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崗白芒銀花.大油坑紅芒激火.魚路古道草欲燃

2012/11/13 23:26

101-11-3擎天崗、大油坑、魚路古道

今年北台灣少了颱風侵襲,入秋後芒花處處開,花期遠勝於往年。

這個季節是屬於白背芒的季節,一叢叢的白芒花驀地大肆招搖,

團團簇簇如浪花般舞動,一片芒花海教人心動。

草賤的芒花沒有炫麗的外表,也許不曾感動過你。但數大便是美,

芒草的生存策略是數量大與適應的彈性,越是險惡的環境,更是

芒草大顯身手的地方。整片的芒花隨著山嶺起伏開滿一片,

有無限的壯闊感,讓人有另一番自在與隨性。

疾風知勁草,質樸的芒花,強勁的東北季風讓芒花迎風而偃,然其

偃而不折在陽光下更顯挺拔。

在晴天裡,一片銀光閃耀的芒花,昂首望藍天,讓人迷醉。

在陰天裡,秋芒染白了山頭,在風中蒼茫遠遠看著節比而立的

芒花,有深秋的蕭瑟,讓人惆悵。

在冬日來臨前,芒草把握即將消逝前的枯萎,讓種子隨風傳播。

看著芒草生命迭起交替,其旺盛的生命力,讓人讚嘆。

 

擎天崗白芒銀花

秋天的陽光,暖暖地灑在草山上。擎天崗的大草原,芒花皚皚,

大地蒼茫,四時變化推移如昔。

走進擎天崗,秋陽下,金黃的陽光灑在擎天崗草原上,天蒼蒼、

地茫茫,風吹草地見牛兒,這種瀰漫著蒼茫和巧妙美感的景致正是

草山迷人的圖像。

 

慶幸今天的好天氣,草原上處處銀光燦爛的秋芒,吸引無數旅人在

豔陽下徘徊獵景。

站在擎天崗高處,遠眺四周群山,七星山與七股山遠立西方天邊,

南方三角形的山峰則是竹篙山,東方有石梯嶺,東北方被當地人喚

作冬瓜山的大尖後山。

 

中間圓渾的山頭為七股山,後方即為大名鼎鼎的七星山。

 

 

南方三角形的山峰則是竹篙山

 

 

被當地人喚作冬瓜山的大尖後山,深藍的形影和四周的草原山頭

形成極大的反差。

 

 

藍中帶綠,廣大的太陽谷碧草如茵,類地毯草鋪地之間夾著一叢

叢白芒草群,遊客三五成群散落其間,這種草原景觀在台灣山區

不多見,難怪成為台北的熱門郊遊景點。

 

魚路古道草欲燃

我們在草原上逗留了一陣子,望著藍天掩不住內心的興奮,匆匆拍完

牛群後,便直奔城門而去,展開今年魚路古道北段之旅。

跨越城門,離開擎天崗,遊客漸漸減少,眼前只見三四個人走在古道

上。站在古道高點,我總習慣地鳥瞰古道秋芒全景。

天涼好個秋,但見右邊的日人路就依偎在大尖後山的山腰上,左前方

的大油坑吹起亙古的磺煙,中間的河南勇路不時與日人路交錯。而

古道一路翻滾的花芒猶如菅芒浪白,秋芒銀穗迎風飄, 狀似銀浪

水波翻攪,如此繁華芒花美景,讓人流連難忘。

走在古道上,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草根味道,不禁遙想百年前大油坑

下方那片「河南勇」曾經駐紮過的草原,與賴在厝地、憨丙厝地、

山豬豐厝地等。

古道上岔路不少,但主要是河南勇路與日人路兩條步道的多次交叉

,鋪上石階的這條是河南勇路,採直直地陡上陡下,日人路又叫

砲管路,由於以前日本人要運武器,所以闢建較平緩的之字形山徑

,在河南勇路的左右側迴繞,因此形成許多叉路口,目前日人路

沒有鋪石板。有些登山者比較喜歡走這種土路,我的習慣是上坡時

陡上走河南勇路,下坡走日人路,今天為了賞秋芒,直下百二崁

走河南勇路。

古道一分為二,在大尖後山的山腰盤旋,走過下坡路,嶺腳坪是

兩路首先交會處,左邊的大油坑磺煙裊裊不盡,而上磺溪谷和

舊時厝地的田園階地景觀、柳杉林等也都歷歷在目。

經過嶺腳坪、獅子頭山下後,來到一片叫二層坪的緩坡階地,國家

公園立有解說牌「獅子回眸圓山」,說明此處山形頗似「獅子

(獅子頭山)戲球(圓山)」,端詳了老半天,對眼前的大自然

的抽象畫仍是看不出。只見滿山秋芒,煞是好看,至於上頭是不是

有獅子在玩球,意境就隨人想像了。

此處位大嶺(擎天崗)下方的第二層熔岩平台,故稱二層坪,上方第

一層稱為嶺下坪。二層坪有較特殊的地形景觀,其南向背倚獅子頭的

小山,此小山頭狀如伏趴著一隻大獅子,獅臉回眸朝向北面的圓山

(圓山因望之如圓形小山丘而命名),自清代以來,民間傳說此處

獅子(獅子頭山)戲球(圓山),風水上屬良穴。因地理位置絕佳,

可眺望大油坑裊裊流煙。賴宅平野田,蜿蜒悠悠古道。秋天白色芒花

如銀波萬頃,也是賞芒絕佳去處。

站在此處可眺望大油坑的栗蕨草原與背後高大竹子山,襯著隨著

山嶺起伏泛紅的芒花,實為古道上最動人的秋景。

 

