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石油生產發源地-公館鄉出磺坑,順訪關刀山脈 龍船子山、觀音山
早上車行至八角崠山脈登上八角崠山後,沿著苗24道路往大湖方向續行,途經福德村北寮百年土地公廟,短暫停留後,隨即下到台6線里程牌28K處,路口有福德土雞城招牌,右轉循台6線至里程牌27K處,左轉進入國光橋,車行橋上見兩側為高山峭壁,南邊是關刀山脈,北邊為八角崠山脈,兩山脈本屬同一稜脈,被後龍溪切穿造成峽谷,峽谷在現國光橋附近之後龍溪大吊橋處最狹,形成著名的牛鬥口峽谷〔有小太魯閣之稱〕,(昔苗栗八景之一的「磺窟響泉」之盛名,因此而得。後龍溪迴環西山之間,兩岸峭巖聳立,峻峭挺拔,溪流蜿蜒穿梭,迴環曲屈,水清如鏡,泉響山應。)過橋後來到位於後龍溪峽谷南端出磺坑站。
【出磺坑】台灣石油生產發源地
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是台灣石油的發祥地,此地開採石油已近一百九十年歷史,自一八一七年(清朝嘉慶廿二年),當地石圍牆的開莊主吳琳芳在後龍溪岸的石隙中發現油跡滲出,居民鑿井,經常見到硫磺色的液體湧出,並不知這就是珍貴的原油,把這液體叫作硫磺油,因此,當地舊地名為「硫磺窟」,劉銘傳來台後更名出磺坑。
出磺坑油礦是臺灣最古老的油礦,在臺灣油業史上佔有極重要的一頁。最早為清嘉慶22年石圍牆的開莊主吳琳芳所發現,當時因出磺坑仍是蠻荒未闢之地,吳琳芳不敢深入探查油源。至咸豐11年邱茍擔任理蕃通事,在後龍溪牛鬥口南岸,發現油苗,挖掘了一口深約三公尺的油井,每天可產油四十多公斤,據中油公司的文獻資料,邱茍所掘的油井,就是台灣第一口油井。台灣出磺坑油氣歷史悠久,世界第一口油井鑽探,是西元1859年美國賓州的德瑞克油井,而台灣出磺坑油氣則僅遲了2年被發現,為世界第二口油井。
自邱苟發現石油露頭起,出磺坑的油礦開採持續不絕。光緒二年(1876),滿清政府曾雇用兩名美國專家來臺協助鑽井開發,是現代科學方法開發臺灣之始。日治時期,由於出礦坑油源相當豐富,日人共鑽探了99口油井,迄國民政府繼續經營,出磺坑共開挖了141口油井,是本省最老最大的油井。如今出磺坑不再產油,獨留老礦坑的歷史故事,值得到此倘佯。
在公館鄉出礦坑場正門右前方約80公尺處的(出礦坑第一號油井)遺跡,即是日人開採的第一口井。在抽油桿式抽油機旁邊立有出磺坑第一號古油井紀念碑,說明原古油井並非在此處,而是在後龍溪南岸。
這口井是我國使用頓鑽鑽機鑿成功的第一口古油井,深具歷史意義與紀念價值。
參觀了第一號古油井後,隨即來到中國石油公司油礦陳列館,將車停在停車場,門口有石油工人鑽油的雕像,仰望山坡上則昔日工人進出山上礦場所搭乘的有軌纜車道,上方則有巨大的鑽井平台豎立在山腰上非常顯目。
我沿著纜車道的石階拾級而上,回想當年開採油井盛況,井幹林立,通往龍船山上山至上會社建有交通鋼纜吊車,依山設軌,鋼纜卷舒,上下自如,入夜時纜車軌道兩旁,燈火通明的盛況,造就了一段輝煌燦爛的榮景。然而現在因上山的產道已四通八達,無須再使用纜車,又因石油減產廢社,為安全起見,目前鋼纜吊車,已停止使用,僅供憑吊而已。
