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銅鑼新雞隆伯公下‧十分崠古道(挑夫古道)‧十分崠茶亭

2013/06/24 23:18
102-5-31漫遊銅鑼新隆村伯公下

 

        苗栗境內山巒延棉,高山、丘陵、台地交錯其間,其中八角崠山脈

和關刀山山脈是苗栗丘陵和山地的天然分野,也是早期客家先民由苗栗

、銅鑼向獅潭、大湖拓墾的天險。

 

 

其中關刀山山脈,是大湖與銅鑼、三義鄉界所在,整條山稜,翠巒綿亙

,自最北端的龍船山(海拔654公尺,位在出礦坑西側)、觀音山(海拔597

公尺)、雞籠山(海拔728公尺)、新百二份山(海拔847公尺),至主峰關刀山

(海拔889公尺)最高。之後,高度遽降,先後被鯉魚溪及大安溪切割侵蝕,

形成低矮的殘丘,到最南端的下太平山,海拔僅501公尺。

 

 

銅鑼的設治,始於乾隆末年,當時稱為「銅鑼灣庄」。關刀山山脈下的

老雞隆溪為鄉內主要河川,介於雙峰山山塊與關刀山山脈之間的老雞隆

溪谷,因山嶺環繞,先民來此拓殖時,見形似雞籠而稱『雞籠』,後因

詞義不雅,改稱『雞隆』。客家先民初由北向南拓墾,隨著墾民日眾,後

來將較早開發的北面聚落稱『老雞隆』〈今興隆村〉,南面新成立之庄落

稱『新雞隆』〈今盛隆村及新隆村〉。

 

 

咸豐十一年(1861年),銅鑼新雞隆庄人吳立傳、吳定新叔侄,組“金和

成”墾號,越過觀音山以武力開闢了泰雅族人稱馬凹(Ma-Ao,山胡椒)的

大湖地區,成為開發大湖地區的最重要墾戶。嗣後,苗栗、公館及東勢

方面之漢人紛紛進墾,從此拓展了客家人在苗栗內山的廣大腹地。光緒

十五年(1889年)曾叱吒內山、一夜連破十八個番社的黃南球(人稱“黃屘

頭兒”)與北埔姜紹祖等合組“廣泰成”墾號,開闢獅潭、大湖、卓蘭等

地,對苗栗縣東南山區的開發,具有莫大的影響與貢獻。這個特殊的

墾號,促成了苗栗縣於光緒十五年設治的關鍵因素。

 

 

拓殖初期,客家先民由銅鑼、三義越過關刀山脈向東拓墾大湖的越嶺路

線,主要有珠湖古道越嶺觀音山;八燕坑、黃麻園古道越嶺雞隆山與

十分崠〈腦寮〉越嶺古道。其中以十分崠古最為便捷,先民為了經營

南湖地區,很快的發現十分崠茶亭所在的十份崠山南麓鞍部,海拔545

,是關刀山脈的低點。於是,從三義、銅鑼到南湖的十分崠古道就這樣

走出來了。

 

 

『十分崠古道』由三義鄉雙連潭天后宮啟程,路經三義鄉客家書院、春田

窯後,至銅鑼鄉新隆村鹿湖,沿新雞隆溪,經九份越過十分崠,走南湖坑

,過草崠,可以到竹高屋至大湖。就這樣,鹽貨從海邊運往山區,農產從

山區運往平地,使這條運輸線成了有名的挑鹽古道、挑夫古道。

 

 

三義鄉客家書院

 

 

三義鄉春田窯

 

 

挑夫古道上隘寮

 

 

早期拓墾時期的古道,多屬羊腸小徑,客家先民一步一擔由海邊帶上山

的鹽貨,再由山上挑下來的農產,都是經由古道進出大湖。如今山路依然

,但都已化為現代化水泥公路,如珠湖古道成為今日119-1鄉道、八燕坑

古道為今日119-2鄉道、黃麻園古道為今日119-3鄉道,而十分崠古道則與

目前苗60縣道路大致重疊。

 

 

上個月,我曾獨自開車在苗栗銅鑼山區的產道上遊蕩,尋找客家先民越嶺

關刀山脈的古道群與伯公祠。幾趟下來,對銅鑼雞隆山區的地理與人文

算是有了粗淺的認識。這些散佈在關刀山脈腳下的古道群都值得一一親身

走訪,或騎著單車奮力一遊也行,只是時值初夏,卻已有溽暑的味道,

因此我還是選擇開車比較省事。

 

 

