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拱北辰 【汐止】拱北殿楓紅
20091222 【汐止】拱北殿楓紅
拱北殿廟地範圍大,由停車場至後山種植不少青楓。2006年冬天初訪拱北殿 時,見停車場旁鋪滿楓紅落葉,抬頭一望見整排紅透了的青楓,頗令人驚艷, 從此以後,每年聖誕前前夕,總是期待那拱北殿滿山的楓紅。
今年12初,拱北殿停車場旁僅幾株稀稀疏疏轉紅而已。
12月下旬來時,部分楓樹雖已染成紅色與相襯著發黃的楓葉,可惜大部分的 楓葉尚未轉紅就掉落了。
汐止汐萬路上三秀山上的拱北殿,前身為「北港鸞堂」創建於明治三十四年 (光緒二十七年,西元1901年),距今百年歷史。
拱北殿主祀『孚佑帝君』,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係由水返腳(今汐止市) 北港鄉信徒因病前往台北木柵祭拜供奉呂洞賓的仙公廟,之後竟不藥而癒, 其為感念神恩,便前往仙公廟分香火到自己鄉村奉祀,保佑村眾。 拱北殿配祀神明有:至聖先師孔子、釋迦牟尼佛祖、太歲星君、袁天君老祖 (指夢先師)、八仙等。
明治三十九年(光緒32年,1906年) 由「北港鸞堂」遷往三秀山現址,取眾星 拱北辰之意,改名為「拱北殿」。目前是北台灣兩大供奉『仙公祖』 (『呂仙祖』呂洞賓)的道教廟宇,與木柵的指南宮在台北盆地一南一北 相互呼應,有相互拱護生靈之意。
正殿旁邊的「拱北殿石碑」,嵌有一極具歷史價值的拱北殿捐題碑記, 額刻雙龍搶珠紋飾與「拱北殿石碑」五字 (按:首行「光緒三十三年」 係後人磨去日據「明治四十年」等字而添刻。)
拱北殿舊廟出建於於大正十一年(歲次壬戌,1922年)。至今三川殿上還可 看見「大正十一年歲次壬戌月立」的刻字。
民國四十九年至民國五十五年重新改建,成為成為彫樑畫棟、古色 古香之全新廟貌。
汐止拱北殿的三川殿的石雕是全殿的精華所在,人物花鳥造型比例得宜, 充分展現出匠師純熟的工藝技巧,值得玩味。
拱北殿三川殿位於石雕窗之下的麒麟堵,二隻麒麟狀似向外奔跑,卻又 相互回望,神韻生動而活潑。
拱北殿三川殿精采的石窗透雕,剔地起突的龍虎石雕,無落款大名,應是出 自名匠的作品。
汐止拱北殿的天際線也是欣賞重點,其剪粘與交趾陶據說是由剪黏 大師洪坤福派下五虎將成員姚自來、陳天乞及張添發於民國55年共同 參與。可惜,事前不識寶,只顧拍楓葉,以致入寶山空手而回,下回找個 晴朗的天氣,再來尋寶。
拱北殿側門有兩幅倣保安宮台南潘麗水彩繪大師的名作,頗得潘系畫風細緻神韻。
八仙大鬧東海 「 八仙」的故事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他們分別是漢鍾離、呂仙祖、曹國舅 、張果老、李鐵拐、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這八位神仙各有各的道術, 可以說是法力無邊。關他們的傳說,最有名的應該是「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的故事。
保安宮台南潘麗水彩繪大師的名作
鍾馗迎妹回娘家
鍾馗是我國民間專門驅鬼的神,為唐代人,因為長相太醜太可怕,連去參加 科舉考試都被皇帝譏笑長得太醜惡,連鬼都會怕。傳說只要鍾馗經過的 地方,鬼神都會消失,因此鍾馗驅鬼的名聲就這樣傳開來。鍾馗對妹妹 非常的疼愛,在妹妹回娘家時,親自歡迎她回來,還命令他手下的小鬼與 妹妹的小孩遊玩。
仔細與保安宮的原著比較,調皮的小外甥拉著面目兇惡的鍾馗的耳朵,鍾馗 露出了難得地笑容,卻嚇壞了旁邊的小鬼的表情,顯得較生動自然,不愧是 彩繪大師潘麗水的名作。
拱北殿前神燈石階應為日治昭和年間能久宮神社所遺留的神社燈。
靜謐的後山步道,是老少皆宜的散步道。
廟側多小亭,傍著山勢而建,從這裡眺覽汐止週遭群山。
從拱北殿前走神燈石階道或柏油馬路上行到拱北殿續行殿後登山小徑, 經過核一高壓電塔,沿稜北行,到達叭嗹港大尖, 又名烘內山或北港山, 海拔標高271M,有一顆編號八三二的三等三角點。
造型優雅的雙拱橋。
拱北殿停車場附近的兒童遊憩區。
12月下旬,身體微恙,原本計畫至新竹尖石鄉走訪霞喀羅古道,一覽楓情, 只好作罷。12月22日當天,汐止難得出晴,雖無見到滿山的楓紅,可是看到 藍天下的楓紅,也算是彌補了無法走訪古道照楓紅之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