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齋明寺 百年流轉 終歸法鼓

2010/12/05 22:50

 

991120大溪齋明寺

 

三年前,我在大溪「粟子園」由大漢溪畔的「齋明寺古道」入口,直趨林蔭

盎然的山徑,盡頭,就是供奉觀世音菩薩的百年古剎齋明寺。可惜,當年正

在整修中的齋明寺,不對外開放,只好悵然而歸。

 

 

今年11月初的週末,當天陰雨,我獨自一人再由齋明寺古道走訪齋明寺。

三年後舊地重遊,古道景致依舊,只不過增加幾許滄桑的味道。

 

齋明寺的燕尾在藍天襯托下,彷彿一隻高飛的燕子,充滿著律動的美感。

 

 

 

齋明寺古道

 

 

齋明寺古道於清道光時期即已存在,山徑最初由鵝卵石鋪設而成,自創寺

以來,便是大溪及員樹林間的信徒,往返齋明寺的禮佛要道。到了民國

十二年(1923),齋友就地取材,改以大漢溪石鋪設成三尺寬的石板步道。

 

今日入口山門仍在,兩側石柱上的對聯寫著:「日夜溪聲尋道岸,縈緇轍跡

擁賢關」,可以想像古道當時熙來攘往的熱鬧景象。

 

 

來到齋明寺,整修後的古寺建物依舊,卻多了一些法鼓山的傳法標語。

進入大殿,先禮拜觀世音菩薩後,再由寺裡到寺外,仔細地欣賞整建後

的齋明寺建築之美。此時正好有法鼓山的志工導覽講解,我從頭到尾仔細

地聆聽師姐詳盡地解說,從齋明寺起緣、大殿供奉的諸神菩薩、齋教羅教主

、樑柱上梵文圖騰的意義、泉州式建築工法等講解,舉凡四點金柱、二瓜

三通、擂金彩繪與供桌的唐明皇遊月宮精緻木雕等等,似懂非懂,實在無法

一一瞭解,只能紀錄重點,回家查閱相關資料,待下回再來探訪。

 

 

相隔半個月,我攜家人再度參訪齋明寺。當天,出現難得的和煦冬陽,一掃

近月來的陰霾,天空一片湛藍。如此天氣最適合走訪百年古剎與古厝,一覽

大溪最美麗的天際線。

 

當天遊客不多,整個環境顯得幽靜清雅。門內寺埕前有蓮花池、拱橋、觀音

石像,老樹成蔭,具綠蔭恬靜之美,石板小徑錯落其間,頗有禪寺風雅

安寧之意。

 

齋明寺前院之『心塘』意指萬法唯心照。

 

齋明寺起緣 

 

 

齋明寺前院立有解說牌,詳述寺之歷史沿革與特色,頗為詳盡。

 

清道光30年(西元1850年) 大溪農民李阿甲發願皈依三寶,赴南海普陀山法雨

寺出家受戒,法號性悅。返台後,於大溪福份山初結草庵,供奉由南海普陀

山請回之觀音菩薩,取名為「福份宮」,性悅法師成為開山第一代住持。

這是齋明寺與正信佛教在「大嵙坎」一帶扎根的初始。

 

 

普陀山請回的這尊觀音菩薩至今仍供奉在大殿佛龕內,當年的缽也還留存在

寺內,大殿右首的祖師牌位上,有第一代開山性悅法師的牌位。 

 

 

進入大溪齋明街時,牌坊正面寫著齋明寺,另一面則寫是福份山,留下了歷史

見證。(清咸豐三年,正是漳泉械鬥最激烈的年代,漳州人為了抵抗泉州人,

因而築了一土城,名為「份仔城」,之後,受「福份宮」影響而更名為

「福份城」。)

 

 

同治12年(西元1873年),第二代住持黃士琴居士,法號普瑟,與當地仕紳

發起獻地建寺,以磚瓦石泥建成廟宇,隨後因應機緣,承接了當時盛行的

齋教龍華派,更名為「齋明堂」。

 

 

同治12年興建的石柱現勘立在東西廂房兩側。

 

將道場由福份宮改稱齋明堂,代表著進入齋教傳承的時代,從第二代黃士琴

(普瑟)到第五代江澄坤(法號普乾)等共四代,時間歷經同治12年到

昭和12年(1937)共約六十餘年間。

 

 

