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洄瀾文史之旅 ~【花蓮市】松園別館,美崙溪畔日式宿舍群,瓊崖海棠綠色隧道

2009/10/13 23:05

 

20090908 花蓮市美崙溪畔文化資產巡禮 

 

        清代先民龐大的拓墾隊伍沿著東北海岸,渡海南下,到達奇萊拔便港

(即美崙溪出海口),船隻駛入美崙溪,便在此區稍作休息,而後抵達今豐川

十六股地區,築堡落戶,逐漸開發成今日的花蓮市。

 

花蓮市在日據時代因東線鐵路,蘇花公路完工,以及花蓮港闢築而快速興起,

今天井然有序的街町變為當日所規劃。當時的木造屋舍,及環植宅第四周的日本

黑松,使花蓮儼然成為日本本土的延伸,而被日本人譽為"母國一千浬外,最美麗

的內地都市"。

 

 

花蓮的母親之河---美崙溪

 

 

從美崙溪邊望去,正是美崙山那片茂密的松園。

 

夜宿國軍英雄館,翌日,九月八日早上花蓮的天空非常晴朗。信步走到

旅館的外面陽台,此處視野頗佳,花蓮城市風光一覽無遺,可以很清楚

的看見對岸的松園別館與美崙山,俯瞰蜿蜒的美崙溪就從旅館下方流過,

而花蓮港、浩瀚無際的太平洋就在不遠的前方。

 

隔著美崙溪,溪畔有一整排的日式建築,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美崙溪畔的

將軍府與日式宿舍群。

 

而在菁華橋附近也有一棟建築典雅樸實的日式建築,座落在茂密的松林裡,

非常優美。

 

美崙溪沿岸聚集了花蓮市日治時期重要文化資產,包括將軍府為首的日式宿

舍群、百年以上的明禮國小、松園別館、舊山林事業管理所、菁華林苑、

花蓮女中舊校長宿舍、東線鐵道遺址、瓊崖海棠綠色隧道,並結合附近的

花蓮鐵道文化館、花蓮港燈台…等人文史蹟,豐富而多元,走一趟美崙溪

等於上了一堂台灣東部近代史課程。

 

今天是我們花蓮之行的第四天,在即將返回台北之際,帶著家人遊覽美崙

溪畔日式建築的風情。

 

 

「松園別館」

 

 

松園別館位於花蓮市美崙山南麓的水源街 26 號,從花蓮市經中正橋、

中美路轉入水源街,館舍即位於自來水公司旁。走進水源街裡,從自來

水公司、中廣公司、中華電信、到松園別館,映入眼前的是一片鬱鬱蒼蒼

的松樹連結成蔭,宛如置身在濃密參天的松樹林裡,感覺非常清爽。

 

這片松樹林據說是在昭和六年(西元一九三一年),日本人興建自來水

公司,自琉球引進、栽種,用以保護水土。 這些樹齡近八十年的松林,

樹型個個健壯優雅,蒼勁多姿。

 

松園別館與附近的「放送局」(現中廣公司花蓮台)、「海岸電台」

(現中華電信)、自來水場(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場)等皆有松林連

成一片,為當時美崙山重要建築。

 

松園別館建於昭和十八年(西元1943年),為日軍指揮部和高級軍官休憩所。

當時已是美日太平洋戰爭末期了,正是戰況非常吃緊時期,不少十七、八歲

的少年兵被挑去訓練成神風特攻隊,出征的前夕,照例都會去松園別館

報到,飽食一頓天皇賜的酒宴。

 

在台灣與美國斷交前,這裡也曾是美軍顧問團軍官休閒度假中心,直到

美軍撤離,神秘的松園才一揭面紗。可是此時的松園已半成荒廢,有好長

一段時間,任它閒置荒廢在蔓草裡,其中有不少的雀榕穿進水泥牆,伸入

建築物內繼續蔓延,久無人居住的老屋充滿了陰森的氣氛,當中也流傳了

不少詭異的傳說,使得當年風光一時的日軍指揮部幾成廢墟。

 

因這裡是眺望美崙溪出海口的據點,吸引民間規劃投資興建觀光飯店,

民國 85 年退輔會擬以「旅館建地」出售,地方人士群起反對。民國 89 年,

由花蓮縣政府編訂為「歷史風貌專區」;民國89年,藝術家群聚松園舉辦

「漂流木環境裝置藝術展」;民國90年 12 月 20 日入選為「台灣歷史百景」

的歷史建築;同年,獲選為文建會「閒置空間再利用」試辦點之一。

 

松園藝術走廊「詩博物館」展示了許多當代知名的詩人如余光中、

楊牧等多位大師的佳作,值得倘佯其中,行吟一番。

 

如今全新的松園別館,每年11月舉辦的「太平洋詩歌節」為國內外重量級

的詩人與文學家的聚合平台,同時透過系列藝文展演活動及松園獨特的風貌,

目前已成為全國歷史建築、藝文空間再現的魅力示範點。

 

整修後的 「松園別館」保存了雙層仿洋樓式的建築, 正面有著像教室般的

長廊,並且裝飾著重複性的小拱門,連結側邊幾間瓦房。

 

雅緻古樸的走道拱廊是最大特色。

 

