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福巴越嶺古道楓紅落葉,走進拉拉山雲深處訪山毛櫸

2011/12/11 20:41

 

100-11-30福巴越嶺古道走訪拉拉山山毛櫸

 

秋風起兮芒花開,古道落葉沙沙響,楓紅與山嵐爭豔,金黃山毛櫸絕色

 

 

 

2008年冬月某天,我在午后登臨拉拉山之巔,在稜線下緣的雲深處所在

,在湛藍天空下生平首次見識到一片火樹銀花,楓紅激火,山毛櫸欲燃

的深秋絕色。

 

 

拉拉山的深秋絕色在冬陽照射下,火樣的山毛櫸樹葉宛如烈火般熊熊燃燒

起來,將整個山林染成一片金黃。

 

 

這種瀰漫著山嵐和巧妙美感的景致正是拉拉山迷人的圖像,讓人有種說不

出的迷戀與驚嘆。

 

 

因此近幾年來,每到深秋季節只要不下雨的日子,我總是會抽空到拉拉山

,望山、賞楓,特別是探訪那三株山毛老櫸。一人踽踽獨行在古道上,

與山林對話,偶遇白鼻心一閃而過、或是聆聽冠羽畫眉悅耳的啼聲,

它總是有一股魔力驅使我不假思索地來到拉拉山來。

 

 

長在拉拉山的台灣山毛櫸,南北插天山之間的稜脊是山毛櫸的密集分布區。

 

 

臺灣山毛櫸又名臺灣水青岡,為冰河時期殘留台灣的孓遺植物,是

台灣山區難得一見的溫帶夏綠落葉林,主要分布地帶跨越兩條山脈,

雪山山脈北從烏來南邊之樂佩山開始出現,經塔開山、北插天山、

魯培山至南插天山,一路迤邐至拉拉山一帶是灣山毛櫸族群分佈最

廣的稜線,山毛櫸的樹木多位在靠近稜線的位置。跨過蘭陽溪,中央

山脈則從太平山區的望洋山,向東延伸至翠峰湖附近之銅山與飯包

尖山,廣達九百公頃的山毛櫸純林,則最為壯觀。

拉拉山經年吸納了東北季風的溼冷水氣,經常雲霧瀰漫,迷濛深邃

,濃濕的環境為生態學上所謂的雲霧盛行帶,因為這樣特殊的地理

位置與環境,造就了台灣最古老而特別的山毛櫸樹種。

 

在北台灣要欣賞金黃山毛櫸的變裝秀,我獨衷拉拉山。北插天山路程

太遠又陡,以一個「肉腳山班族」而言,雖然我很不喜歡以此自稱,

但手腳並用爬北插,需有鐵腿鐵手三天的心理準備。

太平山區的望洋山,延伸至翠峰湖銅山附近山毛櫸純林。

太平山翠峰湖的山毛櫸秋色更撩人,但宜蘭冬季多雨,翹首望藍天,

可遇不可求。

 

 

要赴北插天山山毛櫸秋之饗宴,需通過重重天梯的考驗,讓一般

遊客視為畏途。

 

 

而攀登拉拉山,行程適中,無時間的壓迫感,氣候適中,不用擔心多雨。

 

 

今年,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計畫再上北插天山賞山毛櫸,九月下旬的

「小烏來赫威神木群」之旅,正是北插之行的序曲。無奈因事羈絆

,只好作罷。

 

 

今年錯過上北插天山賞山毛櫸之機會,只好拿起2008年舊照,神遊一番。

 

 

眼看秋盡冬來,秋風催化了滿山焦紅的楓葉,掃落了遍地山毛櫸落葉

,正是「秋風秋雨使人愁」。好不容易,熬到11月下旬,終於得閑。

雖然遲了些,但還是抓得住山毛櫸落葉前的丰采。

 

 

11月30日當天,正是下一波東北季風來臨前的一天,早晨台北飄著

小雨,仍不為所動,再度奔向拉拉山。

 

 

在中巴稜途中欣賞玉峰溪傳說中的「九龍戲珠」景觀,峰巒層疊的山嶺

與曲流不斷的溪谷,每一轉彎處宛如巨龍擺尾般,令人稱奇。

 

抵上巴稜派出所,辦理入山證後。站在附近的觀景台,再次眺望壯闊的

雪山山脈支稜,由此向東南方一一向群山點名致敬,尖聳的西丘斯山

,接著是唐穗山、稜山、尖聳的復興尖山延伸到巴博庫魯山的稜脈,

峰峰相連,像橫亙天邊的大屏風。

往神木區的途中,山路一路蜿蜒向上,展望愈佳,周遭青翠的山景

豁然開朗,尖聳的西丘斯山與圓凸的雪白山比鄰相望,而遠方李棟

山身影,在湛藍天空下,更為清晰。

往拉拉山的途中,即見到路旁一株火樣的臺灣紅榨槭,楓情萬種,舞動

著鮮紅色的樹葉,誘人駐足觀賞。

 

早上11點終於來到「拉拉山生態教育館」。今年出發比往年早,但途經

巴陵大橋時,見到巴陵隧道大門敞開,忍不住停了下來再看復興鄉舊

巴壟橋柱,耽擱了近1小時,雖然晚了點,但此行見到了「長城部隊

天山演習紀念碑」,此乃一大收穫,可謂不虛此行。

 

冬天選擇攀登拉拉山賞山毛老櫸,最好選擇太陽高掛的日子上山,若是

天公不作美也無妨,只要是不下雨的日子都行。

 

