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罵頭風情】清水鎮紫雲巖,神社崎(後參道),鰲峰山公園

2008/07/06 19:53

       清水背山面海,臨溪坐擁平原。東屏鰲峰山,西臨古稱五汊港的台中港,北臨大甲溪,鎮內五福圳、高美圳、及金裕本圳等灌溉的網絡,遍及清水鎮內各地區的農田。

距紫雲巖約二百多公尺處,沿地政事務所旁「神社崎」拾梯而上,可鳥瞰台中港區,臨海高美溼地之風力發電機亦清晰可見,步道盡頭左前方即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拍瀑拉族遺址,目前台中縣府正闢建「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舊名為「牛罵頭」的清水,早年曾是平埔族的居住地,牛罵頭即為拍瀑拉(Papora)平埔族的社名Gomach。清水開發甚早,根據日治時代末期直到近幾年來陸續挖掘出土的「牛罵頭遺址」顯示,距今四千五百至三千五百年前之間,這裡可能為拍瀑拉(Papora)平埔族祖先的居住地。

 

從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得知,清康熙36年(1697),郁永河因大雨造成的山洪無法通過大甲溪,而在溪南岸的牛罵社停留數日,並寫下了對牛罵社的一些觀察:「渡大溪,過沙轆社,至牛罵社,社屋隘甚,…假番室牖外設榻,緣梯而登,雖無門闌,喜其高潔」,當天氣稍為放晴,充滿好奇心的郁永河,一刻也閒不下來,他抽空到後山探險,當地居民警告他後山有「生番」出沒,很危險,郁永河不顧警告,入山走了一回,見識到熱帶雨林的荒山野嶺,樹密蟲獸,有猿猴對他作勢示威,還有長蛇從腳底竄出,感受到密林莽野恐怖後,隨即趕快退出。這片密林即是現今清水鎮「紫雲巖」後方的鰲峰山公園」,山後便是綿延無盡的大肚台地。可知當年的清水多屬未開闢之地,自然環境保留的相當完整,只有一些平埔族在牛罵社活動。

 

      清康熙年間,閩、粵移民才開始進入牛罵頭屯墾。漢人入墾後,雍正9年(1731),牛罵社改名為感恩社,清代官防進駐,並於今日的營盤巷設汛塘,雍正11年(1733)清水開鑿五福圳,使牛罵頭內的用水不致於匱乏。到了清乾隆29年(1746)牛罵頭的街肆就已形成,當時係以觀音廟的所在地大街路為發展起點,漸漸向外發展。

 

       今名清水,則是源於日治時代,鎮內仕紳因感“牛罵頭”名不雅,加上於鰲峰山發現「埤仔口泉」,湧出清涼沁脾的泉水,終年不涸,在經由先賢楊肇嘉先生的堅持,而於民國九年改名為“清水”,其以水清之質,勵子孫之行,並敦其品。於1920年〈日大正9年〉改行州郡制時,遂將牛罵頭街改稱為台中州大甲郡清水街,楊肇嘉任第一任官派街長。光復後沿襲至今,稱「清水鎮」。不過,至今,清水人對家鄉的古名仍有著一股濃濃的親切感,辦活動,組社團,總喜歡延用「牛罵頭」古名。

 

      往昔的清水憑藉五汊港暢通的河運,拜靠海貿易之賜,產生不少大富人家,如蔡源順,蔡泉成,及楊同興等商號,造就鎮區繁榮盛景。極盛時期的蔡源順商號不僅擁有清水主要街道--大街路的大片土地,其貿易版圖更擴及大陸沿海、南洋等地,繁榮富裕可見一般,今日走訪清水,仍可見這些商家所建造的許多格局優美的傳統宅院,見證這一段繁榮歷史。

 

       商業鼎盛的清水,自古以來以濃郁的文風聞名。道光二十五年(1845)蔡鴻元等是仕紳倡設鰲峰書院,培育了10多位舉人及秀才,文風遺緒下,日治時期的清水鎮更是民主抗日的聖地,蔡源順號的蔡惠如,楊同興號的楊肇嘉,曾先後參與雲林蔡培火、霧峰林獻堂及宜蘭蔣渭水等人所發起的''台灣議會請願運動'',開啟日治時期台灣民主運動之先,在台灣的自治史上,扮演著關鍵角色。

