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坪林舊橋,倒吊蓮山 ,金瓜寮溪觀魚蕨類步道

2008/04/13 11:19

 

       過去坪林因擁有豐富多元的觀光資源,並位於北宜公路的重要中途站,也使得觀光人潮絡繹不絕。然而,自從雪山隧道通車後,位於雪山隧道前的坪林,因北宜公路車流量減少,使得坪林成為中途站的優勢不再,造成來到坪林停留的遊客銳減,商業逐漸沒落。如今昔日是熱鬧的坪林老街,繁華早已不再,少了繁囂的氣氛,卻多了一分寧靜,對喜歡大自然寧靜之美的遊客,卻又多了一份選擇。

 

 

       今日是春假最後一天收假日,也是各地遊子返鄉的日子,為避開人潮與車潮,坪林就成為最佳選擇。

 

 

坪林舊橋
       從坪林交流道下來,第一站便來到坪林舊橋。我們選擇一家小吃店吃麵,稍事休息,順便欣賞坪林舊橋迷人的旖旎風光。

 

坪林舊橋興建於民國前二年(明治四十三年,西元1909年),完工於日據時代大正元年(1912年),迄今歷史已近百年,近年北縣文化局已提報為縣定古蹟。坪林舊橋橫跨北勢溪,曾為連接台北與宜蘭間之唯一交通橋樑。民國三十五年北宜公路正式通車,柬西往來車輛絡繹不絕於途,舊橋風光更趨鼎盛,此一盛況持續不斷。直到民國五十九年,坪林新橋完工通車,逐漸取代舊橋交通樞紐地位,舊橋功成身退,鄉公所遂將坪林舊橋規劃為供行人通行及欣賞山水景觀之行人徒步區。

坪林橫跨北勢溪,自左而右共有三座跨溪大橋平行並列,一是坪林新橋,一是坪林古橋,一是坪林拱橋。其中以坪林舊橋最具特色,外表不甚顯眼,但造型十分秀雅。當年日本建築師採用對稱圖形建造坪林舊橋,根據溪水的水流速度不同,每根橋墩的方向都不一樣,採用船形破水式橋墩,橋墩與溪水流方向未成直角交會,而是斜斜交會,以減少水流對橋墩的衝撞力,充分展現建築工藝的智慧。舊橋設計可防洪所造成之湍急,破壞橋基隨大水漂來之大型流物,因橋柱細斜而能快速通過不會造成傷害,依水流方向設計橋墩,不會因大水一來隨之改變下游地形、地貌、地物、這是現有坪林新橋等新式橋樑可比擬的特色。

 

 

倒吊蓮山

       今天旅遊目的主要是帶家人一遊倒吊蓮油杉保護區,順遊金瓜寮溪觀魚蕨類步道。

 

午餐過後,車行從坪林橋往宜蘭方向約500公尺,台9線[北宜]坪林~宜蘭38.9K處叉路,入口有協德宮牌坊,右下由坪林協德宮牌坊進入,穿越大林橋後,順著天佛禪寺[倒吊蓮油杉區指示牌]指標,一路上行經平林戒治所圍牆邊馬路後,約2.3K叉路,直行往金瓜寮溪露營區,取左往天佛禪寺[倒吊蓮油杉區指示牌],到產業道路4K馬路盡頭,天佛禪寺,靆魚堀28號民宅登山口前停車。

 

一路往天佛禪院指標續行,值此春茶採收時節,停車觀看採茶山姑摘茶,閒話家常一陣子後,往靆魚堀28號民宅登山口前停車。

 

 

靆魚堀28號民宅登山口應該是距離倒吊蓮山最近之登山口,休息整裝。此處海拔440公尺,離倒吊蓮山485公尺,僅爬升50公尺,算是最輕鬆親近基石的路線。

倒吊蓮山登山口,直行有水泥階梯上往茶園,右側有小路通往涼亭,兩者皆可通倒吊蓮山。但是若要去倒吊蓮油杉步道,可往右側有小路通往涼亭處,再直行通往茶園,48電線桿左側有往下之腰繞山路,通往油杉區。本想先往倒吊蓮油杉保護區,回頭再順登倒吊蓮山,於是往右側先取小路通往涼亭處,再直行通往茶園。

 

站在山上俯視,天佛禪院

茶園頂展望頗佳,俯瞰下方天佛禪寺,近處山坡盡是茶園,遠處下方是北宜公路經坪林,對面源茂山系清晰可見。

兒子與阿姨合照

通往吊蓮油杉保護區的腰繞山路,山徑較原始,並不太適合小孩同行,試走一小段後,決定作罷,原路回去改攻倒吊蓮山。

 

由茶園往倒吊蓮山途中

約莫10分後即來到倒吊蓮山基石所在。倒吊蓮山之山名由來據說站在山上俯視,如山名所述,倒吊蓮山像一朵蓮花倒吊的型態。倒吊蓮山 【國字三等1128號  H:485M】基石位於山路左側,其周圍有一公尺見方水泥保護,相當顯眼。樹林圍繞無展望。

 

倒吊蓮山回靆魚堀28號民宅登山口途中

 