早期的山地墾植、深入蠻荒主要的目的是在「採腦」。當時苗栗山區盡是

廣大的原始樟樹林,早期的客家先民是以武力拓墾山區,和原住民歷經

多次血戰後,將原住民逼退至泰安、南庄等更遠的山區後,繼而披荊斬棘

,伐林製材,建設腦寮。如今苗栗三義的勝興地名原名十六份,大湖的

百二分、銅鑼的九份、十份、都是因採腦之產量多少而來的。苗栗地區的

樟腦業全盛時期是在咸豐、光緒年間,如開拓獅潭的黃南球、劉緝光、大

湖的吳定新、吳定連,南庄的黃祈英等都是因從事樟腦業,而富霸一方。

 

▼銅鑼鄉新隆村龍斷坑『雙連伯公』

 

 

 

先民經過一番拼手抵足,開疆闢土、以血汗經營家園之後,為了保佑身家

財產的平安,因此山區聚落裡安置了許多密集的伯公廟作為心靈的慰藉。

以十分崠(腦寮)古道,或稱為挑夫古道,沿途就有十餘座伯公祠保留至今

,見證了客家先人拓墾的歷史。

 

 

客家伯公廟的建立同時具有「宣告」的象徵性意義,它代表著漢人勢力的

到達並且「已形成相當程度的勢力」。

 

 

挑夫古道導覽地圖

 

 

我在119縣道26.5K轉入苗60公路,來到與苗60-1公路交會處,此地為埤頭

坪、烏石壁、雙合河三伯公聯合辦公處附近,看見路口這幅醒目的挑夫

古道導覽地圖,雖然僅僅是簡單示意圖,對於各伯公祠並沒有明確的

標示,但是對我而言,仍是相當寶貴的資料。

 

 

近幾年來走訪古道尋找石板土地公,其探勘樂趣如同登山尋找三角點一

般,在於摸索過程中,面對陌生的環境、遇到挫折時的焦慮,發現時

湧現的喜悅,只有身歷其境才能體會箇中三味。

 

 

據台灣堡圖記載十份崠越嶺古道平均寬約三到六台尺,現今苗六十線大

部份按該古道路線拓建。

 

 

挑夫古道伯公

 

 

▼石母祠

 

 

▼埤頭坪,烏石壁,雙合河三伯公聯合辦公處

 

 

▼銅鑼鄉新隆村11鄰土地公廟(枋寮北茄苳伯公)

 

 

當地文史工作者徐煜佾:「這座土地公是社區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座,

保存最完整的,燕尾還有這葫蘆,別的土地公就沒有這個(葫蘆)。」 

 

 

▼鍾月輝屋側伯公

 

 

▼九份伯公

 

 

▼九份大伯公

 

 

九份大伯公並不在公路旁,而是位於鍾月輝屋側伯公與九份伯公之間

一條古道上,若無人指點需要靠點運氣,我是來回穿梭幾次才發現的。

 

 

由公路走進泥土的山徑裡,偶見佈滿青苔的石階錯落其中,彷彿時光隧道

般走在昔日的挑夫古道上,依稀看見一路吆喝趕路的挑夫們身影穿梭在

山林裡。如今挑夫古道增添了不少現代文明的標示,只有這一小段泥土

山徑,才能拾回古道上的記憶。

 

 

這座伯公祠據說是九份開基伯公,雖然杵在山區偏僻的山徑上,但卻整

修的相當講究。

 

 

▼九份伯公1

 

 

此座伯公小祠地圖並沒有標示,但我在尋找九份大伯公祠時,瞥見一位

客家婦女正在一座草莓園山坡上祭拜伯公,趨前寒暄一番,順便請教

大伯公的位置。

 

 

客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而客家人與土地公的關係也一如與叔伯之間

一樣親近。客家人的習慣將家裡的水果、餅乾先祭拜伯公後,再分給小

孩吃,祭拜伯公如同對家中長輩的晨昏定省而已。

 

 

▼十份棟伯公

 

十分崠的“崠”,客語有“頂部”的意思,早期墾民在這裡焗腦,設腦灶

十份而得名。

 

 

 

十分崠古道黃四寮觀景台

 

 

這座伯公位於黃四寮觀景台附近,也是剛才那戶客家人指點的,當初整建

時他們家也有出錢出力。

 

 

雖然已被整修過,但依然可以看出其古樸之風。

 

 

▼銅鑼鄉新隆村黃四寮

 

 

黃四寮這兩座伯公位置相當隱密,我尋尋覓覓,遍尋不著,整個產道上

只見幾戶民宅,雖門不閉戶但無人在家,但見沿路種了許多桃樹、李樹

,綠意盎然,李子果實纍纍,遙想百年前這裡曾是充滿著原始樟樹林,

如今成了果實纍纍的果園。這裡的客家人,依舊承襲先人刻苦耐勞的

傳統,用汗水延續著前人打拚過的土地。

 

 

正當我打算放棄之際,突然迎面來了一輛滿載李子的小貨車,山區道路

狹窄,狹路相逢,費了一番功夫才得已會車,我向開車的阿伯問起榕樹

下伯公祠,剛開始這位阿伯丈二金剛,不知所云。寒暄幾句,各奔前程。

我正自怨嘆之際,可能是福緣未到,無緣見到伯公仙蹤。然而福緣一至,

剛才那位阿伯過了幾分鐘後,又調車回頭說他想起來了,當下阿伯將車

擺在路中間,下車親自帶我到竹圍下伯公,然後再指點我榕樹下伯公

的位置。

 

 

▼銅鑼鄉新隆村黃四寮竹圍下伯公

 

 

▼銅鑼鄉新隆村黃四寮榕樹下伯公

 




我依指示順利地找到這兩座不太好找的伯公祠。我在伯公前拈起一柱清

香,感謝伯公讓我如願以償拜訪貴寶地。

這兩座伯公祠都位在私人的果園內,伯公的祭祀雖沒有拒人於千里之外

,每個人均可趨前上香奉茶,但每座伯公仍有其特定的祭祀圈,如果

你有意拜訪,還是請當地人帶路為宜。那天為我帶路的阿伯,讓我感受

到客庄農家古樸、極富質樸的人情味。

 

▼十分崠老茶亭

離開黃四寮伯公,回到十分崠老茶亭內歇歇腳。老茶亭以前是一路吆喝

趕路的挑夫們,歇腳補充水份的重要據點。今日我風塵僕僕由台北南下

到銅鑼山區尋找古老的伯公下,辛苦程度也不亞於挑夫們。

 

在關刀山稜線的許多古道,都在十分崠交會,附近居民也常將山裡的物資

運送到這裡公共建築來,自然形成集貨中心。他們會選在天未破曉時分,

集體挑往銅鑼,再採買生活用品上山。

竹苗地區的茶亭,大都建在坡頂或山路最高處,多由私人或地方有識之士

出錢出力籌建,並由善心人士義務提供茶水。商旅經過一番跋涉,或苦鬥

陡坡,揮汗如雨的上抵涼亭,在亭內小坐片刻,喝下兩盅清茶,既消暑

解渴,又滌除旅途勞頓,展現墾拓時代人情的溫馨。

『十份崠茶亭』建於日治大正12年(1923年),由居住附近的墾民劉來旺

募建,聘請名匠廖阿榮施工。老茶亭為單間式建築,坐北朝南,三面牆壁

均由砂岩石塊砌成,厚重堅固,型制中規中矩,屋脊微翹、火型馬背,

造型古樸典雅,可說是『茶亭』建築中的經典之作。

茶亭完工後,一直是劉來旺的太太莊壽妹負責供應茶水,再由媳婦劉

江星妹接手,後來才交給他人接手。茶水一般是粗茶,有時泡芭樂葉或

青草茶,裝在陶甕裡,再以竹籃裝著陶甕放進有保溫作用的磚砌茶爐內

,並不燒柴。據說為避免行旅大口直接喝入涼茶傷了身子,茶水放進稻殼

,必須吹開始能飲用。雖然只是普通茶水,卻讓在茶亭休息飲茶的路人

感到溫馨又有人情味。

 

老茶亭歷經了昭和十年(1935)的關刀山地震,經過整修後,仍舊屹立

在山頭上。198160號縣道通車後,茶亭失去了功能,逐漸從人們的

記憶中消失。1999921大地震後,老茶亭結構嚴重受損,岌岌可危,

到了即將消失的地步。

有鑑『十份崠茶亭』見證了早年先民艱辛的拓殖歷史,而且是難得一見

的傳統石砌建築,為維護鄉土文化資產,苗栗縣政府於2001年5月16日

公告為縣定古蹟,並於2005年6月動工維修,重現昔日風貌。

   茶亭整座建築依原貌整修,呈「ㄇ字形」,正面朝苗60縣道路,左右

山牆各設半圓拱門,象徵天圓地方。後壁置有兩座石條方形窗,有助

空氣對流,減少亭內的霉氣。

茶亭並不在苗60縣道路旁,而是比現代公路高,原來苗 60 線道路,因為

施工考量,路線並未依照十份崠古道實際路線設計,部份路段是在

古道下方而築。

今日我發現沿途的伯公祠座落的位置和老茶亭一樣都在公路上方,可見

當時的古道都比現代公路高,如今古道在時代的巨輪碾壓下,早已荒廢

消失在山林中。

古道功成之後,化為山區產業道路,現代的人開著冷氣車、用輪胎輾過

先人用血汗築成的路基上,自是無法緬懷客家人在這塊鄉土上,逢山

開路,過水架橋,披荊斬棘,開彊闢土的艱辛歷程。這些山區水泥產道

相對於古道,也許不算什麼,但是散落在古道兩旁的古厝、伯公祠、

茶亭,正是見證當時客家人的靭性。

『十份崠茶亭』,展望良好,東眺雪山山系的眾嶺群峰,景色曠豁蒼茫。

回首再望一眼老茶亭,不禁哼起

 

茶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