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間清境 霧上桃園〕走進「博望新村」、品嚐「魯媽媽」擺夷風味餐、清境農場羊咩咩秀、「老英格蘭」都鐸城堡

2010/08/31 23:17

 

 

20100806清境農場之旅

      

 

        台14甲中橫霧社支線從泰雅族人居住的霧社開始往合歡山攀升,百年

前公路沿線的高坡地仍是是榛莽原始的森林,是當時爆發「霧社事件」

賽德克族人的狩獵之地。到了日據時代,除了日本人為了進攻太魯閣而

開闢的合歡越嶺古道與日據末期所闢的見晴農場外,大抵上還是片原始山林。

 

民國五十年,從滇緬泰地區的「異域孤軍」撤退來台,其中有二百多名

官兵及其眷屬(統稱為〝義胞〞)經由退輔會安排,定居在南投清境農場從事

農墾開發。

 

 

清境農場開闢初期,這群多數原鄉位於大陸雲南的「孤軍」,帶著在

滇緬泰邊境打游擊認識的少數民族少女,在退撫會的安排下,於海拔

2000公尺至1700公尺的山間,建立了「博望」、「定遠」、「壽亭」

三個小社區。年紀稍長、家中人口多者,主要居住在海拔較低的

「壽亭新村」(1,700公尺);年輕的兩口之家則住在海拔高、氣候寒冷的

「博望新村」(2,044公尺)

 

 

隨後在民國五十一年至五十四年間,另一批退伍的榮民,也相繼投入清境

農場墾荒的行列。

 

 

  從沒水沒電的原始森林開始,這群榮、義民們歷經千辛萬苦,徒手

開闢農田、舖石造路;並且在農場的輔導下,學習種植溫帶水果、花卉。

四十多年來辛勤耕耘、胼手胝足的開墾下,原本是榛莽原始的森林,

被清麗的農牧景觀所取代,比起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清境的農場

更為多元,不但有高冷蔬菜、溫帶水果及茶葉及高冷花卉的栽培,為清境

締造出高山農場雍容的氣象。

 

 

 

民國七十五年清境農場開始轉型觀光,八十一年土地放領後,許多〝合歡

山新移民〞也陸續來到清境。之後,一座一座仿歐式風格的民宿錯落在

山坡上。走進清境,一望無際迤邐到山邊的高山草原,牛羊躑躅、旖旎的

牧野風光,一年四季皆上演著花海繽紛的景象,使得位於霧社之上的

清境,也因此享有「人間清境 霧上桃園」的美譽。

 

 

 

2010年父親節前夕,我們因緣際會走進清境雲南擺夷村落的「博望新村」。

 

 

「博望新村」

 

 

 

 

博望新村位於清境農場上方三公里處,海拔2044公尺高,博望新村居民

不多,僅三十幾戶一百多人,但卻是個融合10多個種族的文化社區,他們

都是50年前由滇緬撤退的異域孤軍及其眷屬。因位置偏遠,反而保存較

完整的聚落風貌,隱然成為目前清境眷村的代表。

 

午後三點,我們開車通過博望新村窄小的巷道,將車停在「慶安宮」前

小空地。「慶安宮」,是博望新村居民主要的信仰中心,主祀城隍爺,

也同時供奉福德正神、中路財神、山王爺、南鯤鯓王爺等。

 

 

甫一下車,原本飄著霧雨,突然間下起大雨來。我們先向慶安宮諸神請安

問好後,便在慶安宮旁避雨,附近有一座小型公園,名曰「心誠則靈」,

周圍舖設小橋流水與八角亭,景致頗佳。

 

 

還好這場雨下得快、去得也快,不一會兒,雨停了、雲霧漸開,我們遂在

村子裡閒逛。

 

 

博望新村占地不大,整個村子不過百來公尺,一下子就逛完了。

 

 

 

進入村口左側的活動中心(松崗滇緬文史資料館),牆壁有一幅很顯眼的

老照片「走過異域五十年特展」。

裡面展示了昔日老照片,涵括「異域孤軍」的原鄉文化、擺夷民族服飾、

滇緬游擊隊的歷史人文與他們在第二故鄉「清境」的開拓歷史等。

 

 

 

目前村內第一代父執輩,大多已相繼凋零,而第二代為了紀念上一代在

大時代動盪下由故鄉雲南輾轉到清境的故事,經過多年的努力,第二代將

父執輩在原鄉至墾拓時期的老照片收集,擺放在松崗滇緬文史資料館。

 

 

 

二十年前(1990年)朱延平導演將名作家「柏楊」的《異域》小說改編成

電影,由柯俊雄、劉德華、庹宗華等知名藝人主演,其主題曲出自羅大佑

的創作歌曲「亞細亞的孤兒」,劇中表達出當時的辛酸血淚,讓這段曾被

遺忘的故事再度憾動人心。隨後,再由吳念真創作新劇本,拍成續集

「孤軍」,亦頗受好評。「異域孤軍」從此成為滇緬游擊隊的代名詞。

 

 

如今走進博望新村,看見當年當年反共復國軍在緬甸、泰國等地的生活

老照片,讓人再度想起「異域孤軍」當年的歲月種種。 

 

 

 

村子裡也有幾家餐廳與小吃,提供道地的雲南擺夷菜,如「魯媽媽」、

「西雙版納」、「星光流域」、「美斯樂傣味店」等,各有其特色,

外來的旅客若想體驗少數民族精湛的手藝和雲南美食酸辣特殊的口味,

不妨擇其一家品嘗一番。

 

 

走出博望新村,除了種植水蜜桃外,附近都是「百合花田」,遍地花香也

算是清境拓墾的一大特色。

 

