣

分類:古蹟&歷史建築-中彰投

2008/07/12 23:45

        自從去年帶著父母親、老婆與兒子祖孫三代,由宜蘭中橫支線進入武陵、梨山、福壽山農場、合歡山等地一遊,之後一直為這條美麗的高山景觀公路所深深著迷。時值盛夏之際,到了高山一帶,瞬時將平地所有的燥熱頓時拋出九霄雲外,不僅暑氣全消,原本躁鬱的心情也獲得沈澱,轉為平靜悠閒的心情。

 

因此今年我與老婆刻意安排假期,今年再度安排高山景觀公路之旅。在一個多月前即開始籌劃此一行程,還向東埔溫泉的沙里仙溫泉渡假飯店與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預訂了房間,在多日的企盼下,終於順利成行。從氣象預報看來,這幾天似乎都是晴午後多雲雷陣雨的天氣,由於山區氣候變化甚大,出發前還是叮嚀著大家,一定得把禦寒一物給帶足,不可因山下天氣酷熱而掉以輕心。

 

早上由溪湖家中出發,今年暑假舉家祖孫三代同遊,展開為期3天的玉山新中橫景觀公路與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之旅。

行程計畫如下:

第一天( 6/29): 溪湖(車程約60min)→集集風情半日遊(集集--水里--新中橫景觀公路車程約80min)→和社(車程約20min)→東埔溫泉、彩虹瀑布&情人谷→夜宿沙里仙溫泉渡假飯店享受戶外溫泉。

 

但因受夏季午後雷陣雨影響,實際行程:

第一天( 6/29): 溪湖(車程約60min)→集集風情半日遊(集集→水里→信義鄉農會農特產品展售中心 Shopping→【新中橫景觀公路車程約80min)→和社(車程約20min)→夜宿沙里仙溫泉渡假飯店享受戶外溫泉。

 

【集集綠色隧道】

 

       行經中二高(國道3號)於名間交流道下高速公路,經名間接台3線南下往集集方向續行,不久就來到今日第一站「集集綠色隧道」。記得早期由溪湖經田中、二水、名間到集集,穿越好幾個鄉鎮後,約需90分鐘才到此地,如今拜中二高之賜由溪湖至此僅需50分鐘路程。時代快速變遷,讓人感覺往昔相隔遙遠的兩地,如今卻變得如此親近,以前需一日行程如今可縮短為半日行程。

 

自名間鄉濁水村通往集集鎮之152號道路3公里至7.5公里處,即自濁水至草嶺橋附近,長達4.5公里的樟樹自然景觀,就是遠近馳名的集集綠色隧道。

 

路旁是觀光鐵道,小火車緩緩經過,汽、火車並行前進,身影漸沒綠蔭中,形成一幅雋永的鐵道畫面。

 

 

        綠色隧道之緣起,乃日據時期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日本政府闢建由今名間通往集集鎮之公路後,至昭和十六年(1941年)日政府為紀念日本紀元二千六百年,硬性規定住在名間至集集道路附近的人家,當時分別在濁水往隘寮段、濁水往二水段,以及名間往南投新街段共三處種植樟樹行道樹,每戶在路邊種植一至三棵不等的樟樹,並且嚴格規定保證存活,如果枯死或其他因素死亡,負責人也必須補植,而樹苗是由官方提供,正因為日本官方的強迫性規定,也使得這些民國二十九年種的樟樹苗得以順利存活下來。如今只留下隘寮段和二水段老樟樹,尤以隘寮段最為茂密,這些樟樹歷經七十年歲月,株株枝梗猷勁綠葉臂張,向中相拱成蔭涼的隧道,形成綠意盎然宛如隧道景觀,即所謂「綠色隧道」。

 

 

進入綠色隧道,我們刻意地將車速放慢了下來,為了就是享受這沁人的綠意,緩緩駛過,實在不忍就此匆匆離去,我們就將車子停在路旁空地,下車小走一段,夏日走來,不僅暑氣全消,且充滿詩意。在參天綠葉間傾瀉而下的陽光,讓人宛如置身森林般的愜意、自在。

不久,來到隘寮站,路旁有數株老樟樹,比一路上成排樟樹顯得更為高大,且枝繁茂密,特別顯眼,讓人忍不住停下來,駐足觀賞。

 

 

隘寮站對面老樟樹,在眾多成排樟樹群中,顯得特別高大。

 

