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望安〕花宅聚落(中社古厝)、天台山勝境、綠蠵龜保育中心

2012/07/11 00:02

 

101-6-16澎湖望安鄉之旅

 

 

望安,望之則安。

 

自古以來,望安就是澎湖本島的航線指標之一,與海博鬥的

澎湖漁民,看到望安,就知道離家不遠了。

 

 

望安,望安,望之則安。

 

 

小綠蠵龜朝著有濤聲的海潮線踉蹌而去,無邪地四處張望,為了

記下數年後回家的地方。環遊大海數年後,母綠蠵龜游回澎湖的

方向,看到望安,就知道離出生地不遠了。

 

 

望安島位於馬公南方海域,介於澎湖本島與七美之間,是澎湖縣

第四大島。

 

望安旅遊地圖

 

 

 

望安鄉最大島是望安島,舊名為「八罩島」,「罩」閩南話語意為

「湊」,即周圍有虎井、將軍、東吉、西吉、東嶼坪、西嶼坪、花嶼

及貓嶼八個島嶼湊合在一起的意思。早期先民除了沿海漁業和潮間

帶作業以外,並盛行「牽罟」(地曳網)圍捕漁獵,所以稱為「網垵」

。清朝時期稱「澎湖廳八罩巡檢司」,日治初期稱「網垵支廳」,

大正九年(1920年)取諧音改稱「望安庄」。台灣光復後,改稱望安鄉至今。

 

 

澎湖風情三日遊,第二天瑰麗南海跳島之旅第二站,望安。離開

七美嶼後,一路順風直奔望安。正午時分,頂著豔陽在潭門港下船

,首先來到望安小吃部。

 

 

望安,這古老的漁村聚落,其地方菜肴充滿著濃濃地古早味,

很有鄉下人辦桌的味道,古色古香很下飯。

 

中餐10道一湯吃到飽,有小管、螺肉、各式魚類、海膽炒蛋等地方

特色菜肴。魚、肉不缺,青菜就嫌少了,僅有一樣高麗菜點綴

其中。澎湖人是靠天吃飯的族群,每年十月至羿年四月,東北

季風強勁,風期長達六個月之久,植栽難以存活。因此大宗蔬菜

、水果大都仰賴本島補給。物以稀為貴,此地的蔬菜價格不比

海鮮、肉類便宜。 

 

 

 

花宅入口的植物~燈籠

 

 

餐後,隨即展開望安第一個行程花宅聚落(中社古厝),這是一個很

令人嚮往的閩式傳統聚落。

 

「花宅聚落」前世今生

 

 

中社村位於望安島中部西側彎澳,舊名「花宅」。花宅之名首見於

十七世紀清康熙年間杜臻所撰的《澎湖臺灣紀略》:八鬪之旁澳嶼

甚多「...在西者曰大花宅、小花宅...。」

 

 

從「花宅」聚落的族譜記載來看,花宅「張姓」始祖於明末天啟

年間渡海來澎,「曾姓」始祖於康熙年間至此定居。早期的移民,

初以捕魚維生,後再展開土地拓墾。根據地方耆老稱,原名「花宅」

相傳設村之初,社內中央有座小山丘(俗稱「山仔尾頂」),形如花心

,周圍山陸環繞,宛如蓮花之瓣環拱花心。於是在花心附近墾地築屋

,因此名為「花宅」,意即築於花朵上的建築。 

 

 

台灣光復後,花宅因位處於望安島的中部,故改名為中社。然而三百

年來,當地人仍一直沿襲「花宅」這個饒富詩意的名字稱自己的世居之地。 

 

 

隨著台灣本島的快速發展,遠洋漁業興起,吸引了不少聚落內從事內

海漁撈作業的年輕人,紛紛遷居高雄台南從事遠洋漁業。

 

 

花宅聚落年輕的一代紛紛外徙,聚落逐漸成為僅剩眷戀故居的老人

緊守家園。房厝周遭蔓草叢生,許多古厝也因年久失修而頹圮。

漫步小巷間,人去屋空的老宅第,枯守百年,讓老聚落穿透出古樸

滄桑與寂寥的況味,引人低迴。

 

 

也因新生人口成長的停滯,阻擋了拆屋重建的速度,意外地保存了

聚落傳統風貌,因此聚落形式依舊相當完整,大部分仍保持相當好

的傳統三合院住屋,是目前臺灣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濱海聚落。

 

 

2003年,「世界文化紀念物守護計畫」(WMW)公布2004~2005年

世界100大最值得關懷及保存的文化紀念物名單」(List of 100 most

endangered sites),中社村以聚落現存的完整性、多元的建築風格

被視為典型的「漢人聚落」,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同列榜上。 

 

花宅聚落建築形式大多為澎湖傳統建築四櫸頭的合院建築形式。

也就是由「大茨身」和左右各一間「間仔」所構成ㄇ字型的建築

居住空間。山牆、馬背、花磚、雨漏等建築細部,俱為閩式風格

,窗檽門楣的雕花紋飾,散發著常民建築美學,堪稱澎湖保存

最完整的老厝群。

 

牆壁是用咾咕石和玄武岩兩種石材搭配砌成的!

