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結基督長老教會,羅東鎮北成聖母升天堂,北城「客人城」

2008/03/02 14:05

20080202 四結基督長老教會,羅東鎮北成聖母升天堂,北城「客人城」

 

 

        2月初過年前夕,一向冬雨綿綿的宜蘭,難得露出短暫的冬陽,週末午後我們一家3口來到羅東。
首先我們先來到位於蘭縣五結鄉中正路2段72號的四結基督長老教會,先參觀目前被宜蘭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四結基督長老教會

 

四結教會內斂而含蓄,以材料、質感、造型等表現出簡潔明瞭之風格,在宜蘭甚或台灣的教會建築中,都屬特殊而難得。

 

 

        四結教會創設於民國51年(1962)8月,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戰後於宜蘭地區之新設教會。當時由羅東教會的陳耀宗牧師發起,主要目的為進行「職域傳道」(向工業區人員傳道),即以四結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員工與眷屬為主要傳道對象,因此定名「四結工業職域傳道中心教會」。初創時期以中興紙廠正門北側之紅瓦平房為佈道所。
       陳耀宗牧師購得中興紙廠側門旁土地151.42坪作為禮拜堂建築基地,於民國52年(1963)11月12日舉行「四結教會勞工中心」開幕典禮,教會於是正式成立,同時委託劉明國建築師進行規劃設計。於民國54年(1965)8月27日破土、民國54年(1965)12月27日奠基、民國55年(1966)9月15日下午2時舉行獻堂典禮。四結教會因此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工業職域傳道事業中第一棟興建的禮拜堂,具時代意義。

民國92年(2003)進行台九線省道拓寬工程,教會部份建築面臨被拆除命運,故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之協助下,將禮拜堂向後遷移,使教堂建築獲得保存,並登錄為歷史建築。

 

 

四結基督長老教會民國54年(1965)12月27日奠基

四結教會建築物由一個梯塔及禮拜空間所組成。梯塔除了是通往屋頂的樓梯之外,也象徵著教堂的鐘樓意象。

 

 

羅東北成天主堂:蘭縣羅東鎮北成路14-1號

 

羅東北成聖母天主堂之設計構想源自義大利籍謝神父,由天主教靈醫會出資,於民國46年(1957)12月26日興建、民國47年(1958)9月28日竣工。目前被宜蘭縣政府登錄為縣定古蹟。

 

 

        天主教靈醫會會士和修女於民國41年(1952)6月15日來台,初期租下原已休診的一家小診所,更名為聖母醫院,僅有12張病床,開始於宜蘭地區濟世救人的行醫救貧工作。至目前己於宜蘭行醫逾50年,並由原來小診所而為現在宜蘭地區醫院,在宜蘭地區的醫療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羅東北成天主堂位於北成路上,佔地廣濶,對面為「靈醫修女會仁愛之家」,臨近善法寺及羅東孔廟,附近為羅東林管處宿舍區及住宅區,整體環境清幽寧靜。
 
目前建築物保存良好,除天主堂本體外,之後陸續增建與其相連接之神父宿舍及聖母幼稚園。

 

羅東北成聖母天主堂外觀以尖柱及尖栱表現出垂直向上之效果

 

天主堂本體在構造上以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築成,建築量體高聳,就規模而言,可屬宜蘭之最。外觀原為磨石子,後來於正面加鋪馬賽克成現狀。在造型上以尖拱、扶壁柱、方尖飾表現出哥德式教堂之風格。

羅東北成聖母天主堂內部因挑高的屋頂及兩側的彩色玻璃窗而顯得高敞明亮

 

天主堂室內空間高敞,兩坡斜頂更加強了向上之垂直感。木製長椅、祭台、木窗、彩色玻璃等均為創建時之原物,尤其是上層玻璃由外地進口,本地並不生產,在日光照射下,玻璃因折射而呈現出的閃爍情形,最為特殊。

感謝聖母幼稚園老師,借給小兒Matt 腳踏車在園區閒逛,度過一個悠閒的週末。

天主堂後面有佔地頗廣的菜園,還附有解說牌,頗有生態教育之功能。

 

 

北城「客人城」

 

客人城又名北城,原指的是北成社區興安宮為中心的城仔底一帶,「城仔底」是1804年(清嘉慶九年),有徐春芳、范阿秀等客籍先輩,為了防衛在四周築籬為 城而居,所衍生出的聚落。

現名的北成原本稱為北城,是昔日的樹林仔、北投城和茅仔寮三個聚落的合稱。清朝來 蘭地治理時改名為北城,現在的北成里只是當時北城庄的一部份而已,而真正的客人城只有北成里的城仔底一帶,當時的北城位於羅東西郊,東和廣興溪相鄰,大約 是靠廣興堤防的尾端與五結堤防的首端,從前過溪的柯仔林部份土地也屬於北城庄。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對面的「興安宮」,供奉的是「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的山神。

門前的百年老榕樹與興安宮的歷史互相輝映

對面的榕樹也有百歲以上,見證「三山國王」廟之悠久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