齋教是在家持齋奉佛,以佛教思想為骨幹,再摻雜一些儒、道思想為輔的

宗教教派。

 

 

大溪的齋明堂,在數代相傳之下,一直自認是龍華派的傳統。龍華齋教開山

祖師羅因崛起於明代中葉,約在乾隆年間傳入臺灣,到了清中、末葉成為

台灣的顯學。在大雄寶殿的主尊龕的右側供奉著齋教祖師羅因的牌位。

 

 

大殿龕壁內有釋迦世尊,觀世音菩薩與普陀山請回的觀音菩薩、彌勒佛、

土地公、齋教羅因教主、密宗五方佛,兩旁有齋明寺歷代住持、大功德主

牌位。另外,在功德牌位前左有地藏王菩薩,右有目連尊者。

 

 

一九一一年,第三代住持胡阿九居士,法號普惠,由台北士紳江健臣、

黃近水、江連枝等人諸氏發動紳民捐款,聘請桃園郡八塊莊(今八德市)的

名匠葉金萬募建大殿及東西兩廂,一九一二年竣工。

 

 

大殿上的古匾「法雨均沾」即是由當時士紳江健臣於壬子年(1912年,大正一年

(民國元年))大殿落成時所獻。

 

 

寺前有兩座古樸的日式石燈,左右各一,基座刻有「明治三十九年在住

岐阜縣人」。石燈右題「遍照光明」, 左寫「佛光普照」,如同齋明寺

左右護法一般,為來訪信徒照亮前方的路。

 

 

大正元年(1912),齋明堂所增建的大殿及東西兩廂房等工程已經竣工,

江連枝原是增建工程的大護持者,不久便被擁戴接任第四任住持。 

 

 

第四代住持江連枝居士,法號普梅,禮鼓山湧泉寺聖恩法師為師,法號

雪蓮,法脈再轉承鼓山曹洞宗,舉辦在家受戒會多次,渡眾最力。

 

 

一九二五年,雪蓮法師圓寂,尤其次子江澄坤居士,法號普乾,接任第五代

住持,增建第二道東西兩廂及民國十八年在寺後興建「萃靈塔」。因清幽

環境,花木扶疏,其「靈塔斜陽」被譽為大溪名勝八景之一。

 

大溪「齋明寺」濱臨大漢溪畔,早期大溪八景的「嵌津歸帆」:日治初期大嵙

坎溪水豐盈,站立庭前眺望,但見山巒起伏秀嶺疊翠,與來自大稻埕的點點

帆影相映成趣,大正十三年(1924年)桃園大圳通水,迨至昭和十八年(1943年)

,大嵙坎溪舟楫之利漸失,繁華榮景迭次消褪。

 

 

 

 

從齋明寺遠望,可以看到新舊大溪橋,以及大溪特有的三層河階地形,最低層

的「月眉」地區阡陌縱橫,中層是人口稠密的大溪老街,最上層的「三層」則

零星分布幾棟廟宇,三層風光一覽無遺。

 

昭和12年(1937年),日本政府為消弭台灣同胞的民族意識,進行「宗教整理」

,禁止百姓奉祀從中國大陸傳來的神佛寺廟,為保全齋明堂廟產,乃依附

日本曹洞宗,隸屬於永平寺曹洞宗,大本山且派村上壽山為大溪布教使。

齋明堂於是改稱「齋明寺」。對外雖屬日化佛學一系,暗中仍以我國曹洞

宗禪學為師。而齋明堂原來供奉的媽祖,清水祖師、土地公、司命灶君、

呂洞賓、關公等民俗神祇也都被取下廢棄不拜。

 

 

齋明寺日據時代隸屬於永平寺曹洞宗,在佛龕正中多了釋迦世尊,龕壁上多

了二個日本徽幟。

 

 

 

「常樂我淨」石碑:日據時代升旗台,見證齋明堂改稱「齋明寺」的歷史。

 

 

昭和12年(1937年),台灣總督府大力推行「皇民化」政策,普建神社,與軍國

主義相關設施。此國旗台乃是當年日本對台灣傳統宗教展開壓迫而設置,

當局規定每日僧侶需依規定升日本國旗,唱日本國歌。光復後,旗桿被拔除,

到了1984年由第六代住持會觀師題字「常樂我淨」的紀念碑。

 

一九三九年,普乾住持圓寂,由其長子江張仁居士,法號會觀,繼任第六代

住持。民國三十六年,會觀住持會同信徒全面整修寺宇、建造入口齋明橋

、擴展參道,並於民國六十七年改修增建萃靈塔。

 

