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台灣紅茶的故鄉~魚池鄉貓囒山茶改場,小百岳貓囒山,日月潭氣象站

2009/07/11 18:30

 

20090619小百岳貓囒山,貓囒山茶業改良場,日月潭氣象站

 

        寧諡的魚池鄉舊稱『魚池仔』,早期曾是一個湖泊,後因南港溪

上源之侵蝕,導致湖水外溢而乾涸。但是原來湖底的深窪處,仍留下

多處的殘跡湖,當墾民落居此地時,便就其地形特徵命名為『魚池』。

魚池鄉境內四周有水社大山、貓蘭山、大尖山、後尖山、魚池尖山、

白葉山等山環繞,形成一連串的盆地群,如頭社盆地、魚池盆地等,

這些小盆地因地勢分別發展成一區區的聚落,如頭社、水社、司馬鞍、

審鹿、貓囒等聚落,魚池鄉昔稱「五城堡」,即為邵族五聚落之稱而來。

 

魚池鄉境內物產豐富、人文薈萃,是台灣典型的農村景致。魚池鄉境內

盆地海拔約在600~700公尺之間,氣候宜人,日夜溫差大,非常適合

阿薩姆紅茶樹的生長。

 

日治大正 14 年(西元1925年),日人首先從印度阿薩姆省引進茶種,

在日月潭所在地魚池鄉試種,所生產之紅茶品質卓越,色澤紅艷,

味道醇厚,與印度阿薩姆茶區酷似,於是廣為推廣,成為日月潭最

出名的特種茶,因而素有「台灣紅茶故鄉」的美譽。現今茶業

改良場魚池分場座落於日月潭附近的水社村貓囒山上,

繼續阿薩姆紅茶的研究工作。

 

 

貓囒山眺望日月潭景觀

 

貓囒山海拔1020公尺,位於日月潭西北方,是全覽日月潭湖光山色、

人文景觀的最佳地點之一。在此可覽盡「日潭」與「月潭」風光。

周圍群山環抱、山巒層疊,包括水社大山(2059m)、治茆山北峰

(2483m)、治茆山(2059m)、治茆山南峰(2863m)、北巒大山(2863m)、

西巒大山(3081m)、卜吉山(1222m)、二龍山(954m)、青龍山(954m)、

向山(850m)等山頭。

 

日月潭秀麗的湖光山色、邵族文化與宗教古剎聞名中外,日月潭之美,

一時也道不完。我們每次來日月潭,望著日月潭清澈碧綠的潭水,

氤氳水氣及層次分明的山景,總是留下諸多讚嘆,只嘆來去匆匆,

蜻蜓點水般的短暫逗留,無法細覽日月潭山水之美。

 

本週五休假,趁著上班期間,貓囒山的茶業改良場開放參觀與小車

可達日月潭氣象站之便。於是我就安排全家一趟貓囒山阿薩姆紅茶

的人文景觀與文化知性之旅。

 

拜國道6號通車之便,加上適逢非假日,我們由台北出發,由中山高南下

接中二高,於214k指標轉入國道6號直下埔里,下愛蘭交流道,出台14線

左行,再接台21線右往日月潭方向續行。由台北出發約2小時後,我們

已來到日月潭了,可惜,歷經多年後再度走訪日月潭,迎面而來的

是一場傾盆大雨。

 

 

日月潭文武廟

 

 

文武廟正門為大理石牌坊,正面書「文武廟」,左右分題「崇文」、

「重武」,廟的廣場處,有二個紅巨獅戲珠,抱球對應,頗為搶眼。

 

無奈,我們只好在文武廟內避雨,還好這場大雨來得快、去得也快。

此時天空雖然陰晴不定,但是看雨勢是已經停住了,於是趨車來到

台21線61K處的竹石園生態池旁停車場,此即為貓囒山步道的東入口,

貓囒山步道的西側入口位於明潭國中旁之台21公路63K處,非假日時,

小車可循產業道路直抵貓囒山頂的日月潭氣象站。

 

