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紀行(二)陽光普照祥德寺,悠悠「綠水合流」與岳王亭

2011/08/07 23:09

 

100-07-17天祥祥德寺,綠水合流步道,岳王亭

 

七月十六日,我們自南澳古道回到蘇花公路,途中先打電話至天祥

青年活動中心洽詢,因當天南部下大雨,有人空出房間,因此順利

訂得房間。

 

 

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已近黃昏,途經燕子口,此時天空開始飄起細雨,

太魯閣鬼斧神工的美,只好用坐車的方式瀏覽了一遍。一路經過了

九曲洞、慈母橋、合流,過了綠水.,天祥已然在望。

由祥德寺眺望天祥及稚暉橋

日據時代,天祥曾設有太魯閣支廰、公學校、衛生所、俱樂部與神社等

,成為太魯閣行政、文化中心。至今仍是中橫東段的重要聚落,因風景

優美,氣候宜人,土產店、飲食店林立,境內有救國團的天祥青年活動

中心、五星級的晶英酒店,是中橫沿線最熱門的風景區。

 

黃昏時分,靄靄山嵐環繞著天祥,景色如畫。

 

來到天祥時,已是下午五點多。進入活動中心,在房間稍事休息後,

趁著黃昏暮色,到附近散步,買了幾顆水蜜桃嚐鮮。回到活動中心,

遇到中橫健行隊,寒喧幾句,問了健行隊這幾天的行程,頗為精采,

令人嚮往。 

 

青年活動中心大廳內有陳設許多「中橫老照片」,每張照片附有文字

解說,生動地描述中橫的開拓史。從中橫原為日治時代開鑿的理蕃

道路「合歡越嶺道路」,到中橫開通後迄今的演變等。我駐足一一

瀏覽了每張老照片,沉浸在百年來的時空裡,感觸良多。

 

 

大廳牆壁上也擺設一幅大地圖,對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山川地勢介紹

非常詳盡,這對我中橫沿線各山頭的認識,很有助益。

 

 

隔天,雨過天青,我們起個大早。走出大廳,此時中橫健行隊早已在

廣場做早操了,他們七點吃早餐,八點整大軍開拔,由天祥健行至

布洛灣,這真是一支很有紀律、活力十足的隊伍。

 

而我們一家三口,顯然散漫多了,八點才吃完早餐,來到祥德寺已

近九點了。

 

陽光普照祥德寺

早晨燦爛的陽光照射在金瓦飛簷、典雅的祥德寺,伴著青山流水,

分外靈秀。

 

通往祥德寺的步道

 

祥德寺潔白聖潔的觀音像,金黃燦爛的地藏王像與高聳的天峰塔是

三個最為醒目的地標。

 

祥德寺的興建有其特殊的歷史因緣,根據鐫刻在天峰塔邊勒石上的

「天祥天峰塔誌」的銘文記載:

"天祥地險巇,施工困難,履遭崩玘,當時的蔣經國先生乃請廣欽老和尚

禪於今天峰塔的位置,公路乃順利通車..而祥德寺的設立也盼可以藉由

道場的設立來超渡這些開闢東西橫貫公路死傷的榮民弟兄們..

 

民國五十二年,廣欽老和尚是年七十二歲,應善信之請,於山顛結廬

駐錫,默誠念佛,以祈公路闢建順遂。後來此地興建祥德寺,特於

廣欽和尚結廬的山峰,建造七層樓高的天峰塔以為紀念。

(今天峰塔即廣欽老和尚當時茅亭禪坐之位)

 

 

民國百年攝於土城成天禪寺內「廣公紀念堂」,大殿上方有蔣經國

故總統的「大慈大悲」題匾。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一代宗師,法相莊嚴,

令人不禁肅穆起敬,虔誠禮拜。

 

天峰塔俯瞰祥德寺

 

白牆橘瓦紅門的祥德寺天峰塔,是俯視天祥河階地的最佳制高點,

高16公尺的天峰塔共分七層,意涵佛家七級浮屠,登上塔頂視野遼闊

,天祥四周山川美景,盡覽無遺。

站在大殿前廣闊的前埕,仰望著翱翔在晶透湛藍天空下的大冠鷲,

心情也跟著飛躍起來。

巍峨宏麗的大雄寶殿,屋頂屬於「歇山重簷」式,即四面皆有屋頂,

同時上下共有層簷,殿身四周環繞柱廊,使得大殿氣勢磅礡,更顯

宏偉而莊嚴。

祥德寺大殿內供奉三寶佛,中間為釋迦牟尼佛、右邊為藥師佛、

左邊為阿彌陀佛,兩邊分別站立伽藍菩薩、護法韋陀兩尊聖像,

我們虔誠地一一禮拜後,此時浮躁的心情頓時清淨下來。

 

背倚青山,三面濱臨立霧溪的祥德寺,幽谷溪壑,美景天成,但地質

上也相當不穩定,每遇風災,常有山崩之風險。

 