 

 

入口門樓多採用師公翹型式建築,主要建材為紅瓦斜屋頂,外牆以

當地玄武岩和咾咕石的承重牆材料。

 

「花宅裡頭的一磚、一瓦都有故事。」

嵌在牆上石咾咕石,可是花宅先人到海邊一顆一顆撿拾回來的,每一片

用來作為基底的玄武岩,一斧一劈前前後後需要三年的時間,才有了

一間供全家人遮風避雨的屋子。 

在花宅的古厝群中,最顯眼的莫過於曾家古厝富人文氣息的書卷窗戶

,還有紅磚裸砌成「曾」字型的窗櫺。

 

花宅聚落蕭府公祖廟

 

漫遊花宅,在清徐的晨風裡,或是黃昏時,夕陽灑照大地,最宜

信步走訪花宅,看著古老的瓦房更添動人韻味。

但是生平走進這麼水的庄頭,卻是在初夏烈艷時分,望安的初夏卻有

盛夏熱氣凌人之威,加上此行只有半小時時間,一方面要聽導遊解說

,一方面又要拍照,如此內外夾攻,讓我很難以舒緩的心情來細細

品味。更令人沮喪的是,跟隨我多年的NIKON D-80相機,竟然中暑

,無奈之下,只好拿著兒子的類單眼相機充數。

 

望安鄉樹~欖仁老樹(涼傘樹)

 

位於花宅三十七號的老宅院,旁邊一株樹齡超過八十歲的欖仁老樹,

青翠茂盛的枝葉在炎炎夏日裡是居民休憩乘涼的好去處,也是遊客

駐足賞景的絕佳地點。

 

 

導遊說:這能治肝病的樹葉十分特別,樹葉在樹上時硬採下食用是

有毐,需待樹葉掉至地以水煎服,頗具功效。

 

 

花宅出口的植物~落花生開花的模樣。

 

 

望安美景天台山勝境

 

講到望安,天台山是必去的名勝之一。此山是望安島上的最高峰

,高53公尺,山麓附近曾是望安文石產地。山上有一巨石,石頭

上有腳印,相傳此腳印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雲遊天台所留。

天台山上『仙人腳印』傳說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到澎湖遊歷時所

留下來的足跡。另一隻腳印則在花嶼海岸上的腳印,二者隔海遙望。

站在山頂,遠眺花嶼,大小貓嶼,一望無垠的海天景象,曠豁蒼茫,

壯麗的海崖景觀使宛如天台仙境,自古以來即為澎湖舊八景之ㄧ。

周遭草原青翠,宛如北國牧場,盛開的仙人掌花與天人菊隨處可見

,更增添海島與眾不同的風情。

 

 

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

 

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是一座似海龜造型的建築,矗立於望安嶼的東南方。

 

 

 

望安目前是綠蠵龜生存區域節節退縮的最後一道防線。望安島,

也因綠蠵龜的故鄉而名揚國際。

 

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主要兼具觀光與生態教育的功能,但是當天卻是

我們避暑的勝地。望安的風情雖然美好,但炎熾的日頭卻讓人吃不消

,盛夏之際,有這麼一個室內大型的展覽館,對觀光客而言,吹吹

冷氣,也算是一種福利。

 

甫一進入館內,即可見到「鎮館之寶」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十八日由曾文明、葉成仁、許英仁等人於望安郵局

西南圍牆外發掘的清光緒六年(1880)「好善堂碑」遷至本館成鎮館

之寶,本碑碑文內容揭示,在當時望安地區的士紳因不忍女嬰被溺,

衰老耕牛及海龜被殘害,而積極募款向政府提出獎勵辦法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的這段佳話被認為望安嶼上保育動物的先驅。

(出處來源:走讀台灣─澎湖縣)

 

進入館內,望安自然生態盡收眼底,候鳥、保育生物紛紛登場,當然

少不了最重要的「綠蠵龜」,除了龜種的特徵辨別及分佈環境,

海龜與民間祈福活動「上元乞龜」,感性與知性兼具,值得細覽。

 

花宅、天台山美景驚鴻一瞥後,頂著艷陽來到望安綠蠵龜觀光保育

中心。館內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展示內容,值得多花一點時間仔細

瀏覽,可惜此行來去匆匆,我們才剛認識望安不久,卻不得不啟

程返回馬公。這樣也好,留下未竟之憾,作為再訪之動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