竹石園步道口停車場,附近有座福德廟,見晶宮,公路旁還有石敢當。

隔著環湖公路,對面就是水社親水步道,可以親近日月潭。附近即為

觀賞日月潭湧泉的最佳位置,遊客可此在憑欄遠眺日月潭湖光山色,

頗值得一遊。媽媽今日不想爬山留在附近欣賞日月潭湖畔風光。

我們一行四人就循著貓囒山自然步道,開始我們今日小百岳貓囒山之旅。

 

貓囒山步道的東入口-竹石園

 

 

水社親水步道

 

 

水社親水步道,可以親近日月潭,欣賞其粼粼波光的水色,風光旖旎。

 

水社親水步道一隅,兒子與日月潭湧泉合照。

 

剛開始循著竹石園車道往上,不久來到竹石園,步道口有日月潭

貓囒山大石,有指標樁和登山口地圖解說牌。左往竹石園,右側為

泥土路即為貓囒山自然步道。竹石園是一座小型公園,整體環境優雅

清靜,在此可俯瞰日月潭,景致頗佳,盡頭設有公廁,是附近方圓

數百公尺的一座公廁,相當難得。

 

竹石園

 

貓囒山自然步道,坡度平緩,老少咸宜。

 

這條步道是由台電保線路所改建,路況極佳,沿途生態豐富,

一路走來,發現不少蝶蹤,讓人驚豔不已。

 

永澤黃斑蔭蝶

 

那時還不知牠是什麼,查了查才知道是永澤黃斑蔭蝶。

 

鹿野波紋蛇目蝶

 

枯葉蝶

 

待查

 

臺灣波紋蛇目蝶

 

步道一路平緩好走,隨即進入樹林,轉為枕木步道,步道兩側

孟宗竹林夾道,景致優美,雖是仲夏時節,走近林間,不覺其熱,

倒有一份舒適之意。

 

貓囒山自然步道,兩側孟宗竹林夾道,景致優美。

 

 

隨著木棧道緩步爬升,穿過翠竹蓊鬱的孟宗竹林後,來到茶園中

小徑,視野豁然開朗,田疇農舍,一眼望去,盡是青翠的茶園,

而前方不遠處即是茶改場。

 

 

綠色的紅茶園,一排一排的環繞的丘陵,遠近之間,

一種獨特的空間美感。

 

 

 

貓囒山阿薩姆紅茶園

 

 

茶改場設有景觀平台,視野展望極佳,可欣賞滿山遍谷的阿薩姆

紅茶園、台灣杉林及日月潭全景,景致絕佳。

 

 

 

茶改場一隅,「萌」之意象,有茶芽萌發新生之意。

 

 

眺望魚池盆地

 

 

 

這邊可以看到魚池尖山、過坑山、白葉山、橫屏山,魚池村,

以及排列整齊的茶園風光。

 

我們在半山腰的茶改場逗留了一會兒,覽盡茶園風光後,本想繼續

循著茶改場內車道行至日月潭氣象站,由因茶改場行至日月潭氣象站,

約一點三公里,約需40分鐘路程,但老爸已走不動了,又心繫山下

的媽媽,於是原路下山,下山回到竹石園步道口停車場取車,

再接媽媽一起上山,這次改由台21公路63K處明潭國中旁的小車道上山。

 

通往貓囒山的產道,往上約500公尺,有一整排日式宿舍群,可惜

目前整修中,無法進入參觀。續往上行,但見一路上種滿了大葉種

紅茶樹,頗具特色,但是夏天走此產道,酷熱難當,建議來訪遊客

改走台21線61K處的竹石園的貓囒山自然步道,不但可享受山林的

樂趣,也不用與車爭道。

 

車道入口設有路障,但今天非假日,車道暢通無阻,由山下的入口

至茶改場、日月潭氣象站的大門全都敞開,暢通無阻。我們就這樣

載著兩老車遊小百岳貓囒山。

 

 

貓囒山茶業改良場支首長-新井耕吉郎 

 

 

貓囒山茶改場的下方茶園轉彎處,就可以看見白色的亭子,茶葉改良場

還設置了指示牌,讓遊客回顧新井耕吉郎對魚池紅茶的貢獻。

 

