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縣貢寮鄉 】靈鷲山無生道場,隆隆山,澳底尖山海景觀

2008/08/21 23:13

 

      每當來到台2線濱海公路往澳底走時,途經96.25公里指標處,都會忍不住往山上一瞧,這裡有一座小山,

山頂展望絕佳,擁有東北角最美麗的山海景觀,那就是澳底尖,又名火炎山。

 

 

澳底尖台2 96.25K登山口

 

通往澳底尖山,兩旁都是芒草、芒萁、刺蔓阻道的山徑。

 

       澳底尖山雖不高,海拔僅153公尺,但卻是岳界有名的難纏,因為登山路徑原始自然,沿途芒萁、刺蔓阻道,若無岳界善心人士不辭辛勞,開闢為可供行走之路徑,一般眾生,只能望山興嘆。

 

澳底尖又火炎山三等三角點【3-1085 H:153M】

 

北台灣三角之ㄧ的鼻頭角

 

       我曾在2007年初春時節,登山補給站曾公佈此一登山路徑,趁著當時山徑尚清晰時,由此登上澳底尖,一償宿願。澳底尖山雖不高,展望卻是超好,可俯瞰遼闊深湛的太平洋,北台灣三角,鼻頭角、三貂角盡收眼底。遠眺北方的鼻頭角、鼻頭,視野開闊,向南遠眺,鹽寮、福隆之間綿延三公里的金色沙灘,更南方的三貂角景色優美,而雪山尾陵自三方向山、灣坑頭山、隆隆山峰巒相疊到三貂角伏向大海,東北角多采多姿的山海景觀一覽無遺。

 

北台灣三角之ㄧ的三貂角

 

        今天是「東北角舊草嶺隧道自行車道」正式啟用後第二個週末(於2008年8月10日啟用),我們全家到此一遊後,隨後回到停車處,由於天氣實在太好了,此時晴空萬里正是登高望遠之最佳時刻,而此時離我們最近的山峰就是近在眼前的荖蘭山-「靈鷲山無生道場」了。

 

福隆附近,有三座主要的山峰,岳界稱之為「福隆三星」,分別是荖蘭山、隆隆山、萊萊山(瑪崗山)。然而這「福隆三星」裡老大隆隆山與老三萊萊山較不為一般人所知,隆隆山路程較遠且較難纏,萊萊山則位於三貂角燈塔附近的軍事管制區,兩者都不易親近,而老二荖蘭山則是「福隆三星」裡最容易親近的一座山了。

 

荖蘭山有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就位於「靈鷲山無生道場」內的最高點,有車道可抵達道場,循著道場內階梯步道即可輕鬆抵達荖蘭山,是福隆附近唯一不必爬山,而可眺覽美景的勝地佳境。今天來到福隆,遇到如此好天氣當然不能錯過此機會再上「靈鷲山無生道場」,眺覽東北角山海景觀之美。

 

台2線濱海公路,由福隆往宜蘭方向, 在104.2K處,右後方有一叉路,有指標寫著往「靈鷲山無生道場」,沿此路進去,車行2.4K,右側有一叉路,路口有保全公司警衛看守,路口也有”入山禁葷食”指示牌,假日開放可直接進入無須通報,進入此右側叉路,再行900公尺右側有一不明顯山徑入口,為隆隆山登山口,去年曾由此山徑登上隆隆山,記憶猶新。

 

隆隆山登山口右側有一電桿”大藏高分23”,由登山口進入約行10公尺,左有步道往卯澳,再行3公尺,又一叉路口,直往隆隆古道,右往福隆,左邊的步道有2條,最左邊無指示牌為往隆隆山之山巔路另一邊指示往隆隆山之山腰路,這兩條路殊途同歸,最後會合而為一。

 

往隆隆山的山徑原始,不適合小孩行走,我們淺嚐即止即退回。

 

叉路口最左邊無指示牌為往隆隆山之山巔路另一邊指示往隆隆山之山腰路,右往隆隆古道。

 

路徑右側有一巨石,長滿大菁。

 

隆隆山三等三角點【3-977 H:433M】

 

