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支線映象之旅(一)濁水村、車埕終站

2008/10/26 08:27

 

濁水滾滾的濁水溪,流過了多少山城與小鎮。

汽鳴依舊的集集支線,道盡了南投山城的興衰歲月。

 

        日治時代日人於日月潭附近興建大觀、鉅工兩大水力發電廠,

為了方便電廠工程建材的運送,於大正8年(西元1919年)建造集集

「七分仔車」鐵道。西起彰化二水站,途經源泉、濁水、龍泉、

集集、水里以及車埕等七站,橫跨二水、名間、集集、水里

四鄉鎮,全長29.7公里。

 

通往集集支線最後的車站「車埕」途中。

 

當時埔里糖廠製成的蔗糖,先以「輕便車」行走「五分仔」鐵道,

運貨到車埕(早年稱為外車埕)。再經由集集線這條「七分仔」線,

把糖運送至二水,匯入西部縱貫幹線,運送到西部台灣各港口。

從此山城交通與台灣西部的縱貫線完全交匯。

 

昔日水里為木材及農產集散中心,伐至丹大、巒大上等木材,

和高品質的香蕉、水果和稻米等,自此源源運向基隆、高雄,

再轉運至日本。當時的集集支線宛如一條黃金鐵道,熙來攮往,

每天載送著如潮的人群和無以數計的物資,舊名為水里坑“”

的水里,也因而盛極一時。光是市區裡的旅館、酒家,

即有近20家之多。

 

然而,木材業的沒落,公路的興起,致使集集支線面臨裁撤的噩運,

幸賴地方人士奔走,發起護鐵和車站認養運動,才得以逃過一劫。

 

921大地震紀念地_台電高壓電及觀光鐵道

 

921大地震,車籠埔斷層經過名間鄉,造成集集支線,

濁水-龍泉間11至12公里處鐵路柔腸寸斷,其中有一座傾斜有如

義大利比薩斜塔般的台電高壓電塔。名間鄉公所近年來已把此處

積極建設為921鐵軌紀念園地,設置步道,成為觀光新景點。

公園地點原為集集支線鐵道,今因鐵軌嚴重隆起變形,無法修復,

集集線鐵道已改從旁邊上方經過,該址原貌保留設置「地震紀念園

地」,為921大地震最佳的天然景觀教室,並為車籠埔斷層垂直

位移展示場。

 

1999年921大地震,中部地區路斷軌彎,位於震央附近的集集車站

自難倖免,造成集集、車埕兩座車站嚴重毀損,鐵路也扭曲變形,

集集支線中斷了一年多,在台鐵的積極重建下,於2001年1月21日

復駛通車,目前它仍是台鐵三大支線中人氣最旺的一條。

 

全線沿著濁水溪而建的集集支線鐵路,由二水至車埕沿途的景觀

繁複多變。二水到源泉的景觀是由八堡圳所孕育出平疇阡陌的

田野風光。源泉到濁水,北邊是八卦山脈尾陵的懸崖絕壁景觀,

南面是視野無垠的濁水溪床,視野開闊。

 

【濁水】

 

建於民國56年濁水站位於為集集支線進入南投的首站。

 

日治時代這裡是通往南投縣各地的主要門戶之ㄧ,過去站房還

設有香蕉檢查站,西元1930年正值台灣香蕉銷往日本的黃金時期,

集集成為中寮、水里、社寮、秀峰等地香蕉外銷的集散地,

香蕉由集集運送至此香蕉檢查站篩選高品質香蕉,再轉送至日本。

 

       名間鄉濁水村,濁水溪蜿蜒流經濁水村南端,人口不多,

十分安靜,富有悠閒的農村氣息。境內有一座在民國77年2月26日

被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蹟「永濟義渡碑」,還有著名的茄苳公、

茄苳媽老樹,頗值得順道一遊。

 

【永濟義渡碑】(資料來源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網站)

 

       早期台灣各地鴻荒未闢,渡越濁水溪之險阻,實非現代人所能

想像,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董氏祖先董郁文乃倡議發起

捐建「義渡口」,以嘉惠兩岸百姓往來,此項義舉歷經十多年

時間,才在其子嗣董榮華先生手中完成,吳光亮、吳聯輝、簡化成

等仕紳紛紛嚮應,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大功告成,乃在兩岸

各立一「永濟義渡碑記」花崗岩石碑,現分別保存於名間鄉濁水村

福興宮旁及竹山鎮社寮村內。此碑於民國77年2月26日被內政部核定

為三級古蹟。

 

保存於名間鄉濁水村福興宮旁室內的永濟義渡碑

 

「永濟義渡」扮演名間鄉與竹山鎮之間重要的交通工具角色,

當年撐船人免費為人撐渡,時間規定每日卯時(5時)至申時(17時)

義渡,就算最後一趟船只載一人也不能拒絕,這種奉獻精神與服務會

的情操,至今永垂不朽,足為後人典範。永濟義渡於明治44年

(西元1911年)8月5日交由日治政府接辦後,成立財團法人繼續

經營,直至昭和9年(西元1934年)民國23年6月28日,集集吊橋

竣工才終止義渡,前後共歷經105年,造福兩岸百姓無數。

 

【名間鄉濁水村「茄苳公」和「茄苳媽」】

 

        位於名間鄉濁水村員集路上有兩棵樹齡都在四百年左右的

老茄苳樹,兩棵老茄苳樹相距僅約三百公尺而已,由於都位在

員集路旁(152縣道49K處),相距很近,且一雌一雄,故分別稱呼

這兩棵老茄苳樹為「茄苳公」和「茄苳媽」。

 

