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森林鐵道(二)天送埤車站巡禮,順遊天送埤夫妻樹

2008/09/14 22:05

 

    告別了大洲舊站後,啟程往羅東森林鐵道保存最完整的老車站

「天送埤車站」。仍舊沿著196縣道,車子循著舊鐵道同一方向前進,

196縣道由羅東至此路名變為三星鄉上將路,道路兩旁種滿了三星鄉

著名的「上將梨」與三星蔥蒜,一路所見,田野平疇、綠意盎然,

這就是蘭陽平原最美麗的景緻。

        三星原稱「叭哩沙喃」,是清代後期平埔族的聚居地。日治時代,

此地鄰近三星山,改稱「三星」。蘭陽俚語有一句說「踢一下到叭哩沙去」,

趴哩沙即現在的三星鄉,因開發較晚,對昔時宜蘭人而言,

趴哩沙屬於很遙遠的地方,因此以此諺形容踢到很遠的地方去。

但是今天的三星鄉,拜雪山隧道通車之便,以往要安排二日遊行程,

如今可縮短為一日行程,由台北出發,大約僅費1個半小時即可抵達三星。

過了三星蔥蒜館,來到196縣道的盡頭,右轉接台7丙線往天送埤續行。

天送埤是個地名,其含意是天上來的水所形成的湖泊,

天送埤是一個平凡的小村落,現有天山、天福二村,

位於蘭陽平源沖積扇之頂端,海拔約 130至 180 公尺,

地勢高,三面環山,地處平原與山脈交界處,境內有許多親水的地方,

除了蘭陽溪水系外,還有多處湖泊、 水塘和溪流,如月眉湖、

長埤湖、叭哩沙圳、安農溪等,而這些水塘的水幾乎都是來自

天上的雨水累積在凹地裡所產生出來的,所以地方名字就叫天送埤。

 

天送埤的草垺風光

 

        天送埤開發較晚,目前仍保有濃濃的台灣早期農村氣息,

天送埤地方放眼望去大多是綠色田野,草垺風光處處可見,

所謂的草垺就是當稻田收割完畢,農民在乾凅的田裡,

將打下稻穗的稻桿,堆成一個像圓形的茅草屋。

 

【天送埤夫妻樹】

 

        在拜訪天送埤車站前,我們先來到天送埤著名的天山村夫妻樹。

天送埤路過已不知十幾回,自從開始當起老樹觀光客後,

方知天山村夫妻樹大名,從此思思念念著一定要找一天專程過來瞧一瞧。

根據網站資料如下: 天送埤 → 至三星路七段231巷左轉直走 → 南湖路

→ 夫妻樹。一路按圖索驥進入三星路七段231巷後,

原來此巷就是天送埤民間信仰中心-福山寺,寺前也有兩株高大的老樹,

樹下也有宜蘭縣列管珍貴老樹地標,因心繫茄冬夫妻老樹,

心想回頭再來探望也不遲,過了福山寺,轉入南湖路鄉間小道,

果不其然此農用產業道路,路面十分狹窄,僅容一輛小客車單獨通行,

旅客若不趕時間,建議此段路採用步行或是騎單車。

 

 

 

進入南湖路不久,即可看見在不遠處的山邊樹立著兩棵高大老樹,

在一片綠色的田野中,顯得鶴立雞群,非常顯眼。一路無法停車,

只好出了南湖路鄉間小道,繞了一圈接上台七丙線,

原來要尋找夫妻樹不用如此大費周章,只要過著名的天送埤

「味珍香卜肉店」十字路口,左轉續延著台七丙線約2百公尺,

左方有一岔路,路口有「蘭陽發電廠天送埤分廠」指標,

左轉此岔路(南湖路),進入不久往下方一片綠色的沃田一瞧,

即可看到兩株枝葉茂密、枝幹粗大,非常壯觀宏偉的茄冬夫妻樹。

 

天送埤夫妻樹位於此張照片左方兩層水泥民房的後方。

 

 

「天送」之說饒富傳奇。最簡單的說法是:「天送之水天送來」,

今曰老茄苳樹下這一片沃田,原來就是天送埤的湖泊所在。

 

位於天山村電力路東側,民國81年設為宜蘭縣列管珍貴老樹宜三第3號。

因有兩株高聳的老茄苳樹,相依矗立,故被稱為夫妻樹。

相傳該樹樹齡已350年餘年,百年前馬偕曾在該樹下為村人看病,治療牙疾。

今日茄冬夫妻樹這一片沃田,就是昔日『天送埤』旁,水埤現已填平。

 

 

宜蘭縣列管珍貴老樹宜三第3號,樹齡約210年,但根據當地耆老

此茄冬夫妻老樹已經有350年以上的年紀。

 

 

在樹下抬頭仰望,只見綠蔭蔽天,直聳入雲,令人感動莫名。

茄冬老樹枝葉雄渾有力,樹形蒼勁,枝繁葉茂,生命力仍旺盛十足,

蒼勁挺拔的樹幹,使人親近,又感敬畏。

 

茄冬夫妻樹後方就是天送埤山(3-1090 H:187M),其登山口位於台7丙9K處,

再往前約台7丙9.85K處就是最近熱門的天送埤拳頭姆自然步道入口,

為一般遊客來天送埤必遊之處,但也別忘了順道瞧瞧天送埤夫妻樹與天送埤車站。

 

 

【天送埤車站】

 