       路徑右側有一巨石,長滿大菁。山徑前段一路往上到荖蘭山支稜稜線,路徑沿稜而行,穿梭在灌木林間,非常舒適。但是末段漸陡,需連過兩個山頭,愈到山頂芒草愈多,視野愈開展,因此段山徑芒草不少,登此山最好著長袖,戴手套。從登山口至上到隆隆山頂約需1小時左右,山頂有一棵三等三角點(3-977 H433m)。山頂的視野絕佳,可遠眺浩瀚無盡的太平洋,台灣島最東端三貂角海岬、著名的白色三貂角燈塔、卯澳漁港,山海美景盡收眼底,後方雙溪方向則有綿延起伏的清翠山巒。回頭看來時路,「靈鷲山無生道場」的十一面觀音銅像豎立在荖蘭山頂上,亦清晰可見。

 

台灣島最東端三貂角海岬、著名的白色三貂角燈塔、卯澳漁港,山海美景盡收眼底

 

回首望荖蘭山與靈鷲山無生道場

 

       由隆隆山登山口直行繼續往靈鷲山的方向走,此時山路漸陡,蜿蜒上山約800公尺左右,抵達靈鷲山。「靈鷲山無生道場」位於荖蘭山上,背倚青山,三面環海,山海景致絕佳。「靈鷲山」一詞原為佛陀在印度傳演妙法之地。原本心道法師是一個修頭陀行腳的出家比丘,苦行依於臨濟、曹洞宗禪宗法脈,民國七十二年來到福隆山上法華洞斷食閉關,出關後由信眾護持成立「靈鷲山無生道場」,期能如佛陀般宏揚佛法,教化信眾。道場取名為「無生道場」,「無生」是指靈覺沒有生死的意思。

 

 

靈鷲山入口有警衛保全人員駐守,須換證件,佩戴識別證,才能進入道場。大門附近的車道旁有羅漢石雕,約與人高,尊尊表情神態不同。

 

入口處有一高大山門,以靈鷲銳眼為造型,號為「天眼門」。「天眼」象徵「虛空之眼,佛的智慧之眼」。天眼門有引領信眾進入空性之門,進入智慧心靈殿堂之意。

 

山門下方有四大天王「護法神」。在台灣的寺廟裡,大都有供奉有四大金剛的塑像或畫像,這四大金剛分別持著寶劍、瑟琶、傘蓋、索蛇象征著風、調、雨、順。四大天王一般造形,長身碩壯,瞋目,肌肉憤張,強調的是壓抑邪惡的霹靂神力,不怒而威,但是「靈鷲山」的四大天王,卻面帶微笑,但仍不失英氣蓬勃,神武勇猛,頗為獨樹一嬂。

 

這裡豎立一座青銅鑄造的觀音,黑面金身,高12公尺,從山門處即可遠遠望見這座醒目的金身觀音。座西朝東面海的地理位置,蘊含引渡眾生至彼岸之意。

 

        進入道場後會先看見一尊醒目的黑面金身觀音下方有轉經輪,一般信眾來此都會虔誠喃喃誦念佛號邊轉經,當時我們也依樣跟著轉經輪,默唸修持。

 

 

來到此地,四周環繞著各式的佛塔,莊嚴肅穆,虔誠之心不禁油然而起,記得去年在此地曾跟隨一名師父,和幾名信眾繞著佛塔踱步,邊走邊虔誠喃喃誦念佛號。

 

 

       住持師父有意將此地擴建為四大名山道場,依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四大菩薩渡眾的偉大胸襟,營建出悲、智、願、行的名山淨土,讓有緣來此的眾生都能感悟佛家的智慧與胸襟。

除了參禪靜修之外,這裡因時令及地理位置不同而擁有五大美景,水景、海景、霧景、山景及夜景,有緣者,何妨來此賞遊。

      

荖蘭山山頂,海拔387公尺,有一座高15公尺的十一面觀音銅像,站在此處,可望見三貂角附近的卯澳漁港。向北遠望,從鼻頭角、龍洞岬一帶沿伸而來的海岸線一覽無遺,和美的金沙灣、福隆蔚藍海岸與雙溪入海口景色最優美,這裡可說是靈鷲山無生道場展望最佳之處。

 

靈鷲山無生道場十一面觀音

 

站在荖蘭山頂上,近看這座醒目的黑面金身觀音與兩側山坡總計53座稱為「舍利塔林」的佛塔,遠眺美麗的三貂角燈塔。

 

站在荖蘭山頂上眺望隆隆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