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中縣神岡鄉】社口林宅「大夫第」,潭雅神綠園道單車逍遙行

2008/11/01 09:07

 

        社口林宅「大夫第」位於台中縣神岡鄉社口村,為清末與日治初期台中

仕紳聞人 林振芳(1832-1905年)的故居。社口林家的祖籍原是客家人,

約在康熙末年, 林家祖先由廣東省惠州府來台,初至濱海地區開發,

並在牛罵頭(清水)附近置有田產。後來因為閩粵分類械鬥而不得不內遷,

先到海濱,最後定居於神岡社口,即移民史上所強調的「客家人的路線」。

 

神岡鄉社口林宅「大夫第」

 

清朝雍正初期,神岡鄉歸彰化縣管轄,為貓霧捒東堡岸裡社荒埔地。雍正末年,

粵人張達京以割地換水,開鑿葫蘆墩圳引大甲溪灌溉豐原平原,吸引大批漢人

的拓墾, 其中有大批客家祖先至此拓墾,首批多為廣東嘉應神岡庄人,因此就稱

「新廣庄」,後衍為「神岡」。而「社口」之名,則係因移民在昔屬平埔族群巴宰

(pazeh)岸裡社地域之入口處,築屋成村,故稱社口。

 

林家來台後,傳至林振芳時已有數代,林振芳生於清道光12年(1832年),自幼

天資聰慧,年方五歲便遭喪父之痛。其後母親改嫁,與祖母蕭氏相依為命,

由祖母撫育成人。九歲入鄉塾,因家貧,只接受三年鄉塾教育後不得已輟學,

協其伯父崑偉與叔父崑山躬耕務農。

 

當時神岡地勢平坦,位交通要衝,若以豐原為起點通往東勢、后里,或往北屯、

大雅等地開墾,都需經過此地。社口地區的望寮街一帶已經逐漸形成一個大市集。

咸豐五年(1855年)林氏見望寮街商貿鼎盛,遂在徵得伯父的同意之下,

決定棄農就商 ,開設「義春     鋪」,經營雜貨生意,成為供應拓墾者開發日常

所需雜貨的集散地。因為經營得宜,短短幾年間便迅速致富,成為當地的富商,

他本人也在三十一歲的時候,被鄉人推舉為地方保甲的首領「甲頭」。

 

林氏熱心社會事業,為人精明俐落,擅長處理地方性的事物,雖只受過三年的鄉塾

教育,卻能夠在清代捐授 至「同知」職銜,並在日據時期歷任保良局局長,且授頒

總督府紳章。在戴潮春、北勢番、施九緞等事件,他都出錢出力保衛家鄉,所以從

捐貢「中書科中科」、「同知」銜,一路成為「捒東堡上堡」總理。日治時期,

日方也仰賴他的影響力,除擔任保良局局長,台中副農會長之外,更獲頒紳士、

六等勳,瑞寶章等賞封。當他在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因病去世時,當時的

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立即致函弔唁,由此可見其受重視的程度;而這封信後來便刻

在林振芳墓前的石坊上。

大夫第主人林振從雜貨起家到納捐入仕,最後成為仕紳領袖,一生充滿傳奇故事,

橫跨兩個不同時代,又有傑出的表現,實有值得後人特書之處。

 

社口林宅是林振芳在1870年捐授購入吳張舊宅進行大規模重建,歷時三年

主體竣成,隨後逐年增建,1890年代子孫二百多人群居兩進六護龍,外帶

四座兩樓銃櫃的大宅第,宅名為「泰孚第」,人稱「大夫第」,林家子孫則稱為

「下厝」或「廈屋」,以區別舊宅「頂厝」-「維禮居」。這也是社口林宅

「大夫第」的由來。

 

社口林宅「大夫第」   第一進門廳門額上書“大夫第”三字,兩旁

“慶積有餘父子勳名昭世德,芳流不替後先州牧紹家風”的對聯,

彰顯了林家父子傳家的文風余緒。

 

社口林宅「大夫第」-第二進正廳一大片白牆統合了彩繪、紅磚,

樸素中又顯得華麗不俗。

 

大夫第最獨特的地方就是進入門樓後,出現一條「S」型的甬道,

通道兩側為守衛用的矮牆,才轉彎,忽又筆直到底,這是林家院內

獨特的防禦系統。

走入門樓後的甬道一直延伸到合院圍牆,是大夫第第一層防禦措施。

 

昭和10年(1935年)中部關刀山大地震重創名宅,林宅損毀嚴重,左右外護龍、

兩座銃櫃全毀。1980年間林家在居家安全的考量下,拆除左右兩側荒廢的銃樓,

昔日捍衛家園的銃櫃功成身退,但整體而言仍保持大宅第的格局。

 

經由甬道行約20幾公尺,即可見開闊的宅第外埕,埕前有一半月池,古宅形制完整。

 

雖與筱雲、摘星齊名,但是硬山馬背屋脊之簡單俐落的線條,突顯了樸實堅固的家風。

 

 

大夫第磚匾四角靈巧的雕花裝飾。

 

綠釉窗的華麗色彩,綠釉雕花漏窗鎮上金黃菊花紋鈕,

必要時還能擔負銃孔的防禦功能。

 