 

緩緩駛過添興窯與醒目的長煙囪目仔窯後,我們將車停了下來,順道進入參觀目仔窯。

建於日治時代以生產紅磚為主,乃昔日農業社會以人工製造的燒窯,陳述先民胼手胝足的歷史陳跡,可惜921地震已毀,整修後仍不失原本的特色。

 

紅磚瓦的長煙囪在湛藍的天空下,特別顯眼。

 

目仔窯(已震毀又重新仿舊興建)

       

過了目仔窯後,即抵達充滿小鎮風味的集集了。

集集因開發較早,鎮上留有開闢鴻荒碣、明新書院與化及蠻貊碣三處古蹟。今日帶著家人至集集小鎮一遊,當然不能錯過此三處歷史景點。

 

【開闢鴻荒碣】

 

        八通關古道目前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鎮台總兵吳光亮,親率兵勇三營,由林杞埔(今竹山鎮)經鳳凰山、東埔、八通關,越過秀姑巒山,再沿拉古拉溪向東,開鑿到達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鎮)之東西橫貫道路,全長二六五里,相當於一五二公里餘。八通關古道工程擇於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開工,同年十二月完成。

八通關古道沿途有六處定點(碑碣)古蹟:萬年亨衢碣(位今鳳凰谷鳥園內)、開闢鴻荒碣(位今集集大橋下)、鹿谷聖蹟亭、渡台入番弛禁告示碑9位於鹿谷鄉新寮福安宮土地祠旁)、德遍山陬碑(弛禁碑旁)、化及蠻貊碣(位於集集鎮廣明里洞角巷三十八號一香蕉園中)。六處定點(碑碣)古蹟中,其中有兩處位於集集小鎮中,正好順道一遊。

過了綠色隧道後,再經過一座建於民國廿二年的[集集隧道],公路由此開始大轉彎下坡,然後穿過平交道,右轉往竹山方向公路由此開始大轉彎下坡,然後穿過平交道,右轉往竹山方向行駛一公里,可抵達集竹大橋,在橋頭下方濁水溪河岸旁有片巨岩,岩面上刻著[開闢鴻荒]四個猷勁大字。

 

集集攔河堰

 

可惜正值中午我們才抵達此地,此時火焰高張,家人無心賞景,我在附近四處尋找「開闢鴻荒」石碣,可惜遍尋不著,怕家人久等,只好悵然離去。

 

【大眾爺祠老樟樹】

 

        和平國小旁大眾爺祠前的有顆老樟樹,冠蓋亭亭是全台罕見的大樟樹,依南投縣文獻叢輯記載,樹齡已逾七百年,樹葉經年蒼茂,樹高約30公尺、胸徑1.75公尺、胸圍5.3公尺,樹蔭300坪,冠層亭亭,是全台罕見的超級大樟樹,當地居民奉為神明祭拜,敬稱樟樹公。

 

大眾爺祠老樟樹

 

大眾爺祠老樟樹,敬稱樟樹公。

 

 

 

大眾爺祠之由來,是為了祭祀在戴萬生之亂中揭竿抗暴而犧牲的義民所建。

 

 

離開大眾爺祠老樟樹,遂來到著名的集集火車站附近用餐。

集集鎮商業在日據時代曾達極盛期,木材業興起,香蕉盛產外銷,帶動經濟繁榮一時,不過二戰之後,公路四通八達,農業產品價格低落,集集鎮農村經濟衰退,使得集集鎮的光環就此黯淡。

然而近年來,國內鄉土旅遊風氣興起,集集鎮以悠閒的小鎮風光及集集支線鐵道沿線懷舊的景觀而廣受歡迎。如今,以集集車站為主軸,每逢假日車水馬龍,一波一波的觀光人潮不斷湧入,中午時分,每家熱門的餐廳幾乎都爆滿。

正當我們用餐之際,頃刻間,已下起午後雷陣雨,這場雨來得又快又兇,但似乎有欲罷不能趨勢,不禁擔心起往後的行程。

 

 

【明新書院】

 

      餐後,由火車站往水里方向前行,循著明新書院的指標,不久就來到位於永昌國小旁的國家三級古蹟--明新書院。此時,雨勢仍大,老爸與兒子在車上休息,僅我與老婆下車,在雨中參觀明新書院。