如今漫步在纜車道的石階上,僅見兩側的房舍大都荒蕪,兩旁茂盛的野草在風中搖曳,憑添幾許荒涼的氣息。 昔日纜車歲月,人煙散去,走入歷史。循著石階往上行來到巨大的鑽井平台,旁邊也有一座抽油桿式抽油機,為出磺坑礦場開發初期最重要的原油採收設備。
僅見兩旁茂盛老樹與野草,憑添幾許荒涼的氣息。
纜車道的石階兩側的房舍也大都荒蕪,人煙散去回歸寧靜。
株式會社榮景不再,房舍荒蕪,纜車歲月已經走入歷史
如今出磺坑不再產油,獨留老礦坑的歷史故事,值得到此倘佯。
由『出礦坑油礦陳列館停車場』右轉往久久土雞城(自由休閒農場)指標方向往下行,來到出磺坑城煌宮,這一帶稱為開礦村。左轉往開礦國小,右邊是中油的二氧化碳脫除廠,不久見到「香茅的故鄉」餐館招牌,對面牆上發現「陸軍登山步道」的指標牌,這條小水泥路即為出磺坑古道通往法雲寺、金童、玉女山的登山口。記得2003年秋末曾隨林宗聖老師即由此古道入口登上法雲寺。今天我不是來走古道,於是開車沿著往龍船子山(654公尺)、觀音山(592公尺)和雞隆山(728公尺)的中油產業道路續行,沿途上有數株油桐夾道,此時桐花已綻放開來,雪白桐花自然舖散在路上,不自覺又停下車來欣賞滿地的白色地毯。還好一路無車,可自在地隨意停車欣賞桐花之美。
出磺坑城煌宮,這一帶稱為開礦村。
2003年秋「陸軍登山步道」途中第一位即是林宗聖老師背影
2003年秋末隨林宗聖老師由出礦坑古道入口登上法雲寺之途中,林老師講解古道典故
2003年秋末隨林宗聖老師由出礦坑古道入口登上法雲寺之途中,鴨米前輩講解古道典故
2003年秋遊法雲寺,古道途中竹林夾道
【龍船子山】
叉路口均有中油油井編號指標,龍船子山是位於往131號油井方向,約3.3公里電桿開礦高分68支2丁字路取左行200公尺,電桿開礦高分72取右行200公尺,Y字路取右,往131W及CHK144W探井工程隊方向行300公尺,岔路開礦高分75支取左上(右下不取)往131號油井,再行500公尺岔路(電桿75支18),取左行600公尺,於131號油井鐵捲門之前20公尺即登山口(電桿75支34處),停車。看了一下登山口,被野草遮掩並不明顯,還好入口有少許的登山布條可供辨認。登山口視野佳,可惜此時能見度不佳,無法遠眺。一進入登山口,腳下是老舊水泥階梯路,廢棄許久,有些路段幾乎被野草、樹葉等遮掩,小心翼翼撥草前進。不久進入竹林,轉為泥土路,循登山條行。約莫12分鐘後抵龍船子山【3-107 H:665M】,基點在草堆裡,四週有水泥護牆,樹林中無展望,拍照紀念後,隨即下山。
離開觀音山本想往雞隆山續行,但是擔心時間不夠,影響後續行程,改變主意,回到出磺坑城煌宮,短暫休息後,續往下一目標十一分山。
登山口,被野草遮掩並不明顯,還好入口有少許的登山布條可供辨認。
一進入登山口,腳下是老舊水泥階梯路,廢棄許久,有些路段幾乎被野草、樹葉等遮掩,小心翼翼撥草前進。
龍船子山徑竹林途中
龍船子山【3-107 H:665M】四週有水泥護牆,樹林中無展望
【觀音山】
往慈雲宮(觀音山)途中,遠眺觀音山
慈雲宮主祀奉觀世音菩薩,兼祀財神爺,位於觀音山上的置高點
廟後通往石觀音之山徑
樹下有一座石觀音,設有香爐,供人膜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