 

       繁華的清水鎮,日治時期是台中州大甲郡的行政中心,日人也曾在此建立了一座清水神社。當時僅1公里的清水大街不僅聚集了大大小小不同信仰的廟宇,如信徒最多的觀音廟,歷史最久的三山國王廟、開基福德祠以及碧華寺等五座廟宇。還有郵便局(今郵局)、自來水廠、輕便車站、散宿所(電力公司)、街役場宿舍等機關以及清水神社參道設置街道兩旁,另有交際應酬的杏花天酒家和韓國女子經營的朝鮮樓等酒肆樓館也都聚集於此,彷彿清水政經、娛樂之縮影,是清水過去最繁華並最具人文風情與歷史意義的一條街道。

 

【清水鎮開基土地公廟】

 

 

建於嘉慶壬申年間(嘉慶17年,西元1812年)的開基福德祠,建廟迄今已近二百年歷史,是清水鎮公認第一座土地公廟,由於香火鼎盛,從原本的石頭搭建小廟,成為如今金碧輝煌的廟宇。

 

清水鎮開基土地公廟光緒年間古匾

 

       然經1935年震憾中部的墩仔腳大地震(關刀山大地震),清水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建設毀於一旦,為悼念罹難者,日治政府於當時神社下方立了震災紀念碑,每年4月21日為震災紀念日,皆要舉行隆重的追悼儀式。從地震中浴火重生的小鎮,開始新的街道改正計畫,雖然直到今天,隨著馬路不斷拓寬,舊建築物一一拆除,但循著大街路,以及週遭的清水街、董公街、文昌街等,仍可尋到地政事務所、自來水廠、水利會、清水國小等歷史建築,尤其清水國小仍保存「公學校」時代的建築,蜿蜒的巷弄,歷史的建築,牛罵頭地方的歷史風景並沒有完全失落。

 

【紫雲巖】

 

位於台中縣清水鎮鰲峰山麓的紫雲巖,是台中地區最大的觀音廟,當地人士稱紫雲巖為"觀音亭"。

 

 

      一到清水鎮,第一個受到注目的對象,必定就是屹立於鰲峰山麓的紫雲巖。草創於西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初甚簡陋。至西元1750年(乾隆十五年)福建崇福寺僧蒞寺住持,寺宇漸具規模。乾隆晚年遭遇山洪沖塌,道光初年再由士紳募款重建。其後又因水患震災連連,咸豐、光緒至日治時代,歷經五次的重建,尤以大正五年起歷經六年的整修,最稱工程浩大。而今日所見為民國61年所造現代化的古典宮殿庭園造景,已無從追尋福海禪師初建巖仔的韻味了。

 

寺中所奉觀音,頗負盛名。寺內收藏甚多匾額,如:咸豐年間的「天臨海鏡」匾,同治三年的「慈芘兵戎」匾,光緒年間的「五蘊光明」等,均具歷史價值,其中「慈芘兵戎」匾由於與戴潮春之亂有關,尤其受到重視。

 

       根據紫雲巖廟史記載,流傳一則動人的傳說 : 紫雲巖的廟宇落成後不久後,正值發生嚴重的漳泉械鬥,漳州人以葫蘆墩(今豐原)一帶為據點,泉州人則以海線一帶為地盤,互相殘殺不休。有一次泉州人失機敗退,漳州人乘勝攻入鰲峰山嶺,推進到紫雲岩附近時,突然有一位身穿純白方裙的婦人騎馬出現,還率領著大隊女兵,手執寒氣逼人的寶劍,威風凜凜擋住去路,漳州人望之生畏,紛紛回身逃竄,泉州人則乘機反擊,最後終於反敗為勝,保住了家鄉。事後,大家盛傳那位白衣婦人就觀音佛祖顯靈,由於此一奇蹟出現,使得漳泉之間自此烽火永息,和平相處。

日據時期,日本人不准鄉民建廟但可建寺,紫雲巖之所以能倖免於難,乃由於鄉賢楊肇嘉先生(台灣光復曾任台灣省民政廳長,總統府國策顧問),從日本請回觀世音菩薩分身,故得以和漢共存。