南投縣有三座書院古蹟,南投市藍田書院建於道光11年(1831年)、草屯鎮的登瀛書院建於道光27年(1847年),而集集鎮的明新書院是最年輕的一處,清光緒四年(西元一八七九年)先建於「柴橋頭莊」,清光緒9年(1883)重建,比草屯的登瀛書院晚,也比南投的藍田書院遲三十餘年,這也說明南投縣漢人開發的先後順序。

 

有一百三十年歷史的明新書院,為一傳統的三合院的建築,內供奉文昌君、制字先師、紫陽夫子等聖賢,是集集義學之創舉。

 

       清光緒初年,因為開發中央山脈的木材,加上採集樟腦油風氣大盛,濁水溪北岸集集大山南方的集集堡,人口大增,街市繁昌,地方仕紳提議組織濟濟社,並建議在柴頭庄興建書院,以教育漢文化;並供奉文昌帝君祈安。

書院草建不久,由於集集堡快速發展,便打算遷建集集街上,只因經費不足而暫緩。一八八三年,濁水溪洪水氾濫,帶來大批漂流木,當時書院總理陳長江提倡,募得一千八百銀元,利用漂流木,在集集街上興工起建書院,一八八五年竣工。

日治時代一九0二年,管理人將明新書院所有的田地二十餘甲和廟地,捐給集集公學校,並以書院充做教室,由鄉民集資八百元,再度遷建到柴頭庄現址,並改名為崇德堂。

在現址百年來,年久失修,而風光漸失;一九八五年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後,才由政府出資重修;但在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中震損,災後再度重修,幾度修繕,面貌舊中帶新,夾在永昌國小和台灣特有生物中心之間,是集集小鎮的文化經典和指標。

 

 

書院完全依清末民初的古貌修復,正殿的神龕上主要奉祀文昌帝君神位,配祀有制字聖人、紫陽夫子神位,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神位。前有大埕,是集集每年祭孔之所。正殿的對聯:「明列名垣耿耿天河星聚五,新登桂籍迢迢雲漢士升三」,「明握文衡淳淳評章嚴古品,新增廟廟雍雍祀典重儒宗」。左右匾「承先啟後」、「明德新民」。

 

 

 

 

明新書院懸有「掌握文衡」、「立我蒸民」、「奎壁聯輝」的古匾。

光緒11年(1885年)竣工時,由眾士子立匾曰:「掌握文衡」古匾,高高的懸立在正殿上,明白揭示明新書院的宏旨。其設施雖稱書院,實為義學。

 

 

明新書院建築為講堂與齋舍間有翼房的閩南式建築,有正殿、拜廊、過水、翼房,廟埕以石板鋪砌,惜字爐位於正殿前西邊。

 

 

屋脊上及殿宇裝飾拙樸典雅

 

今存建築因構築於日據時期,故正殿、翼房牆身、廂房檐廊、檐柱皆存日式風格,亦為日據史實之寫照。

 

書院空曠處陳列許多民俗文物:石磨、酒罈、犁、簑衣、石臼、製茶車…等,展現出古樸風貌。尤以牛車運甕一景最為稱奇,吸引不少遊客駐足觀賞。

 

【化及蠻貊】

 

 

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門口往水里方向行駛,過保育中心200公尺左右,右邊有往「化及蠻貊」碣的入口指標,入口處不甚明顯,不注意很容易錯過,由此走入鄉間小路,路狹小,還好雨天車流少,否則會車困難,行約一公里餘可通抵石碣的所在。

「化及蠻貊」碣,位於洞角巷的香蕉園中,以今日眼光,此地可說是非常偏僻,若以當時的環境,此地可真的是蠻荒地帶了,無怪乎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集集水尾道這條古道開通後,當時地方小官陳世烈就在此地以行書在砂岩上刻了『化及蠻貊』碣。

 

『化及蠻貊』碣,是八通關古道三處勒石之一,也是國家一級古蹟,石碣雕刻於寬300公分,高約150公分的巨石,左右序文略有風化現象,惟碣上的文字仍很完整,正是見證清代拓墾台灣的史蹟。陳世烈為了尊重其長官,特地在上款書寫『欽命布政使銜屬台灣兵備到陳方伯開墾處』(陳方伯即陳鳴志為陳世烈長官),下款大清光緒十三年春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題』。

 

「化及蠻貊」碣位於洞角巷的農路旁,該農路為清代商隊入內山之要道(水稱為鹽道或挑鹽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