        一償拜訪老樹夙願後,續往今日主要的目的「天送埤車站」。

在味珍香卜肉店」斜對面有一條巷子,有指標往「天送埤車站」,

循著指標不久就可看到一棟頂著黑色日本瓦、青綠色木造站體的車站,

安靜地站在鄉間小路上,站前有一株高大的老榕樹,豎立在天送埤車站前,

舊驛與老榕樹,古意盎然,形成一幅特殊的歷史風情。

 

天送埤車站前之老榕樹,樹齡不詳,但端看其高大樹姿,應有百年之譜。

 

 

       天送埤是目前林鐵保存最完整的老車站。竹林、大洲車站都是傾頹多年,

被拆除殆盡下只剩遺址,林務局依原樣式新建材所重建的復舊車站;

而天送埤車站,站房本體仍是舊有的建築,歷經80年的風霜歲月,

90年代初期經林務局重新整修,再塗裝成青綠色的建築。

 

羅東森林鐵道保存最完整的老車站「天送埤車站」。

 

老榕樹前面這一條筆直的柏油路,就是昔日的林鐵軌道,

如今絲毫看不出昔時鐵道遺跡。

 

天送埤在太平山森林鐵路是個重要的轉運站,恰巧位於山路與平路的承接點。

原車站建於 1921 年,目前面貌是羅東林管處重新整修後,呈現日式風格,

注重門廊,半戶外空間,反應宜蘭地區多雨氣候。

 

       我在附近努力尋找過去鐵道軌跡,遇見當地一位老伯,趨前請教,

原來老榕樹前面這一條筆直的柏油路,就是昔日的林鐵軌道,

如今絲毫看不出昔時鐵道遺跡,僅剩天送埤車站孤零零的坐落於社區內,

唯一可循的是舊驛前方100公尺左右,在路左側有一處昔日羅東森林鐵道的

迴轉盤,這大概是在蘭陽平原上所剩的鐵道遺跡吧。

 

羅東森林鐵道【迴轉盤】

羅東森林鐵道,全線自土場至羅東竹林間共36.69公里,

土場至天送埤路段,軌道均沿蘭陽溪南岸行駛,沿途橋樑及隧道特別多,

因此每逢颱風季節,豪雨便常將軌道沖毀,交通中斷往往達2、3月之久。

相對的天送埤至羅東竹林間,路徑平坦的蘭陽平原,

歷年來所受的損害則少得多。因此,每逢土場至天送埤路段交通中斷時,

火車需在天送埤站折返或休息。迴轉盤是用來調轉火車頭之用。

 

由於森林鐵道建造完成之後,不只是載運木材下山,客運的角色

也愈來愈吃重,為了讓平地段的運輸不中斷,於是在天送埤設了

迴轉盤,從羅東來的火車,利用迴轉盤轉頭,維持天送埤至羅東之間的交通。

 

 

在車站東側約100M處,尚有調轉車頭用的圓形迴轉盤。

這大概是在蘭陽平原上所剩的鐵道遺跡吧。

 

 

羅東森林鐵道【蒸氣火車加水站】

 

在車站另一頭也有一座不顯眼的水塔,地上有一標示牌,如此寫著 :

蒸氣火車是用煤或木材在鍋爐內燃燒,把爐外的水煮成水蒸氣,

水蒸氣沿著蒸氣管進入汽缸,推動活塞前後移動,產生1000匹馬力的力量,

帶動車輪前進,時速約75公里,但沿途須停車加煤加水,才能繼續推動火前進。

本加水站除基礎外,全部均為木結構。

 

 

天送埤車站整修之後,呈現歷史空間的樣貌,包含以前保留之購票窗口,

售票廳門口的上方,放了一張翻新的舊時刻表,旁邊擺放著幾張以前的老照片,

早年電影、廣告等,讓遊客可感受出當時天送埤車站運作的真實狀況,

然後再對照著你所踏的土地,回想著火車是如何停靠天送埤車站。

 

 

 

站長室內擺設古早之辦公設備,一張老舊的辨公桌,桌上擺著早年的

手搖電話、一盞煤油燈。後方的櫃子上,放著一台古董的

14吋黑白電視,售票口窗簷上擺著一台古老的收音機,牆上的掛鐘

及左下角的電扇、舊式保險櫃等等,呈現出古早的風貌,

讓遊客彷彿又回到過去的時光。

 

售票廳內,一具老式的電話,是各站之間重要的聯絡工具。

一盞煤油燈,是以前站務員站在月台上,引導火車停靠的燈號。

 

 

雖然車站已隨著伐木業的衰敗而沒落,但經一番修繕後重新開放,

目前尚保留有當時的購票窗口、辦公設備、車長制服、舊式保險櫃等

 

車站對面的日式老房舍,是往昔道班工人的宿舍;住在鐵路旁,

他們的工作,就是專門維修森林鐵路的。現在屋子裡還有一些住戶,

門牌寫著鄰長辦公室。

 

        此時已近黃昏,回想當年林鐵一天3班的火車,成為沿線居民的報時器,

「呼~呼~」當火車第一次鳴笛時,該是8點了,是上班時間了;

中午12點,是吃飯時間到了,而第三次再聽到火車的聲音,已是近傍晚,

倦鳥歸巢,家人也要下課下工了。而我們也在此時結束今日的鐵道懷舊之旅,

該返回台北了,出了舊鐵軌的道路,右方就是宜蘭縣最美麗橋樑-泰雅大橋,

我們今天不過泰雅大橋,直接由三星返回台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t 的頭像
    matt

    Matt足跡~368鄉鎮區采風錄(CH的親子週遊記)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