 

博望新村內有一家門口擺著水蜜桃,老闆姓吳,也是「孤軍」第二代,

我們與吳老闆夫婦閒話家常,看見其廳堂中寫著「天地國親師」的牌位,

祖先牌位則陪祀在旁。這種信仰在台灣相當罕見,吳老闆說這是他們自

原鄉傳承來的信仰與習俗。

 

 

「天地國親師」源自於中國傳統倫理觀念中,對天、地、君王、先祖、

師長等「五恩」的感激。明末清初時,幾乎家家戶戶都可以看到〝

天地君親師〞的神牌。封建時代結束,沒有了「君王」,才演變成今日的

「天地國親師」。

 

 

 

「魯媽媽」擺夷風味餐

 

 

 

 

8月6日,我們全家登上合歡山主峰後,隨即下山,來到博望新村附近位於

台14甲的路邊的「魯媽媽雲南擺夷料理」用餐。

 

雲南擺夷菜以特殊的香料烹調,鹹、辣、香是家常菜的特色。

 

老闆魯文印還特別解說:「他們除了在自家村子中種植烹飪用的香料作物

,近年來,也回到「原鄉」西雙版納帶回更多的食材與佐料,使他們家的

雲南、擺夷家常菜更具家鄉味。不過,對一般人而言,雲南擺夷菜口味

較重,這些擺夷菜也都經改良,做得較符合台灣當地口味。」 

 

 

 

老闆特別推薦「錦灑」、「包料魚」、「椒麻雞」、「大薄片」、

「香酥竹蟲」……,不過,「包料魚」雖香,但老婆不吃炸的。最後,我

們點了「錦灑」、「臘腸臘肉」、「椒麻雞」、米干、當歸炒蛋、過貓

等等,作為我們此次清境之旅,除了登山、賞景外,又多了一項美味的記憶。

 

 

 

「錦灑」是將豬肉剁碎,加上雲南香料、薄荷、辣柳等醃製,錦灑的傳統

吃法是生豬肉,改良後不但變熟,還可包高麗菜食用。

 

 

 

臘腸臘肉則是經過發酵、醃製、梨桃木燻烤和風乾熟成,前後需耗時約

2個月才好,是相當道地的擺夷風味。

 

 

 

米干以大骨湯慢火熬煮的湯頭,配上道地實在的食材,口感相當不錯。

 

 

 

我們五大一小,點菜比較保守,結帳一共1080元,算是經濟實惠又

美味的一餐。

 

 

清境農場羊咩咩秀

 

 

 

餐後,我們並未在「魯媽媽」餐廳多作停留,隨後像趕集似的來到清境農場。

 

清境農場的羊咩咩秀當然也是我們此次清境之旅的主要行程之一。

兒子三歲時看過一次,不過兒子說那次已經不記得了,不算數,

此次才算真的。

 

 

記得早期是由格蘭夫婦擔綱演出,先生負責牧羊、太太負責擔任解說的

工作。夫婦一搭一唱,表演內容精彩逗趣。

最後,格蘭展現剪羊毛的絕活,以10多秒的速度,將原本毛絨絨的羊隻,

瞬間被剃個精光,常贏得觀眾滿堂喝采。

如今,由兒子接棒負責解說,父子聯合演出,一樣默契十足,詼諧百出,

同樣地讓觀眾哄堂大笑。

 

 

 

表演結束後,格蘭先生會再將羊群趕出柵欄,讓民眾可以近距離餵食

羊群,與羊群們合照,現場還有馬匹,讓民眾試騎,小孩單獨騎馬100元,

大人與小孩合騎150元,價格公道,也非常討喜。

 

 

 

除了欣賞「羊咩咩脫衣秀」外,站在「青青草原」的高崗上,也可觀賞到

綿延不盡的青青草原與飽覽合歡、奇萊、能高諸峰瑰麗的景色。

 

 

站在「青青草原」北端「綿羊城堡」旁,居高臨下時清境全景近在眼前,

景色如畫,彷彿置身於置身阿爾卑斯山中童話世界裡。

 

 

「老英格蘭」都鐸城堡

 

 

 

 當天我們並未登堂入室,如同劉姥姥參觀大觀園般的,我們僅在大廳與庭院四處參觀走動,感受這座具有歐式貴族式建築的氣派,除了讚嘆外,深處在城堡內,頗有與有榮焉之感。    

離開清境農場,下山途中,見到一座氣勢壯觀的歐式城堡,名曰

「老英格蘭」。這座宛如皇室風格、尊貴非凡的都鐸城堡,並未讓人有

侯門深似海、高不可攀之感,而是採取非常親民、且歡迎民眾參觀。

 

這座城堡造價不斐,在清境農場的歐式建築民宿裡,可說是獨占鰲頭。

 

 

 

白色磚牆搭配結實的原木,急斜式的屋頂與尖塔,內部貴氣十足的裝潢,

都極其講究。

 

 

具有歐洲皇室尊貴的氣息,不光是建築外觀、窗框尺度到壁面及天花板

裝飾,全都嚴格遵循都鐸王朝時期的規範。

 

 

都鐸式古典建築周邊總是圍繞著噴泉庭園和精巧的雕刻藝品,周邊大理石

雕刻,都是水準以上的精品。

 

 

後記

 

此次清境之旅,走過「博望新村」、「魯媽媽」歐式民宿風格的餐廳到

「老英格蘭」都鐸城堡,從60年代老舊眷村到精緻典雅的貴族城堡,

新與舊並存,正如台灣經濟發展史的縮影一般,令人讚嘆不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