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7 2015北京文化廟會‧廠甸廟會驚豔台北燈節

     二二八連假首日,白天帶著家人到三芝車埕、三板橋

、石曹子坑一帶賞櫻走春,晚上來到圓山花博賞花燈。一踏

入花博舞蝶館園區,即看見中山北路、美術園區一路上張燈

結綵,大紅燈籠高高掛,各式造型花燈五光十色,精采多元

,入夜後,萬燈齊亮更把整個圓山花博裝置成金光、紅光

四射的珍寶之城。

其中,舞蝶館內更是遊人如織,熙來攘往的紅男綠女摩肩擦

踵,千頭鑽動、熱鬧滾滾,宛如廟會一般的盛況。趨前一看

,唉呀,大為驚豔,裡面正是道地的北京「廟會」場景。

原來當天正是「北京文化廟會‧台北之旅」的開幕典禮,

北京「地壇廟會」與「廠甸廟會」跨海來台,使得今年的

台北燈會「京」味十足。但見舞龍舞獅的陣頭、跳加官、

民俗技藝的表演等,營造熱鬧非凡、歡樂喜慶的年節氛圍。

走在其中,滿場京片兒腔不絕於耳,讓人說話時不知不覺

中也捲起舌頭來了。

春節,在華人的傳統節日中,是一年中最熱鬧、最隆重的

傳統節日。春節定在農曆正月初一,是一年歲月更新的開

始。每逢春節,全世界的華人地區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歡慶

華人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吉祥、歡樂、團聚,是農曆新年的最佳寫照。春節期間的娛

樂活動,是多采多姿的,如舞龍、舞獅、踩高蹺、送財神,

逛廟會、拜年、喝春酒等等。其中逛廟會是華人在春節習俗

中相當重要重要的一環。

逛廟會在北京有悠久歷史,可說是這個六朝古都豐厚的文化

底蘊之一。中國大陸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春節廟會隨著廟宇

的衰敗和春節傳統習俗遭到封殺而消失。直到近二三十年來

,中國開放改革,經濟起飛神速,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

濟體系,讓世人刮目相看。如今,民生富裕、豐衣足食成了

北京最佳寫照。為了迎合現代人的懷舊情結,於是沈寂許久

的春節廟會又開始重現在中國人生活當中。

本來,原本僅是純粹來看花燈,卻因緣際會碰上了『北京

文化廟會‧臺北之旅』。除了北京歷史悠久的『地壇廟會』

外,再加上北京最盛大的『廠甸廟會』,現場超過70攤位

的道地京味小吃及宮廷精工百藝,還有多位中國國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師當場獻藝。另外,舞蝶館還有精采

絕倫的百戲名曲、雜技、雜技、相聲、非遺大師秀、河南

墜子、快板、京韻大鼓等絕活表演,再加上由魔力家族模

特兒表演漢朝服飾秀、唐朝服飾秀,可說是雅俗共賞,

老少咸宜。

當天除了一覽北京當地的特色小吃外,當天陪同家人走馬

看花,浮光掠影地瀏覽北京天橋絕活、茶藝書畫等民俗

文化活動,其間看見許多傳統工藝品,大為驚艷,裡面有

很多藝術作品,很值得細細品味。2/27走過一次,意猶

未盡,3/6那天,再度專程來尋寶,裡面有許多藝術作品

,單價頗高,雖然買不起,但是拍了不少照片,余願已足。

 

西城-廠甸廟會

 

廠甸 (ㄉㄧㄢˋ)原為明、清琉璃窯前一片空地,稱廠甸。

廠甸廟會始於清乾隆年間,舊俗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元宵

節為集市,叫開廠甸,熱鬧非凡。

在《帝京歲時紀勝》曾提到:“每於正月元旦至十六日,

百貨雲集,千門聯絡、圖書充棟、寶玩填街”廠甸廟會經

歷清朝到光緒末期,達於全盛時期。是當時北京惟一的

官設春節廟會。此盛況歷久不衰,直到文化大革命後才嘎然

而止。廠甸廟會直到2001年才在琉璃廠地區重新出現,今

日的廠甸廟會以北京琉璃廠文化街為中軸線,北起和平門

路口,南至虎坊橋十字路口,全長1050米。

廠甸廟會的最大特點是以書籍古玩、字畫文具獨秀於北京

,自古便以“文市”著稱。同時特色小吃色香味形俱全,

如艾窩窩、驢打滾、豌豆黃、年糕、茶湯、麵茶、油茶,

還有京味十足的大糖葫蘆。傳統工藝、童玩,如嗡嗡響的

空竹、飛旋的陀螺、嘎啦嘎啦的風車鼓,五彩繽紛的風箏

,還有泥人、面人、臉譜、戲出、棕人、鐵皮猴子、兔兒爺

、竹木刀槍、絹花紙花、剪紙、中國結,如今已成為最具

京味的廟會,春節逛廠甸可是瞭解老北京民俗風情的好去處。

 