「茄苳公」

生長在員集路三十四號旁的「茄苳公」,樹高約二十五公尺,

胸徑一、九公尺,胸圍六、五公尺,樹冠幅約二○○平方公尺

 

「濁水茄苳神木祠」,亦稱為「茄苳公廟」,於民國七十四年

十月三十一日正式竣工落成。當地居民都很相信「茄苳樹公」的

靈驗,把孩子送給「茄苳樹公」做「義子」的很多,藉以祈求

「茄苳樹公」庇佑孩子健康長大。居民們遇有生病或不順,

也會去向「茄苳樹公」祈求賜給樹葉帶在身上祛邪、去霉氣。

 

「茄苳媽」

「茄苳媽」,樹高也是大約二十五公尺,胸徑二、一公尺。

胸圍六、九公尺,樹冠幅約二○○平方公尺。目前這兩棵

老茄苳樹,生長情形都很良好,四周並有護牆保護,由村辦公處

負責管理。

 

從濁水、龍泉到集集,鐵道就在公路的北側,南邊就是最著名的

集集綠色隧道了。這些自昭和十六年(1941年)日本官方強迫

規定種植的樟樹行道樹,大都有近70年到百年的樹齡,綿延長達

四點五公里。 老樟樹從幼苗到茁壯,一直立在山城公路兩旁。

據說為了興建台十六線,許多持「開發派」主張的人,都大喊

砍樹拓寬道路。還好有一群在地人發出抗議之聲堅決護樹,

獲得行政首長認同,終於台十六線改移向靠近濁水溪畔興建,

讓沿線的樟木得以保留,也保留了集集支線的觀光價值。

老樟樹從來不發言,卻始終默默釋放出濃濃的清涼綠蔭,作為回報。

 

過了綠色隧道就到了集集小鎮。集集車站創設於1922年,

早期的站房為純檜木建築的日式車站,古樸典雅。1999年9月21日

發生集集大地震,站房嚴重受損傾斜,由於該車站具有象徵集集鎮

歷史地標之重大意義,地方政府及文建會等,競相呼籲保存,

全力支持修復,現集集站已完全恢復震災前之原有風貌。

 

        過了集集,然後轉向山區,進出深邃的山洞後,視野豁然開朗,

寬闊的濁水溪一路伴行,來到水里山城小鎮。

 

水里鄉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新高登山口指示碑玉山舊名新高山,

日人在此立新高登山口指示碑,此碑肇建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

是日治時代登往玉山重要指標,極富歷史價值。

 

水里鄉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及水里遊客中心即設於濁水溪

河階台地,並位於濁水溪、水里溪匯流處。在此可遠眺上方雄偉的

電廠建築和山景。

 

 

奔流的水里坑溪,岸邊即為水里市區,對岸的水社大山的岩壁

以及鉅工電廠的兩支大水管依稀可見。

 

【車埕】

 

        過水里橋之後,鐵道轉而向北順水里溪走,水社大山的岩壁

以及鉅工電廠的兩支大水管,從東側進入視線,天高水近,風光迴異,

意猶未盡中,旅程的終點站車埕就到達了。

 

 

 

位於屬於水里鄉車埕村的車埕站,這座藏身於山谷的聚落,

就坐落在明潭水庫南邊。小村落西邊伴著集集大山、東鄰水里溪

;環拱著日月潭水的水社大山,隔著水里溪就在小村東岸。

擁有山城恬適之美的車埕,素有「最美麗的小站」之稱。

 

 

 

 

在民國五、六0年代,所謂的「林業興盛」時代,也就是

「瘋狂伐木」的年代,昔日孫海林業所經營的振昌木材行,

在車埕村建木材加工廠,將丹大林道開採出來的原木,加工

切割成建築材、家具規格材,最後剩餘材則送入削片廠打成

紙漿用木,還利用平台火車,將不計其數的巨大原木,直接運送到

台中港、高雄港外銷國外,據說在伐木業鼎盛時期,振昌公司的

員工多達數千名。當時的車埕曾因木材業興盛而繁榮一時,七0年代,

政府的林務政策痛改前非,全面停止伐木,讓砍伐殆盡山林終

於得到休息養生。

停止伐木後,木材業因取木不易而被迫遷廠,車埕經濟也漸形沒落。

昔日燈火通明的振昌加工廠繁榮不再,但孫海林業的老舊伐木工廠

與日式員工宿舍仍散佈在村落間,仍保有當時木業的風貌。車站

附近仍留有蒸汽火車用的加水塔與加煤平台設備、貯木水池、

輕便台車軌道、和吊運原木的天車等,從這些殘跡,依稀拼湊出

當年山城裡熱鬧滾滾的景象。

 

車站附近仍留有蒸汽火車用的加水塔與加煤平台設備

 

 

當年振昌木業員工的宿舍,依傍水里溪畔、沿著緩緩的山坡

建立的原有的村落,房舍一間間比鄰而建。穿梭在小巷弄裡,

看到兩層樓木造員工宿舍,宛如回到舊時光。

 

天車為早期吊運原木的起重機

 

早期的貯木水池的功能是儲放原木,據說原木浸泡在水裡是為了要

讓樹脂釋出,延長木材的使用年限。如今貯木水池搖身一變為

遊客服務中心,池邊的原木早已消失無蹤,起而代之的是悠游池中

的水鴨、錦鯉。可惜貯木水池目前水量稀少,不見湖光山色,

但見乾枯的池塘中成群的白鷺鷥低頭覓食,仍頗有恬適之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