 

所幸寺旁一尊金身的地藏王菩藏,座高36尺,是世界最高的地藏菩藏

金身,鎮立山頭,據說每遇山崩,總是能化險為夷。 

 

 

祥德寺的「十方十面普賢菩薩」是台灣第一尊以藝術造型戶外最高

的普賢菩薩,高16尺,重3噸,為青銅打鑄。而普賢菩薩的坐騎則

為「六牙白象」。

 

 

 

悠悠綠水合流步道

 

步出祥德寺,繼續出發,走進「綠水合流」步道。

我們將車停在合流露營地的停車場,沿著公路來到綠水地質展示館

(約為中橫公路的173K處),步道入口即在面對此建築物的右手邊。

 

「綠水合流步道」是介於綠水地質展示館和合流露營區之間的一條

自導型步道,是日據時代「合歡越嶺道」的一小段。

走進綠水步道,剛開始拾級而上,沿路有小橋、流水,走在綠意盎然

的林蔭步道上,山風習習吹來,沁著絲絲涼意,感覺非常舒服。

沒多久就會來到黑漆漆山洞,這就是綠水合流步道中唯一的隧道,

走到這裡,沒有手電筒也沒關係,不用擔心,只要閉上眼睛再慢慢

張開,習慣那種黑暗的感覺後,往前走一點,就看得到右前方慢慢

透出的亮光,隧道僅約30公尺,一下子就通過了。 

「綠水合流」步道的臨崖路段,是在一黑色片岩的石壁上開鑿出來的。

 

走出陰暗的隧道,一個轉彎後,視野開闊起來,立霧溪從右方奔流

而過。此段步道是鑿在懸崖峭壁上,上下都是峭壁,是綠水合流步道

中最險惡的一段,遊客至此可稍體會「錐麓古道」的驚險。

所幸步道離下方的溪谷、公路不是很高,又有欄杆護著,看似驚險,

其實比走吊橋還要安全許多。

 

懸崖路段,可以俯視深切的立霧溪谷及綠水河階地。

 

 

再往前一段路又進入樹林之間,此時步道旁開始有許多植物可以觀察

,路旁有介紹許多植物的解說牌,如九芎、東方狗脊蕨,特別有一

種葉小邊緣有鋸齒,會長出小堅果的殼斗科植物,是太魯閣特有種的

「太魯閣櫟」。

 

 

林間小路,前行約兩、三分鐘,左側路旁幾公尺外的一棵樹後,

有一塊日據時代悼念殉職日警的「弔靈碑」。正是見證合歡越嶺

古道的歷史遺蹟。

 

再走沒多遠,就接上一條碎石舖成的產業道路,往上是通往海鼠山

的產道,而往下則則回到中橫公路上的合流露營區。 

 

回到合流露營地,順路來到附近公路旁的「岳王亭」。老婆與兒子

膽子比我大,比我還要喜歡走吊橋。

昨天經過燕子口,看見橫越立霧溪的「錐麓古道」吊橋,很想躍躍

欲試,可惜太管處早已將吊橋入口關閉,老婆與兒子只好望吊橋興歎。

 

岳王亭

 

如今來到「岳王亭」又看到一座吊橋越過立霧溪,可自由通行,當下

不加思索地大步向前行。

吊橋另一端有山徑可通往「研海林道」。此時請老婆與兒子在吊橋

賞景,我則獨自一探。入口有太管處的告示牌,「非經許可,

請勿進入」,此時更加深我的好奇心,續往上行,一開始就是陡上

的山徑,山徑濕滑,頗有中級山的況味。我爬了幾分鐘後,

愈爬愈心虛,心想這一條山徑可不好惹,不敢孤軍深入,隨即

原路退出。 

乖乖地退回吊橋上,站在搖搖晃晃的科蘭吊橋上,看著立霧溪自腳下

奔流而過,周遭峽谷峭壁峙立,此段風景又與在公路旁上所看到的

景觀,增加了驚悚氣氛。

 

岳王亭旁矗立一株碩大的「太魯閣櫟」,樹幹上附生著骨碎補、

風不動、月桃等多種植物,生氣蓬勃,足以列入老樹之林。

 

 

 

後記

 

如果你只有半天的時間走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步道,建議你除了由

燕子口慢行至靳珩公園外(九曲洞步道目前已不開放),另外,只要

再花個一小時,但景緻絕對值回票價的步道就等著你去探訪,那就是

綠水合流步道。 

綠水合流步道沿路有小橋、流水、隧道、綠意盎然的林蔭及各種

植物、古蹟與險惡的地質景觀,部分路段鑿在懸崖峭壁上,遊客

至此可體會「錐麓古道」的驚險,全長不到 2 公里 ,短短路程卻

是風光明媚、各色俱全,適合全家老少遊訪踏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