走在古道上,一路不時可看到北方的竹子山脈如一道高嶺橫跨天邊

,在晴空下顯得清晰無比,我邊走邊拍,拍了不少竹子山的林相特寫。

 

過二層坪後即開始陡下百二崁,不久可看見路側聳立一塊大石,

人稱大石公,是早期金包里大路整修的分界點,大石公以上的路段

由草山、山豬湖居民負責;大石公以下則由金包里的人負責。

 

看著這位爸爸,抱著小孩陡上百二崁,辛苦的程度不輸給當年腳著

草鞋的擔魚人。

 

大油坑的栗蕨草原

由古道通往大油坑之小徑,可由位於大石公下方,左側有一顆樹,

由此鑽入小徑,此即為進入大油坑之捷徑。或是從大路邊田對面

越過百二崁溪通往大油坑的栗蕨草原。另外,也可從「憨丙厝地」

後方有一石階小徑,可通往後方清代守磺營遺址,然後鑽入比人

還高的芒草小徑,也可抵大油坑。

不過,上述三條小徑可不是一般觀光路線,路程雖近(約莫10分鐘)

但大部分都在芒草小徑裡鑽,需不斷地撥草芒泳前進,若不習慣

走此山徑者,請勿嘗試。

 

那天我是從大石公下方的入口鑽入,然後由清代守磺營遺址鑽出,

回到「憨丙厝地」休憩涼亭。

 

大油坑紅芒激火

位於大石公下方,左側有一顆樹,由此鑽入小徑,此即為進入大

油坑之捷徑。

這條小徑即為百二崁溪源頭,沿途不斷有浮流通過,流水潺潺,

一路上路跡清晰,路況明顯好走,不虞迷路,沿途有許多青翠的

栗蕨,白背芒也在風中飄逸,景色如畫。

跨過小溪流後,小心翼翼地循著路跡前進,眼前走在這栗蕨原上

的挑磺捷徑,循著傳統挑磺的足跡,彷彿穿越時空隧道,正試著

邁向台灣歷史上的採硫聖地。

當穿出芒草叢的那一刻,視野豁然開朗,眼前所見就是終年磺煙

繚繞的大油坑山谷,而標高1103公尺的竹子山就橫亙在在天邊。

此次重訪大油坑,景色依舊。大油坑依然吹起亙古的磺煙,四週

一片荒蕪,宛如進入侏儸紀盤古開天的世界。


鵝黃色的硫磺結晶在灰黑色的岩石襯托下,特別鮮艷。

望著對面的採硫事務所遺址,時間有限,改天再來一探。

 

驀然迴首,眾裡尋它千百度,不禁要驚呼出來:這就是傳說中的

「丹山草欲燃」秋天極致的美景?

 

1967年的秋天,清朝探險家郁永河踏上北台灣的土地,並在著作

「裨海記遊」中,寫下這樣的語句:「碧澗松長槁,丹山草欲燃」

。這句律詩傳頌三百多年,成為形容草山秋芒,有如燃燒火焰的

經典名句。

 


 

這幾週來,為了捕捉秋芒的美景,每到假日便往草山跑。從竹仔湖

、大屯山、七星山、擎天崗與魚路古道都巡過數遍。我一路踅去,

處處都有耀眼的白芒花可賞,然而在大油坑所見的紅色芒原,卻是

最大的驚艷。望著被硫氣薰陶而呈現瑰紅芒花,有如熊熊燃燒的

火燄,彷彿著火的草原,宛如郁永河當年「丹山草欲燃」所見的

情景,讓人駐足良久不願離去。

 

 

回首再望一眼週遭奇異的瑰紅芒花,襯著一片原始荒涼,此時風聲

很大,但心情卻變得安靜。台灣秋天極致的美景與原始蠻荒,竟然

就在離台北這麼近的地方。

 

 

返回時,經過清代守硫營遺跡所在的公館田,這是我首次看到

「河南勇」駐守的營地,算是此行另一項收穫也。

 


 

「憨丙厝地」休憩涼亭後方的一石階小徑,小橋流水,景致優雅,

夏天來此玩水,肯定清涼又消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tt 的頭像
    matt

    Matt足跡~368鄉鎮區采風錄(CH的親子週遊記)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