松園2樓由窗外可仰望高聳的老松,寧靜的天空搭配後方中央山脈峰巒層

疊的山景,景致頗佳。

 

松園位於花蓮美崙山右側,背著中央山脈,面向太平洋,由於視野直對北濱

海灘之美崙溪入海口,具有天然制高點優勢,可俯瞰美崙溪入海處、花蓮港

及太平洋海景,輕易掌控出入於南濱海面船隻及南機場起降航機,故當年

日軍會選擇此地作為花蓮重要軍事指揮中心。

 

花蓮港的燈塔裡面也充滿了花蓮人許多回憶。

 

 

今日帶著家人探訪全新的松園別館,倘佯在松林間,高聳的老松滲漏著

城市的光影,撲鼻的松香味,眺望港灣海景、漫步在藝文空間裡,雖然感受

不到當年日軍指揮所風光的模樣,倒是別有一番偷得浮生半日閑之悠哉。

 

 

花蓮城市的歷史記憶 美崙溪畔「將軍府」與日式宿舍群

 

離開松園,接著來到位於美崙溪中正橋畔上的「將軍府」與日式宿舍群。

 

花蓮市中正橋邊,美崙溪入口第一個河灣(原住民Bazik社的居住地),為先民

早期船隻進入今豐川十六股之要道,是花蓮市發展的源頭,具有重要的歷史

意義。

 

如今的美崙溪畔上,尚有一整排的日式建築,大約建於建於昭和十一年

(1936年),為昔日花蓮港廳軍用宿舍,是日據時代將領們駐守的所在地,

當時最高指揮官中村大佐則居住於其中規模最大的單棟式建築(俗稱「將軍府」)

,老一輩的花蓮人都稱它為『陸軍港仔』,這些日式宿舍群可稱為花蓮

移民村的典型,有著濃厚日式房舍聚落的特殊風情,是花蓮城市發展史上

的重要印記。

 

日軍戰敗撤離、台灣光復後,這些日式宿舍群由兵工學校接管一段時間,

成為國軍眷村「復興新村」一部分。隨著歲月的流逝,房屋也在歷經數十年

的日曬雨淋和幾次大颱風的侵襲下,漸顯老態與破舊。在老舊眷村改建政

策下,眷村保存受到很大的威脅,所幸在當地民生社區居民及學者共

同努力下,其中「將軍府」已公告列為縣定古蹟,其餘七棟建築物則

登錄為歷史建築,終於保存這批具有歷史、文化和生活回憶的日式宿舍。

 

巷內有著1間「單棟式」和為數不少「雙併式」的日式建築,據說是由當時

頗具盛名的「花蓮港廳義興木材部」所製作,整個區域用檜木建築成正方字

型的日式木造住宅,十足的日本風味。

 

這些建築迄今已有70多年歷史,其中的「單棟式」建築,是當時日本陸軍

在花蓮最高指揮官中村大佐的官邸,台灣光復後成為兵工學校少將司令

單志誠的官舍,也因此這棟建築現被稱為「將軍府」。

 

將軍府這棟建築為一坐南朝北完整的建築物,前後都有寬大的庭院的建築

物,牆身結構採傳統日式雨淋板,下層紅磚抬高的地基,具有保暖防潮的

設計,屋頂以歐、日式混合的形式呈現。

 

此時中正橋上,車水馬龍,來往人車川流不息,但是巷道內,除了入口有

幾棟房舍架起鷹架,正在大肆整修外,其他房舍門窗敞開,空無一人,使

整個社區顯得靜謐而安詳,如此氛圍,最能喚起歷史風情散步的心情。這些

走過一甲子歲月的老房子,雖歷經歲月摧殘下,斑駁的門窗,部分圍牆倒塌,

但大體上仍然維持1930年代的原產物,整個巷道保持非常乾淨,在燦爛的

陽光照射下,顯得非常溫暖而不陰森,讓人彷彿走進時光隧道裡,進入當年

甜蜜溫馨的眷村歲月裡。

 

 

明禮路瓊崖海棠百年綠色隧道

 

 

花蓮醫院旁明禮路上的瓊崖海棠行道樹是在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日治政府

慶祝台灣總督府花蓮港醫院落成時,特別在明禮路上栽種的紀念樹。百年光陰

轉眼即過,如今這些樹齡超過百年的瓊崖海棠形成的行道樹路段,蓊鬱的樹冠

形成一條蒼翠的拱形廊道,為台灣獨一無二的城市綠色隧道景觀。

 

走在花蓮市區很容易發現為數不少的高大粗壯麵包樹。靠近公園路口,

明禮路神召會庭院前的這棵麵包樹呈三叉幹,樹形高大,與路旁的

瓊崖海棠百年老樹,不相上下。

 

對面的署立花蓮醫院停車場的老麵包樹,樹型更是高大,讓人不禁多看一眼。

 

老樹的樹幹上有許多特殊的縱向裂紋,歷經百年風霜歲月,更顯的蒼勁。

如今,每一棵瓊崖海棠都有縣政府掛牌編號列管保護這些珍貴的老樹。

旅人進入花蓮市,不妨先走進瓊崖海棠構成的時光隧道,感受花蓮市獨特

的城市魅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t 的頭像
    matt

    Matt足跡~368鄉鎮區采風錄(CH的親子週遊記)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