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圓山里活動中心道光三十年福德祠、木屐寮石棚土地公巡禮、八連溪楓情散步

2013/01/22 23:12

 

101-12-29〔新北市三芝區〕圓山里活動中心福德祠、佑民祠

 

 

       三芝漢人入墾甚早,背倚竹仔山脈,面臨浩瀚的台灣海峽。

境內多山、又靠海,因此土地公與媽祖成為三芝地區最主要的

信仰。境內大屯溪、八連溪、埔頭溪源自竹仔山系潺潺流經三芝

丘陵的梯田、茶園,其間古厝老宅、土地公廟錯落,構成三芝

獨特的綠色田園景觀。

 

 

三芝開發數百年,古老的土地公廟理當不計其數,可惜在民國

六、七十年代,隨著經濟發達、民生富裕後,許多古老的福德祠

紛紛鳩資重建,使得現在三芝大部分的土地公廟,都是已經改

建過的「磚造」或是「RC結構」的土地公廟,因此原來古樸

造型的石砌福德祠也就相當稀少。

 

 

三芝圓山里三板橋附近「磚造」的土地公廟。

 

 

位於三芝圓山里活動中心內有一座建於道光庚戌年(道光三十年

,1850年)的石砌福德祠,是我在「小雞籠文史工作室」周正義

的認識三芝網站裡看到介紹三芝的土地公廟,得知三芝也有

這麼一座古老的福德祠,頗具歷史價值,值得專程拜訪。

 

 

12月上旬趁著走訪內柑宅古道、八連溪紅葉谷時,回程順道走訪

圓山里幾座古老的土地公廟,除了探訪土地公廟外,沿途所見

,楓紅處處,雖不若北國之秋滿山楓紅如火,但沿途點綴幾顆

火紅青楓,踏秋獵影,倒也拾得滿樹秋色。

 

 

三芝青山路連接圓山里的二坪頂到圓山頂全長約6.5公里,經過八

連溪頭、內柑宅、笳冬坑。沿路種植山櫻花,初春時節,櫻花

遍開,遊人如織;每屆秋冬,霜染楓葉,楓紅如火,風雨蕭瑟

別有一番風味。

此外沿途更有許多條古道的入口,茄冬坑古道(採金古道)、內柑

宅古道、八連溪古道等,可供旅人尋幽訪勝一番。春櫻、

瀑布、楓紅、古道、古厝、緣溪行桃花源祕境、古老的土地公

廟,造就了三芝一年四季風情,值得一訪再訪。

 

 

元旦假期第一天,天氣出奇的好,為了避開人潮與車潮,我選擇

帶著家人到北海岸一遊。第一站首先來到三芝八連溪頭賞楓,

順道走訪圓山里活動中心福德祠。

 

 

冬天青山路的山櫻花,光禿禿的樹枝,頗有蕭瑟的氣息,僅有

少數幾株迫不及待地綻放紅豔的容顏。

 

 

圓山里活動中心位於北11公路指標6公里處,連松寮二號橋附近。

環境清幽雅致,附近有一座超大型的水車,坐落在八連溪頭

旁,讓人印象深刻。

 

 

活動中心旁還有一座「佑民祠」,祭祀日據初期抗日義軍的

「台灣三猛」,即北部簡大獅、中部柯鐵和南部林少貓,

相當少見。

 

 

佑民祠牆壁上貼有三芝鄉圓山村連松寮二號橋附近,簡大獅部眾

被日警擊殺多人,埋屍橋頭,每到中元普渡,八連溪頭居民均

在此祭拜孤魂。簡大獅,台灣三猛之ㄧ。

 

 

日據初期,日方在全台抗日情勢大致平定後,日軍開始大規模

「掃蕩」(清鄉之舉)各處「抗日義軍」(日方稱為匪徒),一旦

遇到抵抗悉殺,家屋被燒,當時宜蘭平原幾成廢墟,台北錫口

及暗坑一帶亦慘遭日軍焚燬市街,而許多地方士紳、頭人並因此

被懷疑與匪交通,而被殺。三芝亦是當年簡大獅盤據的北山

 (今陽明山系)的活動範圍,也是日軍視為報復的首要之地。

 

 

「佑民祠」前有小徑可直通二坪頂,百年前日人剛來台時,

簡大獅活動於本地山區,這條小徑是日軍巡邏的山路。1898年

日軍巡邏隊伍在二坪頂和簡大獅的部隊正面遭遇,雙方展開激

戰,其中激戰最烈的是七星墩(陽明山)之戰,最後簡大獅部隊逐漸

疲累退散,寡不敵眾,終至敗北,簡大獅敗走逃至金包里。

之後數日,晝伏夜行急從海道往滬尾,搭乘Douglas 汽船公司

的海龍號,潛逃至廈門。

 

 

1900年3月,日本警察借由密偵及清廷官吏之手,將潛逃中國

兩年的「土匪」(抗日義軍)簡大獅逮捕歸案,並回台受審,

3月29日就義于台北監獄。簡大獅因率眾抗日,在許多書籍上被

冠以「抗日義軍」名稱。如今三芝建立「佑民祠」來供奉簡大獅

與當年為台灣而犧牲生命的無名戰士,並每年中元「普渡」,

來祭拜這些「好兄弟」。

 

圓山里活動中心福德祠就位於活動中心的大樹下,門楣上刻

有「福德祠」三字橫批與對聯,


對聯:福興土並厚
   德配地無疆

 

 

廟旁立有石碑,質地為砂岩,碑文已無法識別,惟稍可辨識為

土地公..道光庚戌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立,上鑴捐銀者

名字。

 

 

一般廟立面皆刻有「福德祠」三字橫批與對聯,至於有鐫刻落款

時間和落款者,並不多見。這座有鐫刻落款於道光庚戌年(1850年)

,在北台灣的石造土地公廟可說是年代相當久遠,更顯得珍貴。

 

 

這座素樸的石頭小祠,供奉的是石刻的「福德爺神位」,大概

是三芝碩果僅存的石頭小祠。

 

 

以前常經過這裡,主要是欣賞層層疊疊的梯田風光,看著八連溪

潺潺的流水與綿密的樹林,交綴成一幅景深幽遠的田園風情。

若不是周正義的介紹,實在很難想像這裡有一間這麼古老的

土地公廟。 

 

 

三芝圓山里除了這座石砌福德祠外,另外我還意外地發現兩座

「石頭棚土地公」。

 

 

一座位於內柑宅27-1路旁,另一座位於木屐寮30號。

 

 

那天我行經此地,看到這一座磚造土地公,一時好奇,想看看是

否留下建造年代的石碑。繞到廟後方,赫然發現廟後依然保留

舊有的「石棚土地公」,令人驚喜。

 

 

這種「石棚土地公」的樣子是最容易建造,只需要三四塊扁平

的石頭,搭成一座棚狀祭祀所在「石棚土地公」,多數年代為

100多年至200多年前。雖然新廟無任何歷史記載說明建廟緣起

,但後方依然保存這座「石棚」卻是最佳的歷史佐證。

 

 

位於木屐寮30號的這座「石棚」,卻沒有像內柑宅27-1路旁的

土地公幸運了,看著爬滿藤類的石板上,留下歲月的痕跡,顯得

荒涼許多,看得出已是無人祭祀了。石板內還保留一座小香爐

,孤單地座落在邊坡林內,更令人好奇它的身世,可惜,我上網

查了資料,無所獲,只好留待有緣人來解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