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暖暖【十分古道】登小百岳五分山

2009/04/23 23:33

 

20090411走訪暖暖【十分古道】登小百岳五分山

 

清朝初期約兩百多年前,當時交通不甚發達,宜蘭平原跟台北盆地在這兩個

平原之間,有群山圍繞,聯繫兩個平原的山路,主要靠蜿蜒其間的淡蘭古道的

幾條支線來聯繫。

 

早期暖暖街是清代東北部淡蘭古道重要的水路埠頭,船從艋舺載貨物旅人循淡水河下行

至基隆河,溯河經過錫口(松山)、水返腳(汐止)、八堵最後至暖暖為行舟終點。

當時暖暖是溯基隆河水運的上線,位於基隆河水運和淡蘭古道陸運的水陸要衝,

是昔日台北往返宜蘭的必經要道。

 

遊暖東十分古道 探百年足跡

 

淡蘭古道陸運主線由暖暖、三爪仔(瑞芳)、侯硐、越三貂嶺(金字碑古道),

至頂雙溪,接貢寮進入三貂社,再越草嶺(草嶺古道)進入噶瑪蘭。

淡蘭古道陸運支線則自暖暖東行,越五分山鞍部,抵平溪十分寮,再越嶺至頂雙溪,

接草嶺古道。這條支線,聯繫暖暖與十分之間稱為『十分古道』。

 

東勢坑溪林相蓊鬱,小溪輕吟,饒富野趣。

 

『十分古道』古道與『草嶺古道』雖同屬淡蘭古道之一,但知名度卻無草嶺古道

有名及熱鬧,會來到此地的登山者,多半是以當地居民居多。古道入口在東勢坑

產業道路的終點,除自行開車,或是由暖暖的童軍活動中心公車站牌處下車步行上來,

交通不甚方便,因此假日除登山客外,少有人行。

 

今年初,我曾獨自一人探訪暖東十分古道與附近的荖寮坑煤礦和石厝遺址,可惜那天

天候不佳,風雨如晦,上至十分古道的嶺頭鞍部的福德宮時,本想尋稜線步道再上

五分山,無奈當時山上天寒地冷,大霧籠罩,一片白茫茫,五分山上有名的惡劣天候,

總算領教了,只好再循原路下山。時值暮春時節,東北季風逐漸遠離,五分山上的氣候,

不再那麼捉摸不定,難得本週末天氣宜人,於是此次決定偕子再上五分山。

 

如同往常一般,我們帶著野餐盒,由中山高下東北角交流道,右轉往暖暖,

走東勢街,沿東勢坑溪而行,過暖東峽谷風景區,再順著東勢坑產業道路,

一路上山直到產道盡頭停車。

 

路底有老茄苳樹與涼亭。前方約十公尺,就是十分古道的入口。

 

時近中午,兒子迫不及待的拿起野餐,就在涼亭內吃將起來,餐後,在溪谷逗留了

一會兒,之後,展開今日的十分古道登小百岳五分山之行。

 

古道登山口

 

暖暖十分古道由登山口至嶺頭福德宮長約1公里,起迄點設置了解說牌及注意事項,

途中還標示里程、植物解說牌等,規劃相當完整。古道雖然經過整修,

但大抵上還保留著古味,仍不失為尋幽訪勝的好去處。

 

剛開始古道沿著東勢坑溪行,沿途林豁皆美,小溪輕吟,流水淙淙,

林相蓊鬱,饒富野趣。

 

上行不久即出現古樸的石階,百年的石階顯得古老而蒼勁,每當踩著這些

舊石階,如同探訪先人百年足跡,正是走訪古道最動人之處。

 

 

小徑隱沒在密林裡,自然植物景觀豐富,在步道半山腰的看見一株金毛杜鵑,

可惜花期已過。

 

 

 

另外,途中也見到不少花草植物盛開,可惜大都不知其名,只好先拍下來,

回去慢慢研究。

 

一路上坡,接近稜線步道時,前有一陡坡,設有護欄及繩索,扶繩而上,

便攀抵嶺頭鞍部,這裡是十分古道的最高點。

 

嶺頭土地廟歷史悠久,相傳已有200多年歷史,正是見證先民在清代開墾十分寮的開發史。

十分古道至此接五分山登山步道,取左行,約1.8公里可抵五分山,取右行,

則可通往平溪鄉十分寮。鞍部有古樸的石砌土地公廟,小廟上頭蓋了一鐵皮

遮雨棚,正好方便登山客在此休息。

 

嶺頭土地廟旁的島田氏澤蘭已盛開,在此又見到青斑蝶的美麗身影。

 

停在昭和草上的小粉蝶。

 

小憩後,往五分山的稜線續行,今天的天氣算是本週最宜人的一天,

氣溫適中,不冷不熱,正是走此稜線步道的最佳氣候,走在平緩的五分山步道上,

四面視野遼闊,風景秀麗宜人。走此毫無遮蔽的稜線步道,倘若夏日來此,

則酷熱難當,冬季時東北風肆虐時,則淒風苦雨,唯有春天與秋高氣爽時,

登此步道,才能覽盡附近東北角的山海美景。

 

稜線步道

 

稜線步道小休

 

 

 

五分山稜線步道,一路蜿蜒延伸,宛如萬里長城般,週遭山巒疊嶂起伏,

雖一路上行,步道漸陡,但行至高處,展望愈佳,北望基隆河谷、台北盆地,

影像鮮明101大樓,南望則平溪、雙溪,溪谷平原交錯的輪廓完完整整地描繪出來。

 

稜線步道俯瞰十分寮聚落

 

一路望山看海,不知不覺,五分山的著名的地標「中央氣象局氣象雷達站」

漸出現在眼前,小百岳五分山基點處已不遠矣了。

 

五分山瞭望亭

 

 

來到瞭望亭時,從山上往下看去,眺望基隆「五基」,基隆河、基隆市、

基隆港、基隆嶼、基隆山盡收眼底。這裡比紅淡山視野更佳,連協和電廠的

三根大煙囪都很清楚。

 

走過瞭望亭,續往五分山基點處行,但見昔日芒草箭竹叢所圍繞的基石小徑,

如今已被闢為寬敞的康莊大道,兩年前來此時,老婆與兒子不願鑽芒草小徑,

如今兒子不待老爸囑咐,一馬當先已衝到基石處,事隔兩年,總算完成登

小百岳五分山了。

 

 

五分山,小百岳之ㄧ。海拔757公尺,基石有兩顆:二等三角點No.1065、

三等三角點一○三八號。五分山的地標氣象站就近在咫尺。

 

 

從瞭望亭遠眺,視野開闊,金瓜石附近的基隆山,東北角山海景觀盡入眼底。

 

以前上五分山都是由五分山公路直達氣象雷達站。這一次則改由暖東十分古道上山,

古道登山口海拔高度約305公尺,離五分山頂海拔757公尺,落差452公尺,比由小油坑

登山口登七星山還高,以五歲小孩而言,算是挑戰級路線。不過,當我們原路下山時,

看見兒子一溜煙似的下山速度,把我們夫妻倆遠遠拋在後頭,才發覺我過慮了,

不禁想起五年前,我曾隨登山隊伍由五峰農改場登麥巴來山時,登山口至山頂落差

超過1000公尺以上,山徑非常陡,有如天梯一般。當時隊伍中有一對父子,念國中的

兒子一路扶持氣喘兮兮的老爸上山,那幕影像歷歷在目。如今下山時看見兒子的背影,

心想,等我年紀漸漸大了,恐怕也要兒子扶持上山了。

 

母子攜手下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