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0-4新屋陂塘老屋巡禮

 DSC_7812.JPG  

   新屋鄉開發較晚,一直到清雍正年間才有少數的漢人移民入

墾,初期的移民是以閩南人為主,慢慢地才有客家人移居此地

,因此新屋靠海的村落是以閩人為主,而靠內地的台地多以客

家聚落為主。

DSC_7854.JPG  

▲新屋三級古蹟「范姜公廳」

隨著客家移民在農地收成逐年豐厚,生活經濟大幅改善後,漸有

力大興土木,加以家族成員日益繁衍興盛,拓墾時期所闢建的

草寮、土屋已不敷所需,因此起造新屋、祖堂以光宗耀祖,流傳

百世的客家建築應運而生。

陂塘瓦屋顯風華

DSC_7851.JPG  

新屋鄉境內有許多保存完整形制的客家傳統伙房建築,一幢幢合

形式的老建築,錯落於廣闊的田園與陂塘間。老伙房走過歷史

與歲月的考驗,依然挺立在這幾乎被人遺忘的偏鄉僻野,猶如一

塊塊文化瑰寶,值得你一一漫遊。

DSC_7808.JPG  

一座座客家老屋,從建築斑駁的歲月痕跡,依稀可勾勒出他們當

的風華樣貌。打從清初拓墾時期,客家人一方面要開荒闢野、

惡劣環境下與天爭地、一方面又要和原住民血戰拼地,一幕又

一幕爭鬥求生存的歷史,都曾發生在一幢幢紅磚瓦屋的屋簷下。

看見客家老伙房,彷彿看見客家移民奮鬥的歷史。

在台灣鄉村城市化大耀進的今天,新屋鄉這個位於桃園台地的客

聚落裡,仍無懼於工業化的入侵,依舊保存著為數眾多的客家

老伙房。或許是客家人尊親敬祖的傳統,因此許多客家移民宗族

的祖堂、老屋得以能夠屹立在這塊土地上。

安居立命‧客鄉情

走訪新屋的客庄聚落尋找古老的伯公祠時,經常瞥見客庄民居

建築的正門上都掛有「門第堂號」的匾額,隱約透露出此座主人

的姓氏。

「堂號」亦名「郡號」,是最早祖先居住地的行政區域,也是

一個姓氏發祥的本源,代表著各姓氏族群的特殊標幟與圖騰。

客家人在五胡亂華的年代向江南遷徙。因眾族雜處,為了便於

區別起見,於是各在家門標示自己故鄉的地名,此即為堂號或

郡號。又於楊緒賢之《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中所言:族人世居

本郡,年久族眾,因故遷徙流離,每冠郡號於姓氏之上,蓋亦

無非永誌世系,以示不忘本源之意。

▼桃園新屋社子村徐家古厝「東海堂」

DSC_7980.JPG   

以「東海堂」為堂號的姓氏包括:茅、徐等姓,乃屬於郡望堂號,

漢時東海郡,約位於今日山東兗州東南,江蘇邳縣以東的區域。

DSC_7979.JPG  

▲這座古宅位於田間小路之上,三周竹林圍繞,不深入小徑探

幽則著實不易發現其蹤影,雖正廳已整修過,但整體而言仍不失

傳統古風。

DSC_7783.JPG  

▼這做老屋門楣上題上「武功堂」。,堂號「武功堂」的

姓氏:以蘇姓為主。漢郡名,在陝西郿縣境,今設武功縣。

DSC_7940.JPG  

DSC_7761.JPG  

▲一般客家傳統建築之屋脊馬背造型,幾乎都採水形與火形馬

的造型為主

DSC_7784.JPG  

▲在老屋後面種植一大片莿竹林,以拱衛家園,防範盜賊由屋

入侵,這是在新屋地區客家老瓦屋建築後面非常普遍見到的作法

 

新屋後湖村何屋公廳「盧江堂」(後湖4鄰15號)

DSC_7799.JPG  

那天我來到後湖塘,探望本月底即將進駐的黃色小鴨後,就在後

湖村繼續尋找古老的土地公廟。來到位於後湖14號後方,有一座

大樹環繞的伯公廟,引起我的好奇於是將車停在一座古厝旁趨

拜訪。原本以為是一座廟中廟,可惜此座土地公業已改建,

沿革詳,最近一次修建應是在1984年(民國73年),捐建者

有姜、、何、徐等姓。

DSC_7800.JPG  

▲福厚宮:拜亭柱聯為:「後山環繞福澤千秋盛,湖水錦浪德

業萬古春」。正是說明此座為後湖伯公下。

 

▼回到車上,抬頭一望眼前這座古厝山牆馬背,水形、木形與

火形馬背一字排開,形成一排非常豐富的天際現,為之驚豔,

於是繞道老屋大門前,探個究竟。

DSC_7803.JPG  

 