非物質文化遺產及非遺大師來臺(共8攤)

 

▲面人

【精工百藝技法】馮慧芸─面人
面塑主要原料是麵粉和糯米面,和麵時加入各種顏料即可製作。創作

的技法為“一印、二捏、三鑲、四滾”,主要凸顯“文的胸,武的肚

,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等主要特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共17攤)

 

▲裕氏草編

▲松竹社彩繪京劇臉譜

【非遺大師傳藝】松竹社彩繪京劇臉譜
彩繪京劇臉譜,起源於清光緒年間。清末民初唐仲元先生製作繪畫的

京劇臉譜,已熱銷京城。其子唐景昆先生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十大老藝人

”稱號,並以唐家為基礎,組建了北京彩塑廠。其弟唐景耀先生,改革

開放後在金屬工藝品廠,傳授臉譜繪畫技藝,並收佟秀芬女士為唯一入

室弟子,2015年彩繪京劇臉譜被評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戴月軒湖筆

北京琉璃廠剪紙工坊

 

精工百藝(共30攤) 

 

 

 

▲內聯陞

【精工百藝技法】內聯升—內聯升
內聯升創建於西元1853年(清咸豐三年),以製作朝靴起家。內聯升的

“內”指大內宮廷,“聯升”寓意穿上“內聯升”的鞋可以官運亨通

,連升三級。
老北京流傳的順口溜:“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披八大祥,

腰纏四大恒。”從這可以看出內聯升在當時社會的品牌影響力。

 

 

▲北京戲曲頭盔製作

 

 

▲金漆鑲嵌

 

▲現場水墨肖像漫畫

 

▲風車王

【精工百藝技法】風車王
舊日春節期間的北京廠甸,一個風車、一個糖葫蘆,是廟會上最重

要的角色,也是北京重要的節令風物。風車是北京廟會的代表性文

化符號。

「風車王」的南派風車非物質文化遺傳承人王國華介紹:北京的風

車以前不叫風車,叫吉祥輪,是老百姓心中的吉祥物,具有招財

辟邪保平安的作用。老百姓過年的時候都要買風車,為的是圖吉祥

。風車跟炮仗一樣,風車一響,能夠把妖魔鬼怪驚動跑了。此外,

風車還是財神爺的儀仗。過去的商家正月初二上五顯財神廟請財神

,都要買個風車,懷裏抱著財神像,手裏舉著風車,風車一響就是給

財神爺開道,把財神爺領回家,從此以後就會財源滾滾,生意興隆。

「手舉風車就是引財到家,引福回家,這是一種吉祥文化。」

▲風車王 招財、避邪、保平安

 

 

▲老北京兔兒爺

關于兔兒爺的來歷有個傳說:有一年,北京城裡忽然鬧起了瘟疫,

幾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麼藥也不見好。月宮中的嫦娥看到人間燒

香求醫的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到人間去為百姓們

消災治病。玉兔變成了一個少女,來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

,治好了很多病人。人們為了感謝玉兔,都要送給她東西。可玉兔

什麼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這樣,玉兔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

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

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為了能給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

就騎上馬、鹿,或者騎上獅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內外。玉兔

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宮中去了。可是,她那美好的形象

卻永遠留在了北京人的心中。於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

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各種做工人的

衣服的,千姿百態,非常可愛。每到農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

要供奉她,給她擺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來酬謝她給人間帶來的吉

祥和幸福。人們還親切地稱她為「兔兒爺」、「兔兒奶奶」。

經營北京「兔兒爺」並致力保護和傳承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的

張忠強與Matt合照。


張老師說:要和他合照的小朋友只有兩個條件:1.好好讀書,

要考第一名。2.要好好做人,做個有用的人。

 

▲北京雕漆

 

▲傳拓技藝

【精工百藝技法】馬國慶—傳拓技藝

 

 

▲北京皮影劇團

 

 

▲襄子老粗布

 

 

▲北京寫意胡同畫家馮柯

【精工百藝技法】馮柯─北京寫意胡同畫家馮柯

 

看完廠甸文化的精湛手工技法後,接下來介紹北京地壇

手藝文化。

arrow
arrow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