江張仁居士於民國八十七年底三次拜訪聖嚴法師,書寫萬言書,堅持要

聖嚴接棒,除了表明,願將廟產回歸佛教本源。

 

 

另外原因是聖嚴也是佛教禪學曹洞宗的傳人,在不違背人選,又符合派系

相傳的條件下,並以聖嚴的國際知名大師威望,降低部分親友、信徒的反對

聲浪,繼續領導齋明寺信徒弘揚佛法。聖嚴法師於民國八十八年接下齋明寺

,成為齋明寺第七任住持兼管理人。

 

 

百年前的台灣,齋教信仰顯盛,時勢所趨,佛教道場逐漸為齋教信眾所護持

,以致百年來除首任住持性悅法師外,其後五任住持,皆為齋教居士。由聖嚴

法師擔任第七任住持,象徵齋明寺終於回到性悅法師開山的本懷,回歸

佛教本源。

 

 

齋明寺建築之美

 

 

齋明寺是由三合院形式發展為雙護龍的合院組織,風格儉樸,帶有一種民居

之親切感,寺內物品多由信眾捐贈,穿堂裡的一口古董大水缸便是,它是古代

消防用途,古樸穩重的造型,端坐在穿堂裡,猶如禪定中之老僧,如此安定

。文字解說引用自2011年,法鼓文化出版的齋明禪心月曆之文字說明。

 

大溪齋明寺的建築物佈局典雅,大殿呈現了閩南式的莊重古樸,其

裝飾手法,和棟樑架構,具有甚高的藝術價值,民國74年被內政部公告

指定為三級古蹟。民國八十八年初法鼓山接下齋明寺的法務工作,當年

在「 921集集大地震」受創嚴重,經歷十年的整修與古蹟修護專家的

辛苦恢復古蹟原貌,至98年重新對外開外。

 

 

全寺座東北朝西南,原是一座單進兩護龍的三合院廟宇建築,經歷次沿革,

現況已成單進四護龍形式。

 

 

聖嚴法師曾說齋明寺是傳統古寺的瑰寶,整修過程中,參與工程的老匠師

們,秉持著「整舊如舊」,以原工法、原建材、原色調、原樣貌,希望能

重現百年古剎的歷史風貌。保留傳統單進兩護龍的三合院建築的原貌,

無論是建築結構、石板庭院或是裝飾藝術等,都讓百年古剎再現風華。

 

 

入口處的對聯:『齋界開員樹、明燈照大千』,日治時代齋明寺座落於大溪郡

大溪街員樹林五番地,此對聯巧妙地將齋明寺名和地名融合其中。

 

大門聯柱左右各書「莊嚴憑法音」、「圓覺悟禪機」。

 

齋明寺屋頂為硬山一條龍脊式。硬山式結構一般為較古老的建築,所謂

硬山,指屋頂只有前後兩坡,而且與兩端的山牆牆頭齊平,一條龍脊

式,即屋脊是下彎曲線,連續不斷從右山牆連至左山牆。

 

 

正中央還有一顆火紅的珠,名叫:摩尼珠。摩尼珠象徵我們內心的佛性,

摩尼珠下方中空部份為柳葉磚,可防大風吹掀屋頂。

 

齋明寺屋頂上有各式各樣的水果與花卉剪黏,饒富中國傳統的建築語彙,

皆隱喻著各種吉祥的涵義。

 

 

如香蕉台語唸成金招即招財,橘(吉),楊桃(壽桃)、蓮霧(年年有魚)。牡丹象徵

富貴、薔薇意涵長春之意,荷花、蘆葦表示一路連發之意。當天解說的師姐,

如數家珍地一一說明這些傳統建築的語彙,讓人在欣賞古剎建築之美,多了

一份恍然大悟之了解。

 

護龍兩側牆面稱為「山牆」,山牆中央屋脊成馬鞍狀,稱為「馬背」。

馬背造型有藍、紅、白三色成火焰狀,屬五行中之「火行馬背」。

 

 

右護龍山牆,其中懸魚的圖案為「書卷」及「拂塵」。

 

 

懸魚下方以兩片磚砌成突出牆面,成ㄇ字型的裝飾物稱為「鳥踏」,表示民胞

物與的精神。

 