但見眼前這座老屋,正是典型的客家傳統建築格局,「三合院」

式的「夥房屋」一正身左右各一橫屋,禾埕前設有一半月型風

水池。公廳正身與護龍屋頂皆裝飾有古樸的泥塑,山牆面則設有

與范姜老屋相同之通氣口與鳥踏,是新屋少見未經重建且保留

完整之祠堂建築。

DSC_7807.JPG  

 

▲此宅建築屬一進雙院門雙護龍形制,卵石基、斗子砌磚牆結

構,凹壽出屐起,條型竹節窗,變化多端的馬背屋脊。

DSC_7815.JPG  

趨前細看正門匾額,題上「盧江堂」。正當我在探頭探腦之際,

門內有一位先生,出來寒暄,以為我是是何氏宗親的人,這時我

方知原來「盧江堂」是何屋堂號。

 

回家上網查了何氏「盧江堂」堂號由來,何氏祖先發祥於安徽

江縣,已有二千一百多年歷史,二千多年來何姓子孫經過

流亡遷徙移民各地,其中一支遷至廣東陸豐一隅,何家先祖

何奇輝於清乾隆年間渡海來台,落腳新屋。

DSC_7818.JPG  

何氏宗祠堂號「盧江堂」建於大正九年(1920年),祖祠當時也是

伙房,是當時何氏全族群聚生活、共同抵抗外侮的堡壘。

何家當時也是新屋望族之一,有「新屋一條姜,後湖一條何」

稱號。  

DSC_7828.JPG  

這座老屋背對著馬路,前面是田園,屋後被一片綠林圍繞,若

是高低錯落與變化多端的馬背屋脊,將瓦屋的天際線突顯出

來,一般人很容易錯過。加上不遠處又有一座新建美輪美奐的

姜屋公廳「天水堂」吸引路人的眼光,很少有人會進來探頭看

這一座老屋。

DSC_7813.JPG

▲「盧江堂」隱身於後湖4鄰15號,紅瓦紅牆的老瓦屋襯著

盎然綠意,環境更顯優美靜謐。

DSC_7811.JPG   

 

▲側拍古厝全貌

 

DSC_7825.JPG  

▲照片中可見何氏祖堂的天公爐設於禾埕中。客家的天公爐必

須見天,因此一定設在戶外,許多居民會利用院牆內內部強面

裝設內嵌之天公爐香位,這也是客家居民建築有別於閩南建築

的一大特色。

DSC_7835.JPG  

離開「盧江堂」後,前方不遠處就是姜興芝派下「天水堂」,

右側路口又有一間福德祠,這是一間單開間福德廟加拜亭,依

祠內沿革誌落款所示,此座為後湖村、東明村、赤欄村聯庄福

德宮。由姜徐通等人發起建造,捐建者以姜姓較多,另亦有何

、彭、古、羅、邱等姓,約落成於民國64年。

DSC_7834.JPG  

▲有別於與閩南人土地公廟供奉的虎爺,客家人則供奉土地龍神。

土地龍神的設置,這是客家信仰文化中相當值得注意的特點,也

區分閩南人與客家人宅院的重要依據之一。此座福德宮的龍神

置於宮外,較為少見。

DSC_7839.JPG   

福德宮旁有一座新建的祠堂,堂號為「天水堂」,為姜屋甲頭屋

廳 ,此座為姜興芝派下祖堂。「天水」乃甘肅省通渭縣於漢

代時之郡名。

DSC_7837.JPG  

以「天水堂」為堂號的姓氏包括:尹、皮、艾、狄、桂、秦、

莊、趙、嚴、上官等多姓,乃屬於郡望堂號,漢時置天水郡,

約略位於甘肅渭縣附近,即今伏羌地;客家移民以該郡望為

堂號的建築中,以新竹縣北埔鄉姜秀鑾所營建的「天水堂」

最為知名。

DSC_7838.JPG  

▲「天水堂」的「水形馬背」。

曲脊作三個彎角,成三弧形,稱「水形馬背」,具有優美活潑

視覺感受,水形馬背通常由三個或五個弧線所組成,有水流

彎彎曲曲形象之意,閩南泥水匠稱之為「圓彎角歸頭」,而客家

泥水匠則稱之為「三山棟」,取其三個彎角像三座山一樣,其

分布以北部客語地區之民宅為多,據說是受廣東海豐、陸豐地區

原鄉建築的影響。

 

離開了天水堂後,不知不覺地由後湖村進入東明村。東明村有

一座知名的伯公即是「范姜氏來台開基伯公」,也是此行新屋

伯公巡禮的主要行程之一。

東明村昔稱東勢庄,是范姜家族老二范姜殿高最早拓墾的地區,

除了為數不少的伯公祠外,還有許多客家原鄉的公廳,我一路

蹙去,漫遊在東明村伯公下與老伙房中,倒也自得其樂。

  

簡單的紅牆深瓦色澤,即使隱身在綠意盎然的竹叢或田野之中,

都是再美不過的自然對比色調了。

DSC_7932.JPG

午後陽光斜射下,新屋陂塘附近的紅磚瓦屋顯現寧靜風華之美。

arrow
arrow

    ma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