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古蹟巡禮】鎮瀾宮,大甲貞孝坊

2008/09/21 08:55

 

    大甲地區早年即為平埔族之一的「道卡斯(TAOKAS)」族聚居地,漢人

移民入墾大甲地區以後,習慣以平埔族的「道卡斯(TAOKAS)」來稱本地,而取

河洛語的近似發音「大甲」作地名,因此「大甲」之名乃緣起於「道卡斯」的譯音。

 

      仲夏的中午時分我們來到大甲鎮瀾宮,廟前就是昔日的大甲老街,非假日亦非

遶境進香期的大甲老街上顯得寧靜許多,特別是酷熱的午後,老街上人車稀少了

許多,於是我將車停在鎮瀾宮前面,開始今日大甲古蹟之旅。

 

我在鎮瀾宮前面沿著順天路往南走,步行不到5分鐘即來到順天路與光明路

之十字路口,這裡有一座小型的公園,裡面便是近年來重新整修的「大甲貞孝坊」。

 

縣定古蹟【大甲貞孝坊】

 

 

「林氏貞孝坊」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西元1848年),是為了旌表清代

淡水廳大甲街故民人余榮長未笄妻林春娘之貞節,御賜立聖旨碑地,

是臺灣中部唯一的一座貞孝牌坊,早期被內政部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文資法已修改將目前國家三級古蹟納為縣(市)定古蹟。)。

雖歷經一百六十年的歲月滄桑,牌坊仍未見嚴重裂化剝落現象,仍然屹立無恙

於大甲街上,除牌坊外,另豎立石碑五座勒述林氏事蹟、奉憲漳泉牌記及

東門義路的開發。

 

 

「林氏貞孝坊」為一四砫「牌樓騎道式」之牌坊,為四柱三開間三樓的格局,

是臺灣典型的石坊。每支柱俱四面鐫刻對聯,多為早期的地方官吏所題的對聯。

牌坊頂檐還有一方聖旨,彌足珍貴。

 

 

 

 

        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台灣中部發生旱災,加之戴潮春之亂,

屢犯大甲,水道全被破壞,城內飲水斷絕,地方官吏祈雨不靈,情形十分危急,

城中人欲棄城而逃,忽然有人提議,請節女祈雨,果然獲得甘霖。

地方父老莫不感念,林春娘孝行感動天的事蹟也就此傳開。於林春娘死後,

地方士紳尊稱她為「貞節媽」,為其塑像供奉於今大甲鎮瀾宮正殿內。

貞節媽、大甲媽祖與國姓爺鄭成功,也就成為大甲地區五十三庄的守護神。

每遇天旱就把貞節媽神像請出外面焚香祈禱,果有靈驗。

 

 

除牌坊外,另豎立石碑五座勒述林氏事蹟、奉憲漳泉牌記及東門義路的開發。

 

東門義路碑

 

記載清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大甲街區本來只有南北路,

而沒有東西通路,居民來往十分不便,於是魏文炳、葉彬徵和地方諸士紳,

捐資購買陳聰明店地寬五尺,直一十六丈等,購磚募役舖石以為義路,

以利東西通行的事蹟。

 

「奉憲漳泉牌記」

 

「林氏貞孝坊」內還保存了一塊咸豐捌年額刻的「奉憲漳泉牌記」,

反映了19世紀的台灣族群械鬥、動盪不安的年代。清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

大甲溪洪水泛濫。在天災人禍下,中國內地又有洪楊太平天國之亂,

閩粵人民攜家至台灣避難。人口不斷增加,台灣土地的開發已達飽和,

造成衝突日盛,分類械鬥相繼而起。咸豐三年至咸豐九年間,

正值閩、粵、漳、泉械鬥頻繁與激烈均達於高峰。由於漳、泉分類械鬥不止,

清朝廷不止一次立碑告示百姓和睦相處。    咸豐八年(一八五八)大甲地方仕紳為求

「無分氣類,懇請示諭立碑」,淡水同知恩煜乃立「奉憲漳泉牌記」告示百姓。

碑碣大意如下:曉諭漳、泉兩籍人士系出同源,豈可骨肉相殘、大傷父祖之心;

勸勉漳、泉無分氣類,互敬互助,相處融洽,故立碑於大甲堡,告示勸勉漳、泉人民

和睦相處,勿做無謂的爭鬥,而危及財產性命安全。

 

        今日來大甲探訪古績,無意中看見此古碑,端詳許久,一百五十年前的古碑,

下方部份字跡已風化剝蝕而逐漸糊模,然而其彰顯台灣早期由械鬥頻繁到

漳、泉一家親族群融合的歷史,卻意義非凡。族群因利益衝突而失和,清代臺灣如此,

現在藍綠衝突亦然,後人若無深刻的警惕與省思,歷史將再重演。

 

【大甲鎮瀾宮】

 

鎮瀾宮建廟270年以上,信徒遍及全台。

 

       我再沿著順天路回到鎮瀾宮,這是全台有名媽祖廟,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因歷經多次媽祖聖跡靈驗,歷年來信徒不斷增加、香火鼎盛,而不斷擴建。

乾隆五十二年 ( 西元一七八七年) 重建,日治時代昭和九年 ( 西元一九三四年 )重修,

到民國六十九年,拆除舊廟,原址改建。廟體一再整修重建,呈現出今昔交錯,

華麗與古樸雜揉的瑰麗的面貌。

 

鎮瀾宮屋簷下大片的雕飾按金,層層疊飾,顯得金碧輝煌。

 