新井耕吉郎是日本群馬縣人,1926年服務於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院

平鎮茶葉試驗所,最後一任日籍所長。在魚池紅茶試驗所成立之前

(1936年),即參與茶園新址地理環境、土壤、氣候與製茶品質等

因素的評估選定及紅茶試驗工作,最後選定海拔八百餘公尺的日月潭

水社村之貓囒山為紅茶試驗支所,發展台灣紅茶產業。

 

 

紅葉步道

 

 

 

滿地的錫蘭橄欖樹落葉,饒富異國風情。

 

 

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站

 

 

位於貓囒山頂的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站,設置於昭和15年(1940年),

當時台灣總督府為發展航空氣象觀測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站、在貓囒山

頂設置風力塔,發展至今,日月潭氣象站肩負氣象觀測的工作,如氣象

資料統計、雨量測報系統、地震測報、氣象電碼通信、酸雨測定及

紫外線測報等,而原來的風力塔雖在921地震中稍有損毀,

但至今仍保持運作。

 

 

貓囒山,海拔1020公尺,台灣小百岳No.049,日月潭四兄妹之老三。

原本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5005號基石,1020m,三等內補216

基石也已遺失。因已無三角點,所以此石碑來替代貓囒山。

 

爸爸說來日月潭多次,還未曾見過如此的山水美景。

 

「日月潭貓蘭山」大石。大石旁觀景台視野展望極佳,滿山青翠的

阿薩姆紅茶園盡收眼底。俯瞰日月潭,山嵐霧氣,遠山近水,一覽無遺。

 

貓囒山氣象站現今的嶄新辦公室,米黃色的房舍在一片青翠的

山景中,顯得清新脫俗。

 

氣象站內有二座觀景平台,可分別向東眺望魚池、南望日月潭地區、

向北眺望埔里、向西看國姓、水里,景觀視野極佳。此外,氣象站

也提供了氣象解說服務,周邊也有氣象觀測設施,如雨量計、百葉箱、

酸雨採樣計、風力塔等。

 

日月潭氣象站遠眺九份二山及集集大山,景色極佳。

 

兒子在貓囒山日月潭氣象站,與其背後巍峨聳立的小百岳集集大山。

 

 

日月潭氣象站之風力塔

 

 

風力塔主要是用於測定地面風的工具,風力塔上組裝有「螺旋槳

風向風速感應器」。為了確保測量結果之準確性,因此這些測量儀器

的高度必須高於周邊建物及遮蔽物,而風力塔的基礎,即是在抬高

儀器的設置高度。位於貓囒山頂的這座風力塔,興建於昭和15年

(1940年),是日治時代日月潭設站時便已興建的設施,至今仍肩負

氣象觀測的重任,是一座兼具氣象觀測及歷史價值的風力塔。

 

 

 

魚池紅茶試驗支所:南投縣歷史建築

 

 

這座古樸的木造建築,是昭和13年(1938年)所興建的紅茶製茶廠。

其建築型式完全仿造英國在印度及錫蘭所建造的製茶廠而設計。

木材採用台灣所生產的紅檜,就建築機能而言,主要是依據紅茶

製造流程以其所需之環境來建造,相當講究。至今廠內還保存了

當年由英國進口的製茶機具,如揉捻機、茶青切斷機、解塊機、

風選機、乾燥機等,且目前仍持續運作,是台灣唯一能欣賞到

早期英國製茶機具之處,極富文化價值。

 

 

涵碧樓步道

 

 

 

今日難得偷得浮生半日閒,我們在貓囒山頂,逗留了好久,

來到涵碧樓步道已近黃昏了,此時漫步在步道上,步道邊坡上

林木蓊鬱,另一邊則緊臨日月潭,望著粼粼波光,倒映朦朧山色,

景緻絕佳,讓人不想離去,但是此時已近黃昏,不得不起程回家。

回溪湖老家途中,想起今日的台灣紅茶文化知性之旅,行程雖短,

卻回味無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