由「拉拉山生態教育館」停車場到福巴越嶺古道13.8公里處的拉拉山

登山口,約5公里長,以「遊客」的腳程約需1.5小時,再由海拔1715

公尺登山口攀登至海拔2031公尺的山頭,約1~1.5小時,全程來回約

5小時。11點出發,下午四點前就可回到停車場,回程還可順道採買

拉拉山當季甜美多汁的甜柿,看看天邊的晚霞,不亦樂乎哉,比起登

北插愜意多了。

 

踩著輕快的步伐,走在神木群林間步道,向諸神木一一巡禮一番後

續往福巴越嶺古道。

 

 

福巴越嶺古道入口位於第 18號巨岔路之後,叉路口有指標,寫著

「福山17公里(保留區,非經申請不得進入)」。進去即遇到一道木製

的柵門,柵門上鎖,仗著已申請入山證,有恃無恐,直接從門縫鑽入

,正式展開古道之旅。

 

【福巴越嶺古道歷史鳥瞰】

日據初期,1912年(大正一年)日本人認為已經馴服了頑強的泰雅族

大嵙崁蕃後,從大正3年開始修築由角板山經巴壟至宜蘭三星的警備

道路,也就是「角板山三星道路」,即現在北部橫貫公路的前身。同時

也修築一條由巴壟至林望眼(今台北縣烏來鄉福山)的警備道路,從

福山到巴陵這條「巴福越」(音BAFUKUETSU) 命名為「拉拉山

角板山越嶺道」,即是今日的「福巴越嶺古道」。這兩條警備道共

費時五年才全部完工。

目前「福巴越嶺古道」已被規劃為國家步道,起點在烏來福山的

大羅蘭2號民宅對面的福山吊橋,終點為「拉拉山自然保護區」的

第19號巨木附近,全長17公里。

 

古道楓紅照顏色

 

甫一進入古道,層層楓紅落葉灑落在古道上,踏著落葉前進,回想昔日

泰雅族與日警的硝煙烽火,百年光陰轉眼即過,原本一條充滿肅殺氣氛

的警備道搖身一變為尋幽探訪的登山健行路線。

 

 

朝發巴陵,暮抵福山,如今拉拉山的紅檜和山毛櫸終與世人相見。

 

 

福巴越嶺古道途中,眺望拉拉山脊稜線上的山毛櫸,但見在山嵐掩

映下,隱約可看到山頭一片金黃灑在山頭上。

 

 

從近樹葉隙間眺望遠山,紅葉與山嵐爭豔。

 

 

古道途中經過幾處倒木,若騎越野單車,恐怕要費不少勁。

 

 

途中唯一的天然休憩木椅,每次上拉拉山與回程中,我總是喜歡坐

在這裡,小休一番,在此餟飲一杯熱茶,獨享山林的清幽。

 

正午時分抵「福巴越嶺古道」的最高點,海拔1720公尺,路左有一

氣象局自動監測站,這裡是塔曼山(2130公尺)和拉拉山(2031公尺)

之間的鞍部,也是桃園縣和新北市的縣界。此時雲霧掩蓋了群山,

塔曼山與巴博庫魯山的稜脈,今日已無緣再相見。

象徵性地由桃園跨越新北市後,一路續行,如同往年,走了一個多

小時,終於來到位於古道13.8公里處的拉拉山登山口(海拔1715公尺)。

午後,此時雲霧不斷裊繞而上,看來今年僅能在霧中欣賞山毛櫸了。

但此行主要在探訪那三株老櫸木,能否賞景,反倒是其次了。

往拉拉山的山徑途中,有不少蘚苔及著生植物,每一株樹身上都

附滿了厚厚的青苔、松蘿,足見環境之陰涼潮濕。

這一段陡上的山徑,是今天最辛苦的路段,宛如由木屋遺址登北插

的縮小版。往年,一股作氣爬了50分鐘後,可直上山毛櫸營地。今年,

體力衰退了不少,途中我總共休息了兩次,費了一小時終於再度見到

闊別經年的山毛老櫸了。

 

我佇立在老櫸木的樹下,在雲霧蒼茫下見到三株老櫸木就歷歷在

眼前如同前年登履一般,彷彿夢境般。

 

 

今天一路走來,看不到任何山友,僅我一人偊偊獨行,只聽到腳下

踩過一段撒滿紅葉的窸窣聲,又另有一番寂寥之美。

 

此時拉拉山的迷霧,籠罩在如夢的山毛櫸純林,這種瀰漫著蒼茫和

巧妙美感的景致,讓人有種說不出的迷醉與惆悵。

我在老櫸木的樹下,逗留了相當久,暫時告別了山毛櫸後,續往拉拉山

基石前進。此時離山頂已不遠矣,通過一小段的劍竹林,此時山徑旁的

金黃色的山毛櫸一路綿延到山頂,讓人目不暇給。

 

午後一點四十分,登上拉拉山山顛,海拔2031 M,山頂有一顆

三等三角點,編號6265。山頂上原本有一座中央氣象局自動氣象

及雨量遙測系統,以前天氣晴朗時可爬上那根又高又粗的電線桿,

一覽四周群山。如今這座天線已不復見,拉拉山(L`ra L`ra san

(按照泰雅族語,L`ra是眺望的意思)眺望群山的絕景,恐成絕響。

 

2008年站在拉拉山天線上,俯瞰南插天山和盧平山的稜脈,其間

溪谷山巒交錯。連石門水庫、大溪等城鎮依稀可見。

少了電線桿,拉拉山的好展望,往後僅能神遊其中,圖為2008年舊照,

北插天山、樂佩山、卡保山在雲海之下隱約可見,而更遠處應該是

新店和宜蘭了,在靠近新店附近,似乎可看到獅仔頭山。

民國百年再度來到拉拉山,今年的心願已達成。看著四周滿樹金黃的

山毛櫸,坐了下來,泡上一杯熱騰騰的咖啡,獨自享受這深秋之饗宴,

可說是登山一大樂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