相傳雍正8年(1730),福建湄洲人林永興,自湄洲祖廟天后宮請得神像,

來台謀生,定居大甲,並帶來湄洲祖廟天后宮請得神像於自家客廳,

當地閩省移民紛紛來參拜,遂有建廟之意。雍正10年落成,乾隆52年擴建,

廟內有多件乾隆古物、古匾如乾隆五十八年一對石獅、乾隆時期的「護國庇民」、

「佑濟昭靈」古匾,光緒皇帝頒賜的「與天同功」流傳至今,頗具歷史價值。

 

乾隆五十二年冬月眾弟子同敬立「護國庇民」。林爽文事件後,

鄉民呈匾感謝媽祖保佑之恩。

 

清光緒八年歲次壬午,光緒帝御筆賜匾「與天同功」。

 

鎮瀾宮鎮殿之寶,北台灣最早的一對石獅,現安置在御路階梯下兩旁,

為清乾隆癸丑年菊月(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雕造,石獅體態修長,

玲瓏可愛,工法簡潔,古樸之中倍覺可愛。

 

早期傳統所塑石獅,雄獅開口、母獅閉口,顯示「男尊女卑」。

 

        鎮瀾宮最後一次重建是在民國六十九年因神殿樑柱腐朽,拆除改建。

修建廟宇的匠師中有第一屆大木作薪傳獎得主王錦木,

為目前鎮瀾宮整體外觀設計者;第七屆木雕薪傳獎得主施鎮洋與父親施坤玉

同時雕刻的神龕;第八屆彩繪薪傳獎得主潘麗水圖稿作品;

彩繪薪傳獎得主李漢卿作品三川殿的彩繪等。剪粘作者為洪坤福,

石雕作者為沙鹿聶祥生,鎮瀾宮石雕是他最滿意的作品。

 

今天的鎮瀾宮,整座廟在工藝匠師的長年雕琢下,呈現出金碧輝煌而且

莊嚴宏偉的氣勢。廟前龍柱為精細渾厚的石刻鏤雕,屋頂佈滿五顏六色的

人物、花鳥、走獸的剪黏,屋簷下大片的雕飾按金,正殿神竈週遭更是富麗,

層層疊飾,金碧輝煌,散發華麗不俗的莊嚴氣象。

 

鎮瀾宮精雕細琢的雀替,吊筒。

 

【 洪坤福的剪粘作品 】

 

鎮瀾宮「福祿壽」三星,又稱「財子壽」三仙,亦稱「三星拱壽」。

 

        媽祖信仰令人最感動的就是信徒那一顆虔誠的心,就是心中無人,只有媽祖。

每年農曆三月間,大甲媽祖要由鎮瀾宮啟程,進行一年一度的遶境活動,

以往大甲媽祖出巡的目標是北港朝天宮,稱為「回娘家」。

但76年鎮瀾宮至福建湄州祖廟進香之後,大甲媽祖改往新港奉天宮,

號為「繞境進香」,百年傳統雖然改變,但信徒行列依舊十分熱烈。

進香其間,沿途數以萬計的信徒,人人手持一炷香全程跟隨,聲勢浩大,

早已成為各種媒體熱門報導的題材。

 

       大甲媽祖是一位喜歡健行的神明,一年健行八天七夜,全程經過30幾個鄉鎮,

達300公里之遙,沿途都有數萬信徒虔誠的自願跟隨,這可是全台最大的健行

活動。「三月迎媽祖」的熱況,十數萬人的隊伍在星月下趕路的「媽祖遶境進香」

活動,堪稱臺灣民間信仰的代表。

 

根據鎮瀾宮全球資訊網對於鎮瀾宮的歷史沿革、建築裝飾藝術有詳盡的介紹,

要進一步瞭解一座廟的藝術精華,可能要花數天的功夫,才能窺其全貌。今天行程

太匆匆,短短的幾小時參觀,僅能做些粗淺的介紹,其餘更深刻的體會,僅能

留待下次了。

 

 

鎮瀾宮三川殿的石獅是民國六十九年重建時雕造,  雕法較為繁複。

 雌雄雙獅均已開口,表現出「男女平權」的社會意識。

 

鎮瀾宮的抱鼓石以青斗石雕成,兩側鼓面作成螺旋形,

整體線條流暢,表現出樸實之美。

 

鎮瀾宮三川殿正門兩側的石雕窗是以「透雕」手法雕刻而成,將背景部分鏤空。

其中人物表情生動,線條分明,刻畫入微。雕刻的內容以《三國演義》

故事為題材,分別是「甘露寺」、「 單騎救主」 、「  空城計」。

 

鎮瀾宮三川殿《三國演義》故事「甘露寺」。

 

鎮瀾宮三川殿《三國演義》故事「 單騎救主」 。

 

鎮瀾宮三川殿精采的石雕,位於石雕窗之下剔地起突的麒麟。

 

鎮瀾宮三川殿精雕虎堵石雕

 

吉慶:虎邊騎龍將軍左手持「戟」表示「吉」,右手持磬表示「慶」。

二位將軍手持旗、球、戟、磬四件物品的諧音代表「祈求吉慶」。

 

祈求:龍邊騎龍將軍右手持「旗」表示「祈」,左手持「球」,表示「求」。

 

進入廟宇的天井,往拜殿屋脊一望,可以看見哪吒太子騎麒麟。

 

鎮瀾宮三川殿內二側壁堵上的「水淹金山寺」、「關公過關保嫂」的跤趾陶,

係舊廟重修,特地留存,原位重新裝置,所以人物雖小,造型卻精美,值得細看與比較。

 

鎮瀾宮「關公過關保嫂」的跤趾陶《三國演義》

 

鎮瀾宮《白蛇傳》水淹金山寺 的跤趾陶《三國演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