馬背下方帶狀垂下之裝飾圖案稱為「懸魚」。左護龍山牆,其中懸魚圖案

菱形者為「罄牌」,取其諧音代表為「吉慶」之意。

 

 

山牆面為土埆磚牆外砌扁平紅磚,此種傳統的工法稱為「斗子砌」又稱

(金包玉),其中係長條稱「丁」,完整的磚稱「順,」此種一片細長,

接三片完整磚的砌法,稱為「一丁三順砌」法。

 

齋明寺正身左「墀頭」(拱頭),有松鶴長青與竹鹿長青的意涵。

 

松鶴遐齡 年年有餘(魚)

 

 

齋明寺與大部分佛寺的規矩一樣,怕打擾佛祖、菩薩的清修,內部是禁止

攝影拍照,所以導覽師姐建議我們用「心」仔細欣賞,把最美好的藝術放

在心裡即可,無須拍照。

 

 

大殿供桌前雕刻著「唐明皇遊月宮」,神態栩栩如生,應是出自名家之手。

一問之下,此木雕乃為已故國家藝師黃龜理先生於昭和十年(1937年)以

黃楊木雕刻而成。

 

 

黃龜理大師,在台灣傳統建築中留下許多可貴的文化資產,百年古寺與

龜理師的木雕大作,可說是相得益彰。

 

 

 

 

寺內的橫樑彩繪是以黑底描金的擂金彩繪,勾勒出佛經上的典故,既華貴

又典雅。

 

一百多年的歷史,讓齋明寺累積了豐富的文物典藏。寺內牆上所懸掛之

墨畫與書法,皆出自當代名家之手筆,如于右任、梁實秋、張漢卿(張學良)

、釋圓瑛、張妙禪、釋靈源、嚴家淦等人之作品。其中最珍貴者,當屬全台

唯一宋版寺內有宋版《磧砂藏經》影本,為宋元時期三代聖尼相繼斷臂化緣

勸募,歷時九十一年方竣工之木刻版本,彌足珍貴。

 

 

 

 

 

齋明寺後院樹種豐富,古柏蒼天,老樹成林,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這一株

百年老樟樹,樹齡約160歲,幾乎與齋明寺的創建年代同時,正是見證齋明寺

百年的歷史歲月。

 

 

齋明寺的新禪堂外觀簡約、清新,新建築的天際線以不超過舊寺為原則,

新建築與古蹟建築新舊合諧並存,並不杆格。

 

沿著詹明寺的圍牆通往「萃靈塔」,沿途林木鬱鬱,道路兩旁滿植茶花,

值此初冬之季,已有幾株綻放白色花朵,秀麗可觀。

 

寺廟後方有「萃靈塔」,專門作為民間祭祀、放置骨灰使用,昔日大溪八景

的「靈塔斜陽」所指便是此處。

 

 

敬字亭(惜字亭、聖蹟亭) 

 

 

</< body>敬字亭位於靈塔斜方的斜坡下,座西北朝東南,建於同治5年(西元1867年),

是石板塊砌成之三層仿木建築,高約一丈三尺餘,上層供奉倉頡神位

亭身分為三層,採自大漢溪所產之砂岩砌成,屋簷為「單簷」、「歇山」(四面滴

水形制),出現瓦當、滴水,以葫蘆造型收頭。

葫蘆取諧音代表「多福多壽」,另外,取自西遊記中,金角、銀角大王有葫蘆

可收孫悟空,代表可「收妖鎮煞」。

上層與中層皆有對聯,上層「形聲藏蘊奧,點劃破荒茫」,點出文字的奧妙與

對人的啟益。中層兩旁題字為「有武亦修文,識丁須付丙」,「識丁」為識字,

「付丙」為「付火」,當時物力維艱,表示對字紙、文化的崇高敬意。

下層的小洞口,用途是供人們將亭內燒過的紙灰取出。敬字亭在客家地域更是

明顯,可見客家文化除了對字紙的尊敬,也相當珍惜自然資源與重視環保。

這兩三個禮拜以來,為了撰寫探訪齋明寺之心得,閱讀了許多相關資料,整理

齋明寺的沿革演變歷史資料,無形中彷彿瀏覽了一部臺灣佛教史的縮影,雖然

手上資料有限,對於台灣的寺廟歷史與建築的了解,仍相當粗淺,但是在紙上

導覽齋明寺時,卻引發我對古蹟相當大的興趣,可說是意外收穫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