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拉拉山之秋,覽盡原始、粗獷、火樣的山毛櫸深秋絕色
20091109拉拉山山毛櫸秋之饗宴
春去秋來,轉眼間又來到11月上旬了,這時節正是白花花的芒花,迎風 飄揚的季節。然而,令我想念的不是那翻滾的花芒,而是拉拉山上那原始 粗獷、火樣的山毛櫸深秋絕色。
2009年拉拉山之秋 山毛櫸秋之饗宴
通往拉拉山頂的一段撒滿紅葉的山徑
2008年拉拉山之秋 山毛櫸秋色
去年十二月三日,我獨自走在通往拉拉山頂的山徑上,當時森林裡一片 寧謐,只聽到腳下踩過一段撒滿紅葉的窸窣聲,山毛櫸樹很高,滿目盡是 透著陽光的金黃色樹葉,望著眼前突然展現的絕美震懾不已,由近至遠, 一片紅橙黃褐鑲嵌在蓊鬱蒼翠的綠林中,舖就一山的金黃。
拉拉山國寶級的山毛櫸巨木
上週,天天是晴天,天天都在盼望上山的日子,無奈俗事纏身,無暇上山。 直到十一月九日才得閒,當天天氣微晴,雖然比不上去年上拉拉山之大好 藍天,出發又晚,早上近九點才由蘆洲啟程,但上山賞山毛櫸心情卻已在 弦上,仍按預定計劃,奔向拉拉山。
如同去年一樣路線,由台三線進入北橫支線(台7乙線),經三民接北橫公路 (台七線),經復興、羅浮、榮華、高義、蘇樂至下巴陵、中巴陵、上巴陵, 一路奔馳在北橫公路。途中僅在榮華大壩附近、上巴陵觀景台短暫停留, 拍照取景,全程約花了兩個半小時抵達拉拉山。
車行過了北橫之星,一路上隨時都可看到夫婦山的容貌,一對突出醒目山峰, 相依偎在雲端。
榮華大壩位於北橫公路34公里處附近,海拔約510公尺,身藏於大漢溪 谷中,壩體高八十二公尺,長一百六十公尺。
在陡峭的公路邊緣往下俯瞰榮華峭壁,大漢溪在此將山脈由山頂平直削入 溪谷有如鬼斧神工,這一段危崖千尺的崖壁相當深邃險峻。崖壁下方則是 月牙圓弧形的壩身雄姿顯得氣勢非凡,水壩目前雖不復早期藍寶石般翠綠 深潭,但攔截大漢溪形成蜿蜒山中的碧綠色玉帶,與背後的雄偉那結山, 猶如一幅絕美的自然畫卷。
來到巴陵(balon), 在此轉接桃116號公路到上巴陵,如同去年一般, 過了桃116公路5K的指標,暫停此地欣賞在下巴陵的「三龜戲水」的絕妙美景。
抵上巴稜派出所附近的小市集,站在觀景台,再次眺望壯闊的雪山 山脈支稜,由此向東南方凝視,尖聳的西丘斯山與雪白山比鄰相望, 接著是唐穗山、稜山、尖聳的復興尖山延伸到巴博庫魯山的稜脈,峰峰 相連一覽無遺。
往神木區的途中,回望尖聳的西丘斯山與雪白山
往神木區的途中,山路一路蜿蜒向上,展望愈佳,周遭青翠的山景豁然 開朗,遠方李棟山的圓凸狀身影,在陽光照射下,更為高峻雄偉。
今年比去年晚了半小時,於早上11點30分終於來到「拉拉山生態教育館」。 出發雖晚,但無礙於今日行程。由停車場到福巴越嶺古道13.8公里處的 拉拉山登山口,約4公里長,預計走約1.5小時,由登山口啟登至山頂約1小時, 全程來回約5小時,若一切順利約莫下午四點半回到此處,應無摸黑之虞。 於是收拾妥當,邁向福巴越嶺古道,展開今年拉拉山之行。
福巴越嶺古道木樁,過了14K指標,拉拉山登山口不遠矣。
走進「拉拉山自然保護區」的步道,來到神木的故鄉,此時陽光乍現, 灑在林中,抓住這短暫的燦爛,一一向神木老爺一一致敬,首先看到1號 巨木,接著第2、3、4號巨木相繼出現。
21號神木,高達55公尺,以鶴立雞群之姿傲視群雄。
最粗壯的18號巨木,18.8公尺的胸圍需11人方能合抱。
福巴越嶺古道入口位於第 18號巨岔路之後,叉路口有指標,寫著「福山17 公里(保留區,非經申請不得進入)」,如同去年一般,進去即遇到一道木製 的柵門,直接開門進入,獨自地踏上福巴越嶺古道。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