 

社口林宅「大夫第」-正身與護龍的水車堵宛如一道彩繪和交趾陶的藝術長廊,

可惜的是部分新修稍顯粗糙,部分舊作多已剝落,無法見其水準。

 

 

社口林宅「大夫第」-保存了上百年的交趾陶和彩繪,揣摩肖真,構圖豐富,

部分彩繪有落款時在丙子年(推測年代為光緒2年,1876年)。

 

 

社口林宅「大夫第」-墀頭上交趾陶裝飾,動物、人物造型栩栩如生。

 

 

社口林宅「大夫第」第一進門廳採二通三瓜抬樑式屋架。

 

社口林宅「大夫第」-第一進正廳,名家的書畫作品。

 

第一門廳兩旁木板墻上繪有典雅的書畫作品。其中特別的是有嘉慶年代擔任

台灣鎮總兵武隆阿的書法落款,滿州武將武隆阿生平最喜書法,諸體中又以行草為佳。

他曾偕王得祿擊海盜蔡牽,因而轉任台灣鎮總兵,也因而有此緣分與王得祿同年

同時在新莊慈祐宮留下墨寶。嘉慶年間武隆阿也在桃園龜山壽山巖觀音寺、

中港慈裕宮均遺有匾額墨寶。只是不解的此座宅院建於光緒初年,

怎會有嘉慶年間武隆阿的書法落款?

 

社口林宅「大夫第」-剝落的灰泥下可見裸露的土角壁原色,更現古樸風韻。

 

社口林宅「大夫第」-左右護龍前院牆封實的作法,形成內埕,空間各自獨立。

院後壟地則有百年樹齡的大樹,像是大夫第的守護神。

 

社口林宅「大夫第」-牆壁本身亦是重點,第二門進左右牆面有雕工華麗精湛的

六角窗,配上素淨恬淡的水墨畫,華麗與樸素的融合搭配正是大夫第的特質。

 

社口林宅「大夫第」-步口廊兩側墀頭有「憨番扛大杉」的托木雕飾,刻畫活潑生動。

 

社口林宅「大夫第」-步口廊兩側寓意吉祥的花卉等圖樣。

 

 

社口林宅「大夫第」-正廳上方書卷匾額,流露出濃厚的文風氣息。

 

社口林宅「大夫第」-正廳對聯:「三仁毓九龍中貞節義昭天壤,

雙桂傳十德考禮明經重古今。正廳內神龕雕飾與回字紋方形案桌採用烏檀木材,

雕工精緻,亦為欣賞之重點。

 

社口林宅「大夫第」-門樓側旁小巧的日式建築、廂房、門庭一一俱足。

 

【潭雅神綠園道】

初次看到潭雅神綠園道的介紹,感覺這個名稱非常優雅,這條自行車專用道

沿線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途經潭子站-筱雲山莊-萬興宮-社口林宅-

大興市民農園-清泉崗空軍基地-清泉崗等景點,其中,筱雲山莊、社口林宅

與潭子「摘星山莊」齊名,被譽為台中三大宅院,為古蹟愛好者必訪之地。

除此之外,到了終點更可一探清泉崗眷村風情,嚐嚐各個省份獨特的麵食點心,

或者順道一遊堪稱台中縣糕餅之鄉的神岡鄉,逛逛犁記、崑派、吉興餅行等

百年糕餅老店,買盒糕餅回家當做伴手禮,為神岡豐富之旅畫下完美的句點。

 

 

「潭雅神綠園道」是繼東豐自行車綠廊與泰安舊山線鐵路綠色走廊後,

沿用已廢棄的軍用鐵道(清泉崗線)為路基的自行車專用道,起自縱貫線鐵路

潭子站,因穿過台中縣潭子、大雅及神岡三個鄉鎮而得名。從潭子鄉中山路起,

行經大雅鄉、神岡鄉,終點在清泉崗機場的忠義村,全長約12公里,寬約八至十公尺,

路面坡度平緩,沿途植栽綠意盎然、並可見廢鐵道、老樹及眷村,充滿懷舊情味,

相當適合親子同遊。

 

趁著返鄉北上之際,我們下豐原交流道,往豐原市區途經岸裡國小約1公里處,

右轉三角村大豐路,約1公里左右可抵筱雲山莊,然後再往前數百公尺即可看到

「潭雅神綠園道」專用的自行車道天橋,我們將車停在天橋下,取出折疊式腳踏車,

順著車道往清泉崗機場方向,展開我們首次潭雅神綠園道單車逍遙遊。

 

筱雲山莊(整修中):前清舉人呂汝修之父呂炳南於清同治五年,為奉養母親歡娛

晚年而特別興建的別墅。入口為全台少見的兩層式門樓,幽靜典雅。

 

筱雲山莊大門。抱鼓石原置於聖王廟,1930年代廟拆了以後才移來。

 

筱雲山莊大門精緻的石雕。

 

潭雅神綠園道-兩座橫跨道路的單車專用天橋之一,民生路單車天橋。

 

潭雅神綠園道-兩座橫跨道路的單車專用天橋之一,

位於崇德路上方全國首座自行車專用道天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