 

由正殿向後面走,有一座小花園,園內奇石假山、小橋流水,頗具匠心。

 

       園中並立有乾隆43年所遺古碑一座,為廟中古物之一。在古碑中,詳載中台灣拓荒的史事,頗為珍貴。

(感恩社民番業佃諭示碑:記載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現立於清水紫雲巖後花園,所載說明,雍正十一年(1733),漢人即已入墾牛罵社十三莊。)

嚴禁感恩社佃業混丈勒索碑記:係清乾隆四十三年(西元一七七八年)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沈榮勳給立告示,嚴禁感恩社番業戶藉清丈勒索佃民,亦要求漢佃不得短少番租,俾益二者和睦相處,永息訟端。

 

牛罵頭觀音廟後堤防復舊碑記 明治三十九年六月

碑碣原文:碑記係日據明治三十九年(西元一九○六年)牛罵頭區街長所立,詳述修築隄防始末,並讚頌當局德政。

 

紫雲巖三川殿抱鼓石

 

紫雲巖三川殿龍柱,龍身朝下,龍頭碰到底部海浪又扭身昂首,雕工精巧細緻。

 

紫雲巖三川殿龍門右石雕窗

 

紫雲巖三川殿虎門右石雕窗

 

紫雲巖三川殿雙龍搶珠石雕

 

紫雲巖三川殿壁堵石雕窗--三戰呂布

 

紫雲巖三川殿壁堵石雕窗--潼關遇馬超

 

紫雲巖-在正殿月台下方御路

 


紫雲巖正殿龍柱

紫雲巖正殿龍柱,龍身轉折盤繞、龍首氣勢雄健,龍柱上彩繪金箔,顯示氣派非凡。

 

紫雲巖正殿鳳凰、花鳥柱,雕刻著栩栩如生的花鳥、鳳凰,雕工細緻。

 

【清水神社崎】

 

在今天清水地政及自來水廠中間的坡道階梯上行,即昔日通往清水神社的坡道,故名神社崎,因為它是由側面上神社 , 故又名 “ 後參道 “ 。

 

 

 

現名為延壽路,兩旁相思樹成林,目前已成為民眾通往鰲峰山公園健身去處。而 “ 正參道 “ 指的是今天鰲峰山公園牌樓到廢除的陸軍營區間的那條路。

 

【清水大地震之震災紀念碑】

 

從神社崎鳥瞰文昌街,除了在左側可自到清水自來水廠外,右側是林務局清水工作站及昭和10年(1935)的清水大地震之震災紀念碑。

 

「神社崎」階梯的最頂端就是「清水神社」的位置,可惜的是光復後,「神社」隨即便成陸軍軍營,原址的風貌全然改觀,石燈籠、鳥居已被摧毀殆盡,僅在「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內隱約可見一當年鎮守神社的神社狛犬,其餘已聞不出一絲絲神社的味道。

 

鰲峰山公園旁的神社,還在整修仍舊未開放。

 

【鰲峰山運動公園】

鰲峰山運動公園主要是因其造型多變化而獲選興建,規劃相當完善,園內設有兒童遊戲場、自行車競技場、雕塑公園、風箏廣場、賞鳥區、史蹟保存區、外丹功活動區、青少年活動區、草坪運動區及綜合休閒運動區等,是一處老少咸宜的休閒公園。

 

鰲峰山運動公園親子活動中心

 

鰲峰山運動公園園內遍植相思樹,林木蓊鬱,是民眾休閒、運動的好去處。登高覽盡鎮區風光,亦可俯瞰台中港全貌。

 

鬼洞—日據時代的軍事地道

 

位在清水公園北側橫山山腰上,約在台灣光復前三年(1942年)當日本人在二次大戰中漸露敗像時,開鑿了此一軍事地道。傳聞,此地道主線貫穿橫山山腹而直通大甲溪,其地下網路四通八達,共設有十二個出入口、十張床,具重要軍事地位。光復後軍方曾派人駐守,一般人難以進入,使得該地道充滿了神秘色彩,因有「鬼洞」之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