       我們一行人回到車上,原路回到2.3K叉路,取左往金瓜寮溪露營區,這一條產業道路車流稀少,起伏頗大,但看一路上不少單車騎士或成群結隊或獨行,賣力往前騎,可見此條單車路線,挑戰性比沿著金瓜寮溪鐵馬新樂園之單車路線等級較高,此條產道沿路看見2~3處有藍天指標往倒吊蓮山之登山口,其中有一條快到「陳吉記古厝」之前有個大茶壺指標,細看之下原來是北聯隊新闢之產道登山口,指標往古水圳步道全程約100分,倒吊蓮油杉約120分。這一條路線據說相當陡且不好惹,我從靆魚堀28號民宅登山口迂迴開車陡下到此地,光開車就知此路非普通郊山路線,建議一般獨行登山客還是看看就好。
下山後順道參觀「陳吉記古厝」及位於「金溪一號橋」附近的日據時代「金溪駐在所」舊址。「金溪駐在所」舊址已來過數次,但既然路過此地,當然順便參觀。

 

「陳吉記古厝」

 

 

【金溪駐在所】

日據時代警查分駐所,日據時代,坪林部分地區人為原住民族活動的地點,日本人為有效的控管該區,在此設立分駐所,現已成為過去歷史的見證。

金溪駐在所

 

兒子與阿姨在金溪駐在所合照

金瓜寮吊橋,據說最初建造於日據初期。如今只剩溪岸旁的橋墩及橋拱殘跡。

 

 

       告別金溪駐在所,續沿著金瓜寮路前行。金瓜寮溪,發源於九芎根,於黃櫸皮寮匯入北勢溪,成為北勢溪的一支流,溪谷沿岸有金瓜寮產業道路,由黃櫸皮寮通達九芎根,全長約10公里,沿途風景秀麗,近年已成為大台北地區最佳單車路線之ㄧ。我們一路經第一段的觀魚蕨類步道(約位於5.5K附近),略過此段,再前往第二段觀魚蕨類步道入口,暫時略過回頭再取。續行,過「金溪三號橋」,仍取直行往「九芎根親水公園」。記得2007年初訪此地時,對於產道盡頭居然有一座風景秀麗之親水公園,感到驚艷不已。今天再度重遊,可惜公園目前尚在整修中,不復舊觀,短暫停留後還是回到觀魚蕨類步道,開始我門今天的主要行程。

 

「九芎根親水公園」目前尚在整修中

記得2007年初訪此地時,對於產道盡頭居然有一座風景秀麗之親水公園,感到驚艷不已。

 

 

【 金瓜寮溪觀魚蕨類步道】

 

    金瓜寮溪觀魚蕨類步道大致有兩段,其中以第二段景致較佳。第二段觀魚蕨類步道入口,旁有「觀魚蕨類步道起點」標示牌及金溪幹#117電力桿,取左沿著溪岸行走林中山徑。我老婆與小姨子對此自然步道,讚不絕口,走來輕鬆愉快毫無壓力。整條步道延著金瓜寮溪而行,依山傍水,山光水色,美景渾然天成,行走其間,悠然自得。

 

第二段觀魚蕨類步道入口,旁有「觀魚蕨類步道起點」標示牌及蕨類解說牌,諸如「麟蓋鳳尾蕨、垂葉書帶蕨、粉葉蕨…」。

 



金瓜寮溪清澈見底,邊走邊享受森林浴邊聆聽悅耳的潺潺流水聲,整條溪域出現苦花魚肚皮一閃一閃的亮光,可觀察到金瓜寮溪的封溪護漁的卓越成果。途中我們選擇靠溪較安全的地方,停下來駐足欣賞碧綠水潭及魚兒,旅途中的疲倦感頓時解放。

整條觀魚蕨類步道,生態豐富多元,在此可發現數種台灣特有的蕨類,沿途有很多蕨類解說牌,諸如「麟蓋鳳尾蕨、垂葉書帶蕨、粉葉蕨、觀音座蓮…」,參雜著蟲鳴鳥叫及迎風搖曳的不知名的花草,置身在綠意盎然環境,別有一番情趣。約30分抵達觀魚蕨類步道出口,旁有金溪幹#128電力桿及[金瓜寮7.5k]里程牌,沿著金瓜寮產業道路返回,約15分回到停車處。

我老婆與小姨子對此自然步道,讚不絕口,走來輕鬆愉快毫無壓力。

觀魚蕨類步道步道平緩,沿途幾乎沒有陡坡,連單車騎士都捨棄柏油路,寧可牽車邊走邊享受步道山林之美。

 

最後來到金瓜寮觀魚自行車道,對於依山傍水、景緻秀麗的自行車道,也忍不注停車下來步行小走一段,時近黃昏,清風徐徐,不冷不熱,沿途可俯瞰金瓜寮溪之魚兒,走來頗為愜意。

 

沿途可俯瞰金瓜寮溪之魚兒,走來頗為愜意。

       最後步行到觀魚自行車道起點,此地有舊式單車模型,我小時練習騎腳踏車時,就是使用這種腳踏車練習,當時家裡無兒童專用單車,只有借用老爸的鐵馬練習。小時候個子小,無法跨坐,僅能側騎,一隻腳跨騎在另一踏板,一隻腳踩地不斷滑行,當然歷經不少滑交,當最後開始成功滑行時,那